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匹澤太空望遠鏡
102/06/05
瀏覽次數
13802
王道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望遠鏡不只是大家熟悉的哈柏望遠鏡而已,還有斯匹澤太空望遠鏡。它在2003年8月25日發射,是一具紅外線太空望遠鏡,預定工作兩年半,已經傳回了許多珍貴的照片。
斯匹澤(Lyman Spitzer, Jr., 1914-1997)是美國知名的天文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建議發射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家。哈柏太空望遠鏡的計畫,斯匹澤是重要的推手。這座太空望遠鏡以斯匹澤命名,就是紀念他的貢獻。
最近專家分析斯匹澤太空望遠鏡傳回的照片,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行星系統,行星繞行的不是與太陽一樣的恆星,而是一顆棕矮星。
棕矮星的形成過程,在初期與太陽一樣,都是從原始星雲形成的。只是棕矮星最後無法產生高溫,因此無法啟動核融合反應,於是就無法像太陽一樣發出巨大的光與熱。太陽之所以能夠光照四方,熱力四射,是核融合反應的結果。棕矮星可以視為沒有發育成熟的太陽。
過去,天文學家觀察到幾顆棕矮星,外圍有原始行星盤繞著。但是地面上的天文學家很難研究那些行星盤,因為行星盤發出的光,比棕矮星的紅外線還微弱。觀察這種行星盤,斯匹澤太空望遠鏡就占便宜了,因為在大氣層之外,波長較長的光不會被大氣吸收,以斯匹澤太空望遠鏡捕捉波長較長的紅外光,由於行星盤的溫度低於棕矮星,因此照片上的行星盤就比棕矮星亮。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照片只需要曝光20秒,就能透露圍繞著棕矮星的行星盤。
那顆棕矮星位於蝘蜓座,距地球500光年,5年前就被發現了,質量是木星的15倍,半徑23萬公里。行星盤內側距棕矮星的中心70萬公里,整個行星盤的質量大約合兩顆木星。
這顆棕矮星的表面溫度大約是2,300度,行星要是距離它150萬到700萬公里,表面上的水應該能維持液態。有些科學家相信,有水的環境是生物演化的先決條件。即使距離棕矮星非常近的行星,等到棕矮星溫度下降之後,也有機會出現液態水。由於棕矮星還要更多時間才能完全冷掉,行星上還是有可能演化出生命。 現在科學家並不能確定那個行星盤最後會演化出幾顆行星,現在還看不清楚。
總之,在宇宙中,行星系統看來至少有兩種,一種與太陽系一樣,眾行星圍繞著一顆像太陽一般的恆星運行;另一種則以熱度低、質量小的棕矮星為中心。
要是以棕矮星為中心的行星系統出現了生命,會不會與我們這個行星系統上的生命一樣?這是科學家最好奇的問題。(按,月亮距離地球40萬公里,水星距太陽平均5,800萬公里,地球距離太陽1億5千萬公里。太陽核心溫度1萬5千度,光球5,800度,距太陽核心7,000公里處的色球,8,000度。日全食的時候,遮住太陽的黑影四周透出的光,是色球發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