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為銀髮樂齡的社會做準備
106/03/02
瀏覽次數
1476
范賢娟
|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我們的社會逐漸邁入老年化,該做什麼準備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李妙純教授很關心這個議題,尤其是近來老人自殺事件日漸增多,情況很讓她憂心。她希望能了解影響老人生活的各項因素,然後從政策的角度為銀髮樂齡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李教授觀察到影響老人生活品質的因素不只局限於老年階段,其實過去的生活軌跡也有影響,而且效果會不斷地累積:因為每次所做的選擇會影響後來的結果,而那結果又會導致不同的選擇,然後再產生新的結果。當人們進入老年階段時,已經是歷經了許多選擇之後的最後結果。因此研究老人問題時,不能僅著眼於老人某一特定時間點的靜態情況,而該做些長時間的觀察才能有深入的了解,也才能提出更完善的對策。
因此她採取以生命歷程研究的方法,從長時間的尺度來看老人的生命軌跡。這方面的資料並不容易蒐集,還好有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臺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資料」提供了長時間、大樣本的追蹤數據,因而讓研究者能一窺台灣地區具代表性樣本的情況。
她的研究資料從1989年開始,經過1993、1996到1999年,之間共有4次的訪談資料,可持續了解受訪者本人的收入、財產,以及經濟上的滿足感。在1989年開始的時候原有4,412位受訪者,後來隨著時間過往,逐漸有人凋零,到了1999年時僅存2,310位。
這項研究調查的內容包括了客觀的因素(收入、財產),以及主觀上的經濟感受。有些項目大眾可能較易了解,例如有6成的老人財產會穩定地略減,有遞減趨勢的老人則有1成,至於財產會增加的老人僅有一成多,這是因為老人在晚年時會傾向把財產分給子女。此外尚有一成五比率的老人維持在很低的水準,這些人可能是真正的經濟弱勢者。
從客觀因素來看,如果老人持續處於低收入與薄財富的狀態,則其死亡率會比較高。這反映了貧窮導致的資源缺乏,是造成老人不健康,乃至死亡的主要因素。
李教授還發現,在這些樣本中,對於經濟上的滿足感,有七成多是一直維持在非常高的狀態,一成五會略微下降,尚有一成左右則是偏低。而這些對自己經濟情況滿足感偏低的人,其死亡率也高於前兩者。對此,她的解釋是台灣的老人在戰前出生者,晚年時對自己的經濟狀況大多感到滿足。
此外,她從統計上看到老人經濟上的主觀感受與健康的關聯。如果受訪者在經濟上有滿足感,則存活率較高。反之,則有被剝奪感,覺得自己經濟條件較差,無法得到想要的生活,因而不想多跟外界接觸,也沒有動機去參加活動。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會感到生活壓力大,也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引發相關疾病,甚至產生憂鬱症,這些都對健康不好。在跨國比較的研究中,發現已開發國家也有類似現象,台灣的情況並非特例。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來看,銀髮照顧的政策不應只是發放齊頭式的年金。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看,除了生理需求之外,政府還應該注意老人愛與歸屬的需求,乃至自我實現的需求。因此政策上雖然仍該針對經濟弱勢者給予金錢的支持,讓其能維持基本的生理需求。但可能更需注意如何讓他們與社會保持連結,甚至讓他們在真善美的人生中能夠發揮潛能,自我實現。
目前有些民間單位以社區老人共食、聯誼、學習等方式來增添老人生活的色彩,增加其活力,並鼓勵他們多參與社會活動,終生學習,這樣的做法很正確。政府則可以從旁給予這些單位支持、管理,引導資源投入,協助他們做得更好,建立更多對老人更為友善的環境。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7年3月,531期,70 ~ 71頁
銀髮族(12)
老年(11)
自尊(2)
經濟(3)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缺牙可能加深法令紋?拔牙後如何避免齒槽骨流失?補骨粉是必要的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