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為銀髮樂齡的社會做準備

106/03/02 瀏覽次數 1397
我們的社會逐漸邁入老年化,該做什麼準備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李妙純教授很關心這個議題,尤其是近來老人自殺事件日漸增多,情況很讓她憂心。她希望能了解影響老人生活的各項因素,然後從政策的角度為銀髮樂齡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李教授觀察到影響老人生活品質的因素不只局限於老年階段,其實過去的生活軌跡也有影響,而且效果會不斷地累積:因為每次所做的選擇會影響後來的結果,而那結果又會導致不同的選擇,然後再產生新的結果。當人們進入老年階段時,已經是歷經了許多選擇之後的最後結果。因此研究老人問題時,不能僅著眼於老人某一特定時間點的靜態情況,而該做些長時間的觀察才能有深入的了解,也才能提出更完善的對策。

因此她採取以生命歷程研究的方法,從長時間的尺度來看老人的生命軌跡。這方面的資料並不容易蒐集,還好有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臺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資料」提供了長時間、大樣本的追蹤數據,因而讓研究者能一窺台灣地區具代表性樣本的情況。

她的研究資料從1989年開始,經過1993、1996到1999年,之間共有4次的訪談資料,可持續了解受訪者本人的收入、財產,以及經濟上的滿足感。在1989年開始的時候原有4,412位受訪者,後來隨著時間過往,逐漸有人凋零,到了1999年時僅存2,310位。

這項研究調查的內容包括了客觀的因素(收入、財產),以及主觀上的經濟感受。有些項目大眾可能較易了解,例如有6成的老人財產會穩定地略減,有遞減趨勢的老人則有1成,至於財產會增加的老人僅有一成多,這是因為老人在晚年時會傾向把財產分給子女。此外尚有一成五比率的老人維持在很低的水準,這些人可能是真正的經濟弱勢者。

從客觀因素來看,如果老人持續處於低收入與薄財富的狀態,則其死亡率會比較高。這反映了貧窮導致的資源缺乏,是造成老人不健康,乃至死亡的主要因素。

李教授還發現,在這些樣本中,對於經濟上的滿足感,有七成多是一直維持在非常高的狀態,一成五會略微下降,尚有一成左右則是偏低。而這些對自己經濟情況滿足感偏低的人,其死亡率也高於前兩者。對此,她的解釋是台灣的老人在戰前出生者,晚年時對自己的經濟狀況大多感到滿足。

此外,她從統計上看到老人經濟上的主觀感受與健康的關聯。如果受訪者在經濟上有滿足感,則存活率較高。反之,則有被剝奪感,覺得自己經濟條件較差,無法得到想要的生活,因而不想多跟外界接觸,也沒有動機去參加活動。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會感到生活壓力大,也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引發相關疾病,甚至產生憂鬱症,這些都對健康不好。在跨國比較的研究中,發現已開發國家也有類似現象,台灣的情況並非特例。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來看,銀髮照顧的政策不應只是發放齊頭式的年金。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看,除了生理需求之外,政府還應該注意老人愛與歸屬的需求,乃至自我實現的需求。因此政策上雖然仍該針對經濟弱勢者給予金錢的支持,讓其能維持基本的生理需求。但可能更需注意如何讓他們與社會保持連結,甚至讓他們在真善美的人生中能夠發揮潛能,自我實現。

目前有些民間單位以社區老人共食、聯誼、學習等方式來增添老人生活的色彩,增加其活力,並鼓勵他們多參與社會活動,終生學習,這樣的做法很正確。政府則可以從旁給予這些單位支持、管理,引導資源投入,協助他們做得更好,建立更多對老人更為友善的環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