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颶風季節 美氣象單位修正預測

102/08/28 瀏覽次數 11861
新聞報導

 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下修2013年5月所做的颶風預測,當時預測會有6到9個颶風產生。NOAA同時預測會今年(2013年)有3~5個風速超過每小時176公里(相當於110英里/小時mph)的大型颶風,13到19個颶風被命名。這兩個數字,比起3個月前的預測少了1個。

NOAA最新的颶風預測數字,仍顯示今年的颶風生成頻率和強度將高於以往。往年大約是12個颶風被命名、6個颶風生成,其中3個被歸為大型颶風。

NOAA的氣象預測員蓋瑞‧貝爾(Gerry Bell)接受採訪時表示:「顯而易見,這些預測數目代表今年將會發生許多風災,而颶風季的高峰期已來臨。」

大西洋颶風季每年6月開始、11月底結束,颶風形成的高峰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貝爾指出,今年6、7月已發生4個颶風,往年大約只有1至2個颶風產生。

根據大型氣候模型計算,貝爾預測今年颶風形成機率會高於往年。這項氣候預測模式始自1995年。根據目前的氣象觀測資料顯示,今年大西洋水域溫度比往年高,西非的降雨量也較多,這些現象都吻合氣象學家數十年來觀測到的資料。不過因反聖嬰現象(La Nina)未發生、太平洋中、東部海溫並沒有變冷,因此貝爾稍微下修先前的暴風預測。如果反聖嬰現象發生,通常就會增加大西洋的颶風活動。

修正後的颶風頻率與強度預測,並不包括颶風的登陸位置。雖然近年有許多颶風形成,但前一次登陸美國本土的大西洋颶風是2005年的威爾瑪(Wilma)。至今已超過7年半,未有大西洋颶風登陸美國本土,「這是有紀錄以來間隔最長的一次」,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發言人丹尼斯‧費爾特根(Dennis Feltgen)表示。

貝爾指出,風速每小時176公里的暴風,雖然在技術上無法明確分類,但不表示這樣等級的颶風不會造成大災損,珊迪(Sandy)颶風是最明顯的例子,它造成了大範圍的水災、147人死亡和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颶風是指在大西洋海面生成的熱帶氣旋,這個字源於印地安語,原意是指惡劣天氣的神。當熱帶氣旋每小時風速達到62公里以上,就稱之為熱帶風暴,這相當於臺灣中央氣象局定義的輕度颱風。

颶風生成的過程,是由於低緯度、熱帶海洋受到太陽照射,海水因熱而不斷蒸散,由於水蒸氣分子量比空氣成分小,因此比較輕的水蒸氣會往上升,進而引入周遭空氣填補,持續受熱成水蒸氣不斷上升,形成對流作用。

當熱空氣不斷上升,水氣隨之凝結形成雲,凝結時會釋放熱能,形成「凝結潛熱」釋放現象,使得氣旋溫度更加高,空氣因而再度膨脹、密度降低,結果形成氣旋內外壓力差增大,造成氣旋外空氣遭吸納往內的輻合增強,風速越強、進而帶動更多熱空氣上升,最後就會形成熱帶性低氣壓。低氣壓中心出現「風眼」(無風的中心地帶),並且帶動周遭形成氣旋、繞著風眼逆時針旋轉。當氣壓越低,旋轉的風力就越強勁。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定義,風速達每小時118公里以上即是颶風。依照每小時風速,區分為五個等級颶風。

1級颶風風速每小時118~153公里;2級颶風的風速則是每小時154~177公里,這兩級颶風在臺灣氣象局的定義等同中度颱風;3級颶風風速每小時178~209公里;4級颶風每小時210~249公里;若風速超過每小時250公里,則定義為最強的5級颶風。(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