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科技與社會」的研究與教學:國外的「科技與社會」課程

97/03/05 瀏覽次數 11796
科技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可是,科技的發展也為人類社會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科技是否萬能?是否可以解決所有自然、社會和經濟的問題?隨著對於科學、技術的逐漸理解,我們發現這可能是一種人們對於科技的迷信,需要更深刻的反省。

為何「科技與社會」的教育和研究逐漸成為近年來重要的議題?越來越多的經驗告訴我們,科技似乎提供了高度的經濟發展,也解決了眼前的一些社會問題,可是又可能造成更多嚴重的後果。例如二仁溪的污染是因為當年大量進口廢棄的電路板,利用化學方法提煉許多貴重金屬,提供當地的就業機會及促進經濟的發展。然而長久下來,卻造成嚴重的河川污染,至今仍令在地政府、居民及環保專家感到棘手。

此外,許多科技專家原本在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工商經濟發展,這些專家也逐漸進入社會、政治、教育、經濟的決策部門,扮演公共政策的決策角色。如果這些進入政府或民間企業決策部門的科技專家,沒有充分的科技與社會互動認知,以及足夠的能力評估科技對社會可能造成的衝擊,眼前的科技恐怕會在未來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當我們了解科技專家和社會大眾之間需要有密切的溝通和互動,方能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時,科技專家到底該如何與社會大眾進行溝通互動?程序又是如何?該如何共同合作,制定科技發展的相關法規和倫理守則來規範科技的發展?科技專家是否該積極參與並了解研究倫理、專業倫理?這些都是關切永續經營臺灣,以及「科技與社會」教育近年來成為公共政策研討的重要原因。

韓國的科技與社會教育

1970 至 1980 年代,韓國正處於威權統治和全力發展經濟的階段。科技發展帶動了韓國的工業升級,民眾普遍認為科技和社會之間沒有多大的關係,科技只是一種提升經濟生產力的工具,能夠提升生活水平。科技專家被視為具有社會地位及權力的象徵。而科學家和工程師普遍認為科技是價值中立的,往往不涉及各種社會和政治議題,更談不上關切這些議題。

然而自 1980 年代中期開始,隨著韓國的民主運動發展,以及經濟危機、工會運動等社會議題出現,民眾開始反省科技發展的一些限制和負面效應,並積極參與科技政策的制定。韓國的「科技與社會」討論的議題,涵蓋了核電發展、幹細胞研究、基因改良食品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議題。

漢陽大學

漢陽大學(Hanyang University)雖然以科學和工程教育為主,但校長希望畢業生不僅成為優秀的科學家或工程師,更能夠成為韓國未來企業或政府的高階決策主管。漢陽大學的教務長於是進一步從培養科學和工程學生具有哲學素養著手,推動「科技與社會」的教育。

漢陽大學「科技與社會」教育的目標設定為:詮釋人類生活和社會現象,找出各種社會現象的因果關係和結構,並進一步透過實際行動來改變社會。

過去,韓國各大學沒有以「科技與社會」為主的科際整合教育,僅偶爾在大學通識教育中的科學史、科學哲學、生物倫理學及社會學的選修課程裡,稍微提到「科技與社會」的議題。這種教育方式往往無法廣泛且深入探討各種不同科技領域可能衍生的社會議題,也缺乏適當的師資培育管道。

為了達到此一教育目標及培育適當的教學人力,漢陽大學決定發展一個內容廣泛且深入的「科技與社會」課程,培養一些能夠擔任大學部學生「科技與社會」課程的師資。漢陽大學「科技與社會」課程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設以科技造成的社會議題為主題的選修課程,並引用相關的案例做為教學內容,受到許多高年級學生的歡迎。

第二階段,開始發展教科書。由不同科技領域的專家共同編寫「科技與社會」教科書,希望能涵蓋不同科技領域產生的社會議題,教科書的內容也特別強調韓國社會所碰到的各種因科技發展產生的社會議題。

第三階段,開始針對所有大一科學和工程科系新生實施「科技與社會」教育,最初的師資分別來自哲學、歷史、科學、社會學及工程背景的教師組成。由於參與教學的教師眾多且缺乏強烈的教學動機,加上教科書內容過於專業,以致學生反應不佳。為此,改聘專職從事「科技與社會」課程的教師(具有哲學背景的李尚郁教授就是因此被聘入漢陽大學擔任「科技與社會」課程教學),並同步修訂教科書,使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都能夠接受課程的內容。

第四階段,於 2006 年正式成立科技與社會學系,並在 2007 年開始招生。漢陽大學科技與社會學系的課程安排,包含科技與社會學程、公共政策學程、媒體與文化學程及外語溝通等 4 個學程。學系採雙主修制,一個是必修的傳統人文學程,另外須再從上面 4 個學程中選一個學程修習。

