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天氣、太空天氣與地震預報的挑戰
104/11/30
瀏覽次數
3121
李羅權
|
中央研究院院士/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天氣預報可以告訴你每天天空的陰晴,大氣的溫度;颱風形成時,可以預估颱風的路徑,登陸時刻,風力強度以及雨量的大小。主要的預報手段是各種氣象衛星(包括福爾摩沙衛星三號)及地面探空氣球,對雲層、大氣溫度、風速的量測。利用這些數據為初始條件,用超級電腦為天氣做數值模擬。
太空天氣的主要研究與預報對象,是太陽活動(包含太陽黑子、對流及磁場的變化),經由行星際空間,造成對地球附近磁層、電離層及大氣層的影響。惡劣的太空天氣會破壞在同步軌道的通訊及氣象衛星,影響地面、海面的無線電通訊品質及造成大停電。
準確的短期地震預報,可以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但需要尋找各種地震的前兆現象,並提出合理的解釋及理論模式。可能的地震前兆包括電離層的擾動、紅外熱輻射的增強、氡氣的變化、地磁的擾動,地表的移動以及地下水位的變化。
此次演講將介紹天氣預報、太空天氣預報與短期地震預報,並指出其面對的挑戰。
地震(132)
太空(41)
推薦文章
114/08/31
未來城市不只高樓,AI 幫忙把樹、花、鳥和昆蟲搬進城市中!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8/31
如果城市會呼吸─打造臺灣都市綠生活的藍圖
董景生研究員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生態組
儲存書籤
114/08/31
冷氣也能退休?從生物氣候建築與被動式設計學習如何永續發展
張又升教授
|
國防大學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
儲存書籤
114/03/29
氣候預測能準確預警乾旱嗎?從古代天象觀測到 AI 氣候模式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