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用科技為古物揭秘!乾隆賞玩的神秘寶鏡,真身竟是阿茲特克的「黑曜石鏡」

110/10/05 瀏覽次數 18056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陳東和博士專訪

陳東和博士

悉心解說策展內容的陳東和博士。圖/李先泰攝

大部分的人聽到「古物展覽」四字,腦海中浮現的印象,恐怕與故宮大門前綿延的階梯一般,給人某種莊嚴而不可褻玩焉的距離感。但事實上,古物的價值不只在於它度過的年月,而是它當初被使用的方式,如何訴說了古代人生活的樣貌?又對現在的我們有何種啟示?如果說,古物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訴說歷史的語言,那我們又該用何種方式解讀呢?
歡迎來到「古物科學鑑定」的思考領域!故宮研究員們的其中一項課題,就是利用科學技術分析古物,不但可以推導它當初的製作方式,更可以鑑定出它的前世與今生!任職於故宮登錄保存處的陳東和博士,在採訪當天特地為我們親自導覽,就一起來看看古物分析的案例吧!

故宮也有科學實驗室?

近年來國立故宮博物院因應文物保存修復、展覽、工藝史研究、出版及文物徵集之需要,文物科學鑑識分析扮演了關鍵角色,更藉此釐清了過去從被解密的答案,如龍藏經、西清續鑑鏡匣的保存與工藝技術;象牙球、轉心瓶、青銅器等內部結構與製作工藝等等。

陳東和博士所屬的登錄保存處文物科學研究分析實驗室,就是故宮專屬的科學鑑識單位。以西清續鑑鏡匣修復工作為例,其利用顯微拉曼光譜[註1]等技術進行「非破壞檢測」,分析出銅鏡畫像中所使用的顏料成分,甚至可以推導出蟲蛀蝕會避開畫像某些部位的原因。

而為使各年齡層大眾對文物科學鑑識有所認識,本次《古物揭秘展》展以「利用科技為古物揭密」為主軸,結合牆面輸出、 動畫影片、互動式多媒體等形式,呈現故宮近來文物科學鑑識成果,展期將至11月30日為止。

互動物件

展間內有各類互動物件,期盼引導大小朋友「自己找答案」。圖/李先泰攝

科學鑑識與歷史古物的相遇

本次《古物揭秘展》分為三大主軸,分別為「探究齋」、「實驗閣」與「解密樓」。

「探究齋」介紹文物科學鑑識的廣泛用途,包括保存修復、徵集鑑識、與古代工藝技術探究等等;一句話來說,文物科學鑑識就是要透過現代科技分析古代文物,以了解文物的材料與工藝技術、製作年代與來源等,並藉此回答各項古物的研究問題。

以文物修復與文物徵集為例,文物修復師需要知道古物的材料才得以正確地進行修復,而文物徵集也需要確認文物的保存狀態與真偽的辨別,科學鑑識的工具在此時幫上大忙。

「實驗閣」則是介紹科學鑑識的分析技術,可略分為影像、成份及結構分析三大類,儀器種類甚多,包括X光電腦斷層掃描儀、顯微拉曼光譜儀、傅立葉轉換紅外光光譜儀、3D立體光學顯微儀等等。

「解密樓」則是展覽重點,由於文物科學實驗室所分析、解密過的文物高達上百件,現場便將介紹的重點放在幾項經典文物,如〈清晚期 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清 乾隆 洋彩黃錦地葫蘆形交泰轉心瓶〉,以及〈春秋晚期 鄝公鼎〉等等。

實驗閣

「實驗閣」的牆面設計,說明了古物鑑識的目的。圖/李先泰攝

X光斷層掃描,揭開「象牙球」的18層秘密

陳東和以〈清晚期 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簡稱象牙球)為例來解說,象牙球產於中國廣東,是以象牙作為原料,透過繁複的雕工所刻出來的球狀陳設器,不僅被進貢到清宮,其精湛的工藝更被西方視為清代工藝的代表,一度大量外銷至歐陸。而藉由現代鑑識科技,我們得以更深入了解這項精緻的工藝品。

象牙球

故宮內展示的「象牙球」真身。圖/李先泰攝

陳東和提到,在過去,研究人員往往只能仰賴肉眼與經驗,或者憑藉既有文獻拼湊古物的身世,也因此導致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他笑說,「象牙球擺在肉眼前,我們最了不起看到第四、五層,以前還要用竹籤去慢慢剝算有幾層」,如今,然而,透過X光電腦斷層掃描的技術,便得以精確地確定象牙球總共有18層,並且透過三維影像重建與處理技術,數位拆解每一顆球,透視每顆球的雕刻紋飾,釐清許多過去難以解答的謎團。

