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養鴨人家再進步:引言

106/05/02 瀏覽次數 1065

台灣的養鴨事業可遠溯自明末清初鄭成功復台開始,隨大批移民引進大陸鴨種,迄今已有300餘年。養鴨原是農家的副業,早期養鴨放牧於河川、田畦,除了採食魚貝類等天然產物及掉落的稻穀外,也充分利用農副產品,鴨蛋、鴨肉並成為當時人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在過去的50年間,國內積極投入養鴨科技的研究,進行白毛鴨的選育、人工授精技術與電器孵化技術的推廣、鴨隻主要營養需要量的建立、粒狀飼料的推廣等,使我國的養鴨產業進一步向上提升。近年來,由於畜牧法等法令的規定、極端氣候及生物安全議題,養鴨產業因而調整生產模式,並朝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首先是飼養方式與鴨舍的演進,為了因應環保意識的提升、節省勞力、提高生產效率及禽流感疫情的威脅,已由早期的游牧式養鴨演進至以非開放式鴨舍或密閉式水簾鴨舍飼養,進而衍生「新世代的鴨舍光照」,在不影響鴨隻生長或產蛋性能的情況下,採用節能型態的新型光照,讓養鴨產業也能為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鴨原是野鳥,經人類馴化成為家鴨。藉由研究了解鴨隻為什麼有就巢行為?鴨隻就巢又有哪些行為表現?進而構築符合鴨隻習性的產蛋環境,不但能改善生產者清晨即起到鴨舍撿拾鴨蛋的勞力負擔,也是一種促進動物福祉的真實體現方式。

 

你一定聽過櫻桃鴨,也或許吃過櫻桃鴨,但你吃過土番鴨嗎?我國每年約生產3,000萬隻土番鴨,約占肉鴨生產總量的75~80%,因此如果你吃過鴨肉,應該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機會是吃到土番鴨!這鴨種又可以分為二品種土番鴨及三品種土番鴨,在市場上大體型需求但又得顧及生產效率的兩難下,業者又應該如何因應抉擇?就讓〈二元與三元的對話─土番鴉生產〉帶你認識土番鴨的世界。

 

小時候印象中的番鴨都是黑色的,就連坊間林立的薑母鴨店的招牌都是黑色番鴨,但是你可知道目前薑母鴨消費是以白色番鴨為大宗?這些非市場需求主流而逐漸式微的鴨種,會不會就此消失了呢?這樣的珍貴遺傳資源一種也不能少,就有賴鴨隻遺傳多樣性的有效維護與應用。

 

而如何讓在地化的養鴨產業能夠走向國際?我國早期出口胚胎蛋,當時沒有先進的溫溼度控制系統,農民如何維持溫溼度以確保胚胎蛋運至國外仍能存活呢?我國又是如何協助友邦從無到有建立他們的養鴨產業?種鴨公司如何以育種流程保護種原,避免種原被複製,也是非常有趣且很值得探究的主題。台灣養鴨產業經過五十餘年的研發,現在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疫病威脅等議題,已經進步、再進步了。

資料來源
  • 《科學發展》2017年5月,533期,4 ~ 5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