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以寄生細菌控制病媒蚊

106/10/05 瀏覽次數 2760

斑蚊(圖片來源:WikiImages)斑蚊(圖片來源:WikiImages)

 

以寄生細菌消滅病媒蚊是流行的生物技術,研究人員最常使用的是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估計65%的昆蟲都感染了那種細菌,有許多物種與品種。由於地球上昆蟲的數量太大了,因此有人認為沃爾巴克氏菌是地球生命圈最常見的寄生生物。不過它們不只是「寄生」,有一些已經演化出與宿主互利共生的本領。

 

2013年,美國與中國的學者合作,利用沃爾巴克氏菌控制瘧疾的傳播。在台灣,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都會傳播登革熱。在大陸,白線斑蚊與埃及斑紋都叫花腳蚊,牠們除了茲卡病毒、登革熱,還會傳播瘧疾。廣州中山大學的卞國武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奚志勇合作,開發出利用沃爾巴克氏菌控制瘧疾的辦法。關鍵在卞國武篩選出的一種沃爾巴克氏菌,它的作用像疫苗,花腳蚊感染後會使瘧原蟲不容易在牠們體內生存。感染的雌蚊與雄蚊交配,產下的子女都會感染細菌。

 

另一方面,要是雌雄病媒蚊體內的沃爾巴克氏菌品種不同,受精卵便可能無法正常發育。因此大溪地的一個實驗室從法屬波里尼西亞以外的島嶼引進不同的沃爾巴克氏菌,感染當地的雄蚊再野放,以減少野外的蚊子族群。巴西、美國實驗過這種辦法,美國有3個州,實驗地區的白線斑紋在3年後減少了70%。

 

參考資料

  1. Marris, E. (2017) Mosquitoes meet their match in Tahiti. Nature, 548, 17-18.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