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印度國家公園力抗盜獵犀牛

102/01/29 瀏覽次數 18588
新聞報導

印度卡齊蘭加(Kaziranga)國家公園,致力保護園區兩千多頭瀕臨絕種的印度犀牛。國家公園巡守員執行「一槍斃命」(shoot-to-kill)的指示,盜獵者仍然覬覦卡齊蘭加的犀牛,企圖斬下犀牛角來供應中國遽增的藥材需求;
儘管醫療專家澄清,犀牛角的療效與「手指甲一般」。但中國人仍相信犀牛角可以治百病,有錢階級競相服用,以致犀牛角價格不斷攀高,來到每公斤65,000美元,這驅使盜獵越形猖獗。

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統計,1985年迄今,有許多保護犀牛的巡守隊員犧牲、108個盜獵者被擊斃,507頭犀牛死在盜獵者的槍彈或陷阱。南非環境部統計,去年有630頭犀牛遭射殺,這反映出犀牛遭獵殺情況日益惡化。

「盜獵集團選擇非洲,因為成本低廉,但若此地保護犀牛的行動趨嚴,他們又會移回到亞洲,獵殺犀牛牟利是不會停止的」全球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的克里斯帝.威廉(Christy Williams)說。

2012年12月印度東北阿薩姆省(Assam)「七姊妹郵報」(Seven Sisters Post)報導,阿薩姆省「聯合自由前線」等叛亂團體,多次接觸龍輝製藥公司(Lonhui Pharmaceutical Company)(註:武器製造商霍克組織的支部),以犀牛屍體交換武器。阿薩姆省官方已展開調查,同時逮捕叛亂組織成員。

卡齊蘭加公園的巡守員表示,盜獵者通常夜晚岀擊,開槍射殺犀牛,5分鐘內斬下犀牛角後逃逸;如果他們使用滅音槍,公園當局幾天後才會發現犀牛屍體。「當你看見禿鷹在天空盤旋時,就知道又有1隻犀牛遭射殺了。」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犀牛角作為中藥使用,最早收錄於《神農本草經》,歷代許多中醫古籍也多有紀載。犀牛角原產於雲南、四川一帶,被中醫視為是高貴藥材。過去犀牛角入藥方式有三種,1.切片;2以溫水浸泡後撈出曬乾;3.磨粉。

中醫文獻紀載,犀牛角具有退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安神等功效,西醫以兔子、青蛙、蟾蜍、狗等動物的活體試驗發現,犀牛角的解熱、強心作用並不顯著,但有鎮驚作用。

隨著保育觀念興起,中醫界開始尋找犀牛角的替代藥材,發現水牛角同樣具有解熱效果。(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