學術機構

韓國科技與社會的研究,源自於 1960 年創立的韓國科學史學會,以及1990年創立的韓國科學哲學學會。教育機構的「科技與社會」研究,則源自於首爾大學、中央大學、全南大學等校的科學政策和科學與文化方面的研究。「科技與社會」的研究方向,包含科學實在論、工程倫理、技術史、研究倫理、近代科學史、行動網絡理論、民主與科技、大眾科學、基因研究倫理、科學社會學、科技法與政策制定等。

奧地利的科技與社會教育

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是奧地利最古老的綜合大學,培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神學、醫學等專業人員,全校約有 6 萬名學生。維也納大學於 1987 年成立科學哲學暨科學社會學學系,2000 年在系內另成立科技與社會跨領域研究團隊。2004 年這個研究團隊成為另一個單獨的研究和教學機構,並更名為科學社會學學系。

教育目標與方法 維也納大學的「科技與社會」教育,以推動跨領域研究及相關的教學活動為主,並針對「科技與社會」相關議題進行批判、反省和對話。主張透過科技和社會的互動,使各個科技領域的年輕研究學者了解其研究領域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針對大眾辦理各種「科技與社會」議題的研討活動,發展各種促進科技和社會互動的方法。

維也納大學推展科技專家和社會大眾的互動,以廣邀社會學、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環境科學、經濟學、人類學及文學專家,與一般大眾共同討論科學、技術和人類價值方面的議題為主。也參與〈科技與社會〉期刊的編輯,把各種「科技與社會」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提供關心「科技與社會」的各界人士參考運用。

大學部教育內容 科學社會學學系在大學部開設兩種學程,分別針對社會系學生和其他專業背景的學生。社會系學生的部分,希望學生了解科學對社會的影響是社會學研究相當重要的領域,訓練學生能夠架構和分析科技及社會學相關問題,有能力進行跨領域(例如環保議題及社會爭議)的研究。至於其他學系背景的學生,則希望能夠拓展其視野,了解各個專業領域的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

研究所教育內容 維也納大學的研究所教育,強調:科學社群的組織架構研究,科學知識的社會意涵,科學、政治和大眾,以及技術和工藝文化等四個研究主題。

其中,科學社群的組織架構研究,希望學生了解科學研究機構或科學研究的組織架構為何?研究獎勵和成果的報酬來自何處?如何規範科學研究和研究倫理?何種組織架構有利於科技創新?研究機構如何再造?

科學知識的社會意涵研究,則希望學生了解知識有其爭議的面向,除了科學能夠產生特定的知識系統外,社會之中還有其他類型的知識系統存在,值得科學家關切。

至於科學、政治和大眾研究方面,則希望學生能夠了解科學政策如何形成?大眾對於科學了解程度、大眾如何參與科學發展、互動和溝通技巧該如何建立?科學與民主的關係為何?如何建立大眾參與科學發展的模式?該透過何種程序探討社會爭論議題等。

最後,在技術與工藝文化研究方面,則期待學生能夠了解:技術與工藝產生和發展的社會過程(例如早期的歐洲社會禁止女性騎腳踏車,後來又是如何接受女性騎腳踏車?)、技術與工藝的合作和競爭模式、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實驗室的生活型態研究等。

維也納大學的研究計畫

由於科技發展可能對社會造成衝擊,也可能引發倫理、道德,甚至法律層面的問題,例如網際網路發展雖然帶動另一種型態的交易方式,卻造成網路色情、欺騙、詐財等問題。過去認為實驗室進行的任何研究和社會大眾無關,可是現在大家比較了解,即便是先進的研究,也可能和各種社會議題息息相關,例如基因改良植物是否可安全食用。

維也納大學的科學社會學研究群認為,科技專家除了需要積極關切研究本身涉及的倫理道德議題,以及其研究成果對社會的影響外,也應思考如何與大眾溝通,並能透過相互學習,共同解決科技對社會產生的衝擊。

因此,維也納大學科技與社會的研究設定以下幾個方向:大眾需要知道多少(或者依據什麼樣的)科學知識,才能對各種科技帶來的問題有足夠的判斷力?大眾對於科技機構的信賴程度如何?不同角度的理性和價值判斷,如何影響大眾對於科技的看法(例如贊成自然生長生物或基因改良生物)?應該用何種方法管理科技發展(用法律、道德、倫理或大眾參與方式)?

