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世間的精靈–昆蟲:蟲癭–昆蟲與植物共舞
96/01/09
瀏覽次數
26217
楊曼妙
|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你我都曾吃過癭
癭(gall)是由外來生物刺激植物所引起的不正常生長,相信對許多人而言相當陌生。但如果您知道自己曾經吃過癭,想必相當驚訝!其實,每逢中秋節許多人常拿來烤著吃,或是日常當蔬菜來炒的筊白筍就是一種癭!它是由菰黑穗菌感染禾本科植物所引起的真菌癭,如果植株沒有感染,只會像稻稈般細,感染後才會變得肥嫩膨大如筍,早在唐朝時中國人就知道可以拿它來當食用蔬菜了!
能夠刺激植物產生癭的生物有昆蟲、梁蜱、線蟲、真菌、細菌等,其中由昆蟲引起的癭就稱為蟲癭。「癭」字正確的發音是「一ㄥˇ」,簡單地就蟲癭來拆字,可以說是「植物生病了,因為有昆蟲寶寶住在裡面」。
蟲癭就像一座由昆蟲操控植物幫它建構的房子,多數蟲癭是由孵化的幼蟲取食所引起的,但有時則是母蟲產卵刺激形成的。然而不論是孩子或媽媽造的癭,住在裡面獲得保護的主要是在幼蟲期,基本上當牠們變為成蟲後,就不再生活在癭裡面了。癭雖然不是昆蟲的專利,然而其他非昆蟲的生物所製造的癭,複雜度與多樣性都遠不及蟲癭。
造癭昆蟲、寄主植物與蟲癭所形成的三角關係,具有相當複雜的交互作用,不論在造癭昆蟲的類別、所利用的植物種類與部位、蟲癭組織的分化情形、造癭者與植物之間在生態上的配合,以及參與蟲癭的其他生物如寄生蜂、客居生物與真菌等之間的互動,在在顯示出蟲癭可謂是昆蟲與植物交互作用的極致表現。
蟲癭長在哪裡
癭因為是長在植物上,從產癭者的角度來看,也可稱它們是植物癭。每種植物上幾乎都可發現蟲癭,從草本到木本、蕨類到維管束植物、闊葉樹到針葉樹、陸生到水生植物、甚至寄生性的植物上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雖然整體而言,蟲癭廣布在各類群的植物中,但是就每種造癭昆蟲分別來看時,會發現牠們其實是非常挑食的。一種昆蟲通常只在一種植物上造癭,有些則在數種近緣的植物上造癭,僅有少數的例子顯示造癭者會廣泛地利用不同的植物。這種對特定植物的強烈倚賴關係好像寄生者對寄主般,因此我們也稱呼牠們所利用的植物為寄主植物。
造癭昆蟲不僅對植物類別具有專一性,形成蟲癭的位置也經常有偏好。通常一類蟲癭只發生在植物的某一特定部位,葉片上的蟲癭最常見,至於其他部位如枝條、芽、花或根也有蟲癭形成。而在葉片上造癭的,牠的造癭位置也往往是特定的,有些昆蟲只在葉脈上造癭,有些則在脈旁,有些一定長在葉緣,有些則經常在葉肉部分,甚至連長在葉面或葉背上也有固定的傾向。
哪些昆蟲會造癭
造癭的昆蟲廣布在6個目,分別是雙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纓翅目、鱗翅目與鞘翅目。然而並非各目的成員都是造癭者,每一目中造癭者的比率各有不同,重要的甚至把癭字納入科名中,如雙翅目的癭蚋科與膜翅目的癭蜂科,可見造癭習性在該群的重要性。相對地,鞘翅目與鱗翅目雖是昆蟲綱中種數名列前茅的兩個目,但所包含的造癭種類卻不多,癭的變化也相對較少。
半翅目與纓翅目的造癭者則散布在許多科中,但每一科的造癭者比率又不盡相同。主要原因是各類群的祖先發展出造癭習性的時間不同,如果該科昆蟲還沒分化為許多種以前,其祖先就有造癭習性,後代成員也都承襲這種造癭能力,則目前所見這科成員幾乎都是造癭者,例如癭蜂或榕小蜂等。如果造癭習性在該科昆蟲分化以後才發展出來,則造癭者會局限在一些種類中,例如在木蝨、葉蜂及許多小蜂總科的昆蟲。
此外,寄主範圍的大小也反映出昆蟲與植物的歷史發展關係。例如癭蚋與癭蜂是兩大造癭類群,但是癭蚋的寄主植物範圍相當廣泛,幾乎所有的維管束植物都可以找到癭蚋的蟲癭。而癭蜂利用的植物卻局限在殼斗科與薔薇科的植物,尤其在橡樹上,不論是蟲癭種數與形狀等變化都相當大。這種強烈對比的原因在於癭蚋的祖先很早就在植物的祖先上造癭了,因此當顯花植物大量分化時,牠們也跟著分化。相對地,癭蜂則是在植物分化成不同科後,才到橡樹等植物上取食。
