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氣候變遷下的災難須知(二):決策者需要最完整的災變資訊

102/02/06 瀏覽次數 18186
氣候變遷充滿了不確定性,不是1個單純的科學問題。從平均狀態改變到極端事件,做好準備,降低風險絕對不容輕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防災中心)是中央政府面臨防災救災時諮詢的首要研究單位,我們特別採訪了陳永明組長,請他告訴我們目前台灣防災工作的最新狀況。
 
防災中心如何與民眾溝通?
 
陳:一般民眾從網路就能取得災害疏散避難地圖,專業研究者則是透過災害風險地圖,進階到風險解讀的層次,但是現在也希望能夠將專業資料簡化成民眾能夠閱讀的版本。
 
為什麼民眾也需要風險解讀能力?過去政府使用「因為專家這麼說」來說服民眾配合政策,但現在專家的預測也不見得準確的情況下,政府無法繼續用過往模式要求民眾全盤相信專家。但是如果有管道讓民眾親自解讀專業訊息,能夠藉由雙向溝通的的方式達成共識。地圖比起冗長的專業文字,更能夠讓一般民眾理解,是災害風險溝通中常見的形式。
 
另一種防災工作中實際溝通的例子是防災社區,防災社區通常位於災害風險較高的居住地區。經認定後的防災社區,常藉由活動形式讓社區民眾自發性參與,透過公家機關支援防災資源,居民從航照圖、立體模型深入了解身處環境,以及疏散避難場所位置。此外,防災社區也結合民眾親自繪製、屬於社區的防災地圖,加強居民的參與感跟責任感。
 
防災中心有哪些支援任務?
 
陳:評估風險的科技在歷史上是分階段的。早期在2001年納莉颱風之前,政府單位會在災害發生後開始救災行動;納莉颱風之後引進災害前預警措施,包含氣象、洪水、土石流預報,還整合衛星遙測的資訊,在事件即將來臨卻還沒有釀成災害時發布警報;然而儘管防災科技日漸進步,2008年卡內基颱風、莫拉克颱風的傷亡人數反而比過去更多。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又位於颱風頻繁的亞熱帶地區,防災工作在台灣已經推行三十幾年了,經驗相當豐富,像是土石流、淹水等個別災害研究都有相當水準,但是台灣面臨的是「複合型災害」,是指同一時空之下,發生不止一種災害類型,譬如颱風來襲時土石流、淹水同時發生,就是一種複合型災害。
 
而政府面對同時複雜的多重災害,又要能針對不同區域即時做出決策是相當困難的。防災中心研發「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整合了各種災害資料,包括颱風訊息、淹水預報、土石流警戒,甚至哪裡有橋梁可能會斷,讓公家單位有判斷依據,災難影像快拍也會呈現在這套系統當中,能夠協助規劃搜救行動。
 
防災科技中每個領域都有專家,但每個專家對其他領域也要有所了解,才能面對複合性災害進行有效整合。
 
面對氣候變遷,民眾可以做哪些應對措施?
 
陳:氣候變遷之下,災害嚴重度會比以前高,住在高風險地區的民眾需要了解潛在危機與災難應變措施。降雨分布越來越不平均,面對水資源匱乏,民眾要培養節約用水習慣。全球暖化、溫度上升導致疾病更容易傳染,民眾得更留意疾病主管機關的指示。
 
台灣人過度依賴進口食物,在氣候變遷之下是相當嚴重的,當國外受到極端氣候衝擊,糧食來源便斷絕了。民眾需要將食品需求導向在地的糧食來源,多買台灣生產的農糧產品。
 
以地方為主的防災力量蓬勃、企業防災概念興起
 
陳:近年來許多大學成立了防災中心,有些大學的土木系改名為土木與防災系。人們意識到災害具有地方的特色,不同地方的學校、學生在研究防災時也回饋當地。有些公家機關也與學術機構組成協力團隊,台南市政府與成功大學的防災中心合作就是一個顯著的案例。
 
過去防災研究容易忽略企業,然而災害影響企業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衝擊,連帶影響人民生活。災害預測本身已經是困難的工作,想要能夠預測天災發生在小區域的產業園區其風險如何,更是目前技術所不及的境界。不過除了預測風險,提升調適能力更是企業防災的具體作法,在日本311大地震之後,國內外更加重視企業災害的復原能力,推動企業永續計畫,目標降低產業面的災害損失。台灣過去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可以加強。(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