基於上述各種設定的議題,維也納大學現階段正進行以下幾個「科技與社會」研究工作。

基因研究專家如何與大眾互動與溝通 以往科技產品上市後造成的倫理與社會議題,是由倫理或社會學家來決定。這個研究計畫則採取由下而上的方式,結合一般大眾和基因專家,共同討論基因研究對於倫理及社會的影響,並試圖尋找各種可行的互動和溝通方式。研究計畫採取圓桌討論模式,挑選14位不同教育背景的民眾和 5 ~ 7 位基因研究專家進行為期 1 年、共 7 次、每次 1 天的圓桌討論。研究團隊希望透過這種互動和溝通方式共同學習,討論基因研究對於倫理和社會可能造成影響的各種議題。

由於肥胖、糖尿病及各種心血管疾病和大眾健康息息相關,研究計畫以「遺傳基因與脂肪代謝異常關係的研究」為討論議題。7 次的討論內容分別設定為:

第一次:簡介遺傳基因和脂肪代謝異常關係的研究內容,並讓14位參與民眾自由討論。
第二次:安排民眾參觀遺傳基因實驗室,並在參觀後發表個人觀感。
第三次:討論基礎研究和醫療應用之間的關聯性。
第四次:邀請媒體工作者與會,共同討論媒體在遺傳基因研究和社會之間可以扮演何種溝通角色。
第五次:邀請生物倫理學家共同討論基因研究工作本身的倫理問題,以及研究結果應用在人體醫療上的倫理問題。
第六次:邀請政府科技研究管理部門官員,共同討論如何規範基因研究。
第七次:發表整個圓桌討論過程的感想。

研究結果顯示一般大眾認為,政治人物不可以僅把民眾參與視為科技發展或政策制定的依據。更重要的是,民眾希望政治人物或決策者能夠仔細地把他們的需求,轉化為適當的政策。其次,民眾普遍認為單靠法規政策,仍不足以充分規範科技發展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社會上還需要有一個客觀反省的機制存在(例如媒體的角色)。民眾也希望科技的發展,應該從一開始就伴隨著公共政策方面的討論,透過長期性、持續性的討論和溝通,才有可能建立起科技發展和民眾之間的互信。

以韓國為例,核電發展就遭受許多非議,政府一開始未對民眾坦承核電的相關問題,造成後來民眾對於政府的不信任。最後,大眾希望科學家對於「科技與社會」議題不要置身事外,應該積極參與科技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的討論。

歐盟的社會文化情境與生物醫學管理及生物倫理規範的制定 這個研究計畫希望了解,接受器官移植和產後基因檢測者本身以及一般大眾,對於這兩種醫療行為的看法,並依據研究觀察結果,擬定歐盟生物醫學管理及生物倫理規範。參與計畫的包括歐盟 6 個國家的 10 個機構,採用焦點團體討論方式進行。

以知情同意做為生物醫學與社會大眾的溝通方法 何種適當的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程序,可以使大眾了解生物醫學研究。大眾應該具有何種足夠的知識方能了解醫學研究的內容,並能夠對生物醫學發展做適當的判斷?生物醫學和社會大眾該如何互動?這類的互動該如何規範?這些規範對於生物醫學發展的影響為何?這項研究利用訪談外科醫生、護士、倫理專家及病人的方式,希望建立適當的知情同意程序。

網路醫療保健知識 由於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路獲取醫療保健知識,這個計畫的目的在於調查大眾如何透過網路獲得醫療保健知識。研究內容包括醫療知識提供者如何透過網路傳達相關的知識,以及大眾如何透過網路搜尋這些知識?大眾面對這些知識,如何評斷及整合運用這些醫療保健知識?又有哪些困難存在?媒體和公共政策制定者,該如何規範這些醫療保健知識的傳布方式?

此外,計畫內容也包括下列議題的探討。醫療保健知識提供者,該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網路連結系統和網路發展策略,使正確的醫療保健知識能夠有效地被搜尋到?如何從使用者的角度呈現這些知識,讓大眾能夠了解這些醫療保健知識?了解醫生和病人之間的關係是否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發生變化?追蹤大眾使用者如何使用網路搜尋醫療保健知識,例如詢問一般民眾,假設他得到癌症,想從網路上得到相關的知識,則他會比較相信哪個網站內容較為正確,判斷標準為何?

倫理與各種社會議題如何影響基因研究社群 透過訪談方式,了解研究倫理及各種社會議題,如何影響基因研究社群的文化及組織結構。這些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有關基因的各種知識又是如何形成的?

促進女性在科學研究中的參與 比較東西方的社會學及生物學研究機構內的知識發展、組織架構,以及不同性別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女性參與科技研究。

值得借鏡

從韓國漢陽大學及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科技與社會」教育和研究計畫,大致可以看到這兩個國家正積極從事這方面的探討,希望能夠先從教育科技專家及社會學家都了解「科技與社會」的重要性著手,透過專業倫理的教育及積極、持續不斷的溝通程序,消除科技和社會之間的緊張和衝突。

對於強調科技和經濟發展的臺灣,這兩個國家的「科技與社會」教育和研究方法值得借鏡,期能建立一個以永續經營為中心的文化傳承、環境保育、社會和諧以及科技公共政策。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