大自然的遺傳工程師
造癭昆蟲在植物上產生原本不存在的蟲癭結構,如果把蟲癭比喻成植物的腫瘤,其實是小看了蟲癭!因為癭不僅僅是植物細胞的增生與增大而已,多數的蟲癭具有高度的組織分化,並形成種類互異的特定外形,常見有圓形、橢圓形、梭形等,而有些有柄,有些具有稜起等。在組織分化上,蟲癭的多層細胞中,通常最內層是營養細胞層,提供內部造癭者營養。緊接著的是木質化的細胞層,形成堅實的保護。最外側則是薄壁細胞層或厚皮層,其內廣布維管束,形成輸送營養的網絡。
蟲癭猶如銅牆鐵壁般把其內的幼蟲團團圍住,活在自製的牢籠裡究竟有甚麼好處呢?就像夏天我們喜歡躲在冷氣房裡避暑一般,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昆蟲,可以藉由蟲癭獲得多一層的保護,減少水分散失或防止輻射線等傷害。蟲癭還發揮避難所的功能,躲在其中可避免被天敵攻擊,例如有些寄生蜂的產卵管不夠長,就無法突破蟲癭的厚壁將卵產生在癭內的昆蟲上。另外,蟲癭改變了植物組織,也改變了營養物質輸送的流向,讓植物各方的營養匯集於此。
這3種情況說明了蟲癭的適應,雖然早期也有人認為蟲癭的形成是植物的一種保護機制,就像珍珠把沙粒包被,不過這種說法比較不被人支持,因為獲利的一方似乎大多是昆蟲。至於相互獲利的情況並不多,造癭在無花果隱頭花序內的榕果小蜂是一例,小蜂雖會取食其寄主的果實,但也是唯一能幫助寄主傳粉的生物。
生活在蟲癭內顯然有許多好處,也因此常常引來不速之客,有的是衝著造癭者而來,例如寄生或捕食的天敵。但前來寄生的天敵也可能引來牠自身的天敵,形成二次寄生或多次寄生的情形。還有針對蟲癭而來的客居生物,牠們在蟲癭還沒完全封閉時跑來加入,因而一併被包含在癭室中,有時與原來造癭的主人和平共存,有時則喧賓奪主,搶奪食物與空間資源,進而導致造癭者死亡。
因此,我們剖開一個蟲癭後所發現的昆蟲,不見得就是造癭者!其間關係複雜,可以涉及好幾層的食物鏈,在一種橡樹癭蜂的蟲癭中,曾有多達六十多種生物的記錄,蟲癭儼如一個小小的群聚。
更複雜的情形是有些造癭者並不是以植物產生的蟲癭組織為食,牠們在蟲室內養真菌,以真菌為食。而這些真菌往往就只長在蟲癭裡,其繁衍也須靠蟲子帶入蟲室內成長,形成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
癭蟲成熟後離開的方式也相當多樣而有趣。具有咀嚼式口器的造癭者,例如癭蜂或葉蜂等,可以自行咬出洞而離開。但僅有刺吸式口器的造癭木蝨,無法咬出洞而離開蟲癭,多數的木蝨蟲癭在成熟時就自動裂開,蟲子因此得以出來。
北美朴樹上的造癭木蝨則很特別,牠們靠自己身體尾部骨化的齒狀結構,搖擺尾部把蟲癭鋸出洞後,再離癭羽化為成蟲。至於口器不發達的癭蚋,也是用鋸的,只是鋸子長在蛹期的頭部,靠兩片邊緣有鋸齒的骨化板片把蟲癭組織切開。這些造癭昆蟲離開蟲癭的方式,真可謂是各顯神通!
造癭昆蟲能在適當的時機,在牠所取食或產卵的植物內注入化學物質,讓植物為牠製造出適合自己生存的避難所,這種操縱植物生長發育的能力,堪稱是生物界的遺傳工程師。而為了達到有效的刺激作用,造癭昆蟲在生活史等多方面都須與植物的生長相互配合,二者之間不論在時機上或物質交流上,都有著密切且細緻的交互作用。而其產物-蟲癭,可謂是橫跨動植物兩界間生物共舞的極致表現!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7年1月,409期,28 ~ 33頁
蟲癭(4)
寄生蜂(8)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心血管疾病的救星,人工(生物)血管是什麼?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5/29
為了蛙鳴、為了土地、為了健康、為了孩子——與自然共生的永續農業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