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基因改造作物:萬靈丹也有「落漆」的一天

103/01/02 瀏覽次數 8021
人類跟作物害蟲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尤其在人口爆炸以及糧食短缺的近代,人類對糧食的需求導致「人蟲大戰」更趨白熱化。二次世界大戰後,化學合成農藥問世,便宜、容易大量製造、操作簡單,加上初期的勝利 (該殺的差不多都達到了目標),農作物的產量隨之上升,農藥無疑地成為農民眼中可以對害蟲一擊必殺的銀彈 (silver bullet)。隨著時間過去,農藥殘留、有益昆蟲遭到毒殺 (不該殺的也受到波及) 以及抗藥性的問題接踵而至,其中尤其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更被視為是生物界的大反撲。
 
在人定勝天的自負情操下,科學家們試圖利用生物技術扭轉人蟲大戰的戰局,這個被寄予厚望的高科技產品,就是基因改造作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所謂的基因改造作物 (以下皆稱基改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源自於不同物種的外來基因轉殖到作物體內,讓作物「表現」出外來物種的特殊功能。舉例來說,早期科學界發現蘇力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可以產生殺蟲的結晶毒蛋白,相關人員進一步找出產生此蛋白的基因,並成功植入玉米中,當害蟲前來取食玉米之際,其中毒素就會導致害蟲死亡,基改抗蟲玉米的產量就得以保持。
 
原先基改作物的概念,是希望這些害蟲們因為取食農作物而禍從口入,如此,農民就能夠減少農藥的使用,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賺取較高的利潤。的確,農藥灑得越多、越頻繁,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可能就越快,因此基改作物的立意看似美好也符合害蟲抗藥性的理論,當然也有過幾年美好的時光,顛峰時期時全球甚至有八千萬公頃 (相當於22個台灣大的面積) 種植了具備抗蟲特性的基改作物。但是,如同侏儸紀公園片尾的那一句名言「生物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一般,這些害蟲真的找到他們的出路。
 
毒蛋白終究是毒蛋白,為了生存,害蟲以比人類預期中更快的速度發展出抗藥性。當農民發現基改作物殺蟲效率不若以往時,只能重操舊業再次以農藥解決,但面對已經產生抗藥性的害蟲,農藥使用被迫大幅增量,除了與基改作物本意完全背道而馳外,原本種植基改作物所應獲得的利益已被多餘的農藥花費秏損掉。更糟的是,此舉也創造出所謂的「超級害蟲」,基改作物甚至農藥都拿他們沒輒。這個演變無非告訴我們,自然生態有其運行的法則,此法則是透過數千數萬年物種間的共同演化,並與環境因子共適應累積而來的,農業生態系也不例外,如何取得害蟲與作物產量的「自然」平衡才是未來最重要的課題。(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9月)

責任編輯: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