展間的「象牙球互動桌」,便是將每層的剖面輸出到壓克力,再透過光照,讓民眾可以欣賞到每一層相異的樣貌。「文物可能是個工藝的展現,但也有品味、美學的議題,」陳東和也向我們補充,當他授課時,常會與學生分享如何轉換不同的脈絡來理解一件古物,「沒辦法從美學的角度欣賞時,可以轉換從工藝技術的角度掌握,我們也不要忘記它也很有可能是當時的高科技產物。」

象牙球互動桌

展間的「象牙球互動桌」,前方投射在牆面的是象牙球的三維影像。圖/李先泰攝

是「玉」還是「石」?光譜檢測為古物驗明正身

古物揭開的不只是工藝或技術史,更包括當時的國際貿易及文化交流狀況。陳東和以〈黑曜石鏡〉為例解說,〈黑曜石鏡〉是在清代順治皇帝時由傳教士進貢而來。根據故宮器物處吳曉筠研究員的研究,當時順治皇帝找來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協助鑑定。據文獻記載,湯若望當時認為,該鏡是出自於「大西洋屬雅里嗎及賀仁兩國山中」[註2],材質上則屬於建材用途的「巴薩勒得」[註3]。

後繼的乾隆及道光皇帝繼承了這種說法,但在命名上,乾隆因為它外觀之美而以「黑玉鏡」命名,而道光皇帝則稱其為「烏玉鏡」;這塊神秘鏡子的材質,直到來到台北故宮,才在一位美國地質學家的提醒下,被重新認識為「墨晶」,而不是「玉」

爾後藉由吳曉筠研究員的跨國考察,發現其器型與14至15世紀阿茲特克帝國的黑曜石鏡相當一致,僅尺寸大了近10公分。最後,這面鏡子的謎題終於在近四百年後,由故宮的文物科學實驗室所揭曉,經過拉曼光譜檢測後,驗明材質即為黑曜石。

產製於阿茲特克帝國,被視為具有神秘力量、媒介人神溝通的黑曜石鏡,隨著殖民時代的到來,以通靈、占卜工具之姿進入歐洲,再由傳教士當作「奇珍異寶」進貢給清宮。一路從「烏玉鏡」、「墨晶鏡」至「黑曜石鏡」,這趟解密之旅,陳東和解釋,不僅是藉由人文面向的研究與對於材料的科學分析,向我們揭開了古代貿易、文化藝術交流的歷史,曲折的命名歷程,也說明了我們對於古物的認識,乃是隨著當下的知識與技術而演進。

黑曜石鏡

故宮典藏的「黑曜石鏡」。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回溯古物,更是為了「再往前走一步」

《古物揭秘展》知識轉譯的工程浩大,幕後的推手自然絞盡腦汁。陳東和笑說,在一開始策展時,自己相當貪心,想一股腦地將涉及古物科學鑑識的內容都分享給民眾,幾經考慮後,才決定以科普化為精神,透過趣味的互動式設計,啟發不分年齡層的族群,「很多小朋友看了覺得好玩,他就會把這樣的知識帶著走,未來讓他自己主動尋找答案。」

而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科學鑑識看似與人文歷史各分屬於不同領域,對此陳東和表示:「科學對我來講是人文的一部分,兩者不會是對立的,自己也是因為對藝術感興趣,才會思考科學在這上面可以如何應用。」

古物鑑識的工作

古物鑑識的工作,得透過科技儀器協助完成。圖/陳東和提供

陳東和解釋,他在法國唸書時,就發現羅浮宮有設置文物分析實驗室,科學鑑識的技術與人力也相當成熟,便勵志以進入該實驗室為目標。回台後,則將所學貢獻於故宮的文物科學實驗室。談及科學鑑識時,他特別解釋,科技與人文是互補的,倘若科學鑑識沒有豐厚的人文知識支撐,則容易造成誤判的結果,「科學鑑識不是像影印機,單純按一個鍵就跑出結果的。」他說,畢竟關鍵在於如何形成研究的問題意識,而不是為了科學鑑識而鑑識。

其實只要談起科學鑑識的過程,陳東和都藏不住期待與人分享的神色,「老實說,每次成功解開文物謎題都特別開心,因為每一件都有各自的故事;或是建立起鑑識系統,就覺得為台灣的科學鑑識領域做出一些貢獻。」

古物究竟有什麼引人之處?可以為生活在當今的我們帶來什麼收穫?陳東和說,古物跟文獻一樣,是人類過去活動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是反映精神層面的物質存在;而研究古物,「則是探問我們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回溯,更是為了再往前走一步。」

註釋

  1. 一種分子結構分析技術。物質受雷射光激發其內部分子會產生振動,分析這些分子振動散射光譜,就能瞭解其分子結構,判定材質種類,是一種快速而非破壞、非接觸的分析方式,廣分運用於多種文物材料分析,如玉石、顏料或陶瓷中的礦物成分等。
  2. 據參考文獻1推測,「雅里嗎」與「賀仁」為德國及希臘的音譯。
  3. 據參考文獻1推測,「巴薩勒得」為拉丁文的「玄武岩」的音譯。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