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彥以創意走研究路
102/11/25
瀏覽次數
8716
江欣怡|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林茂榮|
攝影
一見到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張俊彥主任,他就熱情地遞出了一張特別的名片,這張名片只有一般名片的一半大,完全採亮橘色印刷,上頭還畫了張主任自己的Q版大頭肖像,他特別提醒:「只要掃描這個大頭肖像,就可以找到我的資料,這是運用『擴增實境』的概念。」
外表打扮時尚,氣質和大學生相差無幾的張主任,用幾句話就打破了一般人對老師的刻板印象,而張主任的特殊名片,也讓人發現了科技應用的廣泛性。這種科學傳播、科學普及的精神,正是張主任在臺師大科教中心所致力推廣的。
活潑愛互動特質適合科教
除了臺師大科教中心主任一職,張俊彥還身兼臺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與地球科學系的合聘教授,也在臺師大自製的科普教育節目《科普英雄幫幫忙》中化身打擊壞人、拯救城市的「蝙蝠俠」一角,還受臺北醫學大學邀請擔任客座教授,並和許多跨領域專家如資工、電機、生醫學者合作進行許多受矚目的研究。
「像是在《科普英雄幫幫忙》這齣戲裡,學生都說我演得很認真賣力,這其實是因為我高中以前的夢想曾是想當個導演、演員或是領隊,這從我小時候就喜歡耍寶、說笑話,大學更在民歌之夜等活動中擔任主持人就可以看出。而且,我的個性就是喜歡挑戰不同的領域,喜歡和人互動,像是每次出門旅行,我都喜歡挑不同的路線走,而科學教育這條路剛好也能滿足我這種個性。」他說。
所以,不管哪一種角色或研究,張主任其實都很樂在其中,也很容易適應環境。但是,軍人家庭出身的他,會走入科學教育領域其實是個偶然,這是因為父親希望他長大後能有個穩定職業,因此師範體系或軍校成為唯二的發展途徑。
「我在臺南一中一位要好的同學當時很想念師大地球科學系,於是我在聯考志願表裡跟著填。但另一方面,我也奉父親之命參加軍事院校聯招,考上中正理工學院電機系,而父親本來要帶著我去報到,還好母親捨不得我當軍人,才讓我順利進入臺師大。」他說,這個轉機後來成為他走進科學教育領域的第1個轉捩點。
另一個讓他脫離師範體系、決定出國念書的轉捩點,則是大四教學實習時的一個體會。那時,張主任被分發到台北縣(現新北市)中和國中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習,他教得很愉快,也很得心應手。但一個天氣陰暗的早上9點,他下課路經操場,正好見到一位年約五十多歲的資深老師也要回教師休息室,這位老師左手拿教鞭、右手夾著書,才早上9點,就看到他雙肩下垂,拖著疲憊的身軀。張老師剎那間突然覺得好像可以看到30年後的自己,他想:「除了當老師,我應該還可以再做一點其他的事吧!」
過河卒子般的留學生涯
於是他決定違抗父母的期望,放棄鐵飯碗的工作,賠償公費出國留學。但由於家裡的經濟不算寬裕,他一抵達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就馬上出門找尋工讀機會。1個月內找到大學裡經濟地質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工作,每星期花至少20個鐘頭,協助進行油田模型的建立。
「這份工作我從碩士到博士做了整整4年,卻跟我論文題目一點關係也沒有。不過,我的心態就像是過河卒子一樣,拼下去了!」張主任說。當時德州大學經濟地質所為了一個石油計畫聘了12位助理,除了張主任是念科學教育的學生,其他都是念地質的。不過,隔年計畫縮編,只能留兩位助理,張主任卻成為其中的一位。
「因為我是個非常認真、無怨無悔的研究助理,為了保有這份工作,我全心全意地完成老闆交代的事項。像是我曾經一個禮拜都在幫老闆影印,還把這本書裝訂得漂漂亮亮,讓他印象深刻。後來博士拿到後,他們還希望我能留下來當研究員。」他說。
但張主任最終還是順從父母的期待,於民國85年回臺師大當講師,並在短短5年內升上副教授。其後,以一篇藉由搭配遊戲、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電腦輔助教材來協助學生學習土石流的論文升上教授。這也讓張主任以33歲的年輕之姿,成為臺師大創校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
會進行電腦輔助教學的研究其實與張老師剛回國時,適逢電腦開始蓬勃普及有關,也因此他的研究領域總是和年輕人的新科技息息相關,而他活潑的教學方式,也深受學生歡迎。像他曾經帶領著大四學生到永和國中實習報到時,還被該校教務主任問:「你們老師怎麼還不來?」可見張主任除了長相年輕外,不擺老師的架子更是他和學生打成一片的教學利器。
跨領域研究深受矚目
在學術上,張主任也不斷將自己求知的觸角伸向各個領域。尤其近幾年來,更將研究擴及科學評量、學習環境、科學素養、學習機制與師資培育五大面向。因此,也頻繁地與不同領域學者合作,希望能以跨領域方式帶來獨特的研究結果。
其中,一項名為「媒體中的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 in Media, SLiM),就是以國中3,000個常見的科學名詞,輔以這些名詞在平面媒體知識庫10年來出現的頻率,找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名詞,並從中發現一般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科學素養有哪些,也藉此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精簡而深入,達到學生科學課程也可以瘦身(slim)的目標。
另一項經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並常被轉寄的研究也深獲國際好評。這項研究是透過了解台灣獨有的基測文化、學生的基因、生物標記,從中發現到,具有基因優勢的學生未必有比較好的學業成就,而「後天環境」、「學生的抗壓性」都是可能導致基因好卻考得差的因子。這個研究也是想要告訴家長對孩子得採「因材施教」的態度,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因為壓力可能是對學習基因好的孩子的一種傷害。
「坦白說,我對自己這幾年做的研究相當滿意,因為這些研究都讓人一看就有『哇!怎麼這麼有創意!』的反應。」張主任說。所以,他也鼓勵學生,不要一窩蜂跟進,要想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新點子,或是從舊有的研究中找尋不一樣的東西,「比資源,我們拼不過外國,但一定要想自己有什麼利基點,才能和別人不一樣。」他建議。
他也諄諄告誡學生:「我希望學生不要說這不可能,因為沒有不可能的事,當你覺得不可能,只是代表你還不夠認真想。」
或許,張主任最終沒能成為像心中偶像李安一樣的大導演,也沒能面對鏡頭成為演員,更沒能帶著團員走遍世界各地,完成年少時的夢想。但他體內蠢蠢欲動的創意因子、天馬行空不受限的想法,卻讓他在誨人不倦的師範體系中,成為一個不一樣的師長、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