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觀微知著的「粒徑分析」
97/06/11
瀏覽次數
36634
夏維泰
|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
林懿薇
|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
自然界中有各種不同的粒子,依它們的形態和特性,可以區分為氣體、液體和固體。其中,固體的微粒又常稱作粉粒體。此外,在應用時這些粒子經常分散在氣、液或固相中。有些粒子和人類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卻很少被人察覺。
在工業上,礦物質顏料會因為粒子的粗細不同而呈現深淺不同的色澤;醫學上,藥物顆粒的大小會影響在人體內的吸收率和藥效發揮的速率;科技上,陶瓷材料的細緻度會影響商品柔韌性和可加工性。如果使用奈米級的鎳粉做為火箭固體燃料的反應觸媒,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並且改善燃燒的穩定性。在公共衛生上,殺蟲劑噴霧藥粒的大小會影響殺蟲效果和空間瀰漫效應。
因此,凡是和粒子有關的產品,像是顏料、塗料、殺蟲劑、乳膠、懸浮液、化妝品、藥物、水泥、陶瓷、金屬等的生產業者,都需要測定粒子的大小,以管制產品的品質。近年來對粉粒體的要求,製造粒子的大小又向上提升到奈米的層次,因此粒徑的測定方法和技術不僅是顆粒研究領域的重點之一,也是一個研究的主軸。
量測方法的演進
量測顆粒大小和它們的空間分布的儀器相當多,不同種類粒子適用的檢測方法也有所不同。每一種儀器都有各自的理論依據、優缺點和適用的量測範圍。從早年用的篩網分類,隨後的顯微鏡觀察法,到最近的雷射光阻斷法,在這些檢測方法中,應用的原理包括沉降、遮光、電感帶、靜(動)態光散射、離心沉降、聲波衰退、水力層析等。這些儀器主要是分析粉粒體的表面形態,如大小、形狀等。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用在粉粒體粒徑量測上的方法。
篩分(析)法
篩分法是古老且傳統的顆粒大小分析方法。它的步驟相當簡單,也容易操作。操作時,只要把篩網依網目的大小,由大至小向下堆疊。把粉粒體置放在最上層的篩網上,經過適度地振盪後,各個粉粒體會依照顆粒大小留置在不同網目的篩網上,便可以得到粒徑大小的分布。通常,篩分法最小可以量測到 50 微米。在測量泥沙或地層中礫砂的大小分布時,經常使用到這個方法。另外,在國內,篩分法常常用來檢測小麥、麵粉等穀類食品的細度,以進行分級。
沉降法
在七、八○年代,沉降法是較常使用的粒徑分析方法。測量的原理是依照粒子的密度和在液體中的沉降速率,來測定粉粒體顆粒的大小。它的原理簡單、操作容易,不僅能測定粒子的大小,還可以分析粒徑的分布情形。但是,經常假設受測粒子是球形,而且必須能夠均勻分散但又不溶於媒介的液體中。在工業上,這方法較常用在檢測水泥的細緻度。
另外,利用光做為量測粒子大小工具的許多方法,也相當地普遍。所用的光包含可見光(波長介於 380 和 750 奈米之間)、雷射光、X光,甚至中子射線等。以下,就簡單介紹用光來量測微粒粒徑的幾種方法。
顯微鏡量測法
利用顯微鏡把粉粒體影像放大,不僅可以直接量測粉粒體的粒徑,還可以看見粉粒體的形狀。如果使用光學顯微鏡,待量測粉粒體的大小通常只能小到 1 微米。另外,如果待測粒子的大小只有數奈米,電子顯微鏡可能是唯一可以直接「見到」它們的方法。量測時,需要逐一地測量單一顆粒的粒徑,再加以彙整及統計分析。因此這個方法不但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也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不適用在工業產品的品質檢測上。
光繞射法
光繞射法是利用繞射原理,以雷射光或X光照射粉粒體表面,因為光的繞射現象,在某些特定反射光的角度,繞射光波的強度會比較強。光繞射儀量測繞射角,再把數據資料加以統計分析,就可以估算出粉粒體粒徑大小和分布特性。通常,光繞射儀只量測非常小的繞射角,粒子的粒徑約略和繞射角成反比,和入射光波長成正比,量測的範圍在數百奈米到一千微米之間。
這個方法僅能測得粉粒體的平均粒徑,無法測得粒徑的分布,所得到的粒徑資料有限、準確度差,而且儀器價格昂貴。因此,光繞射儀並不是粒徑測量的主要工具。
光散射法
光散射儀使用單一波長的雷射光、X光或中子射線照射在分散在液相中的待測粒子表面,量測在幾個反射角的反射光強度,或者固定在某一個角度量測反射光強度的衰變情形,再配合理論分析模式,便可以得到粒子的平均大小及分布。
除了量測粒子粒徑的大小及分布以外,光散射儀也可以得到粒子的形狀、擴散係數、甚至細微的結構等訊息。結合粒子影像測速,光散射儀甚至還可以量測粒子表面的界面電位(zeta potential)。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量測數百奈米以下的固態或液態的粒子,到目前為止,光散射儀是主要、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新科技
為了精益求精,避免前述各種量測方法的缺點,德國在 2003 年研發出新型的粒徑分析儀。它利用閃光燈中的特殊雷射光束,以背光脈衝投影的方式拍攝粒子,透過影像技術(背光處理)快速取得的動態影像,而且不受粒子重疊的影響。
利用這個方法,可以看清粒子的大小和形狀,由於不需要破壞物體的材質,就可以測得粒子大小、空間位置、形狀和分布情形,並且透過焦點面的位置,由影像系統軟體可以分析出噴霧粒子的體積,因此可應用在分散於空氣中的固態或液態粒子的粒徑分析。它最小可以量測到粒徑5微米的粒子。
若搭配數位相機影像擷取的處理程式,把選取的影像以不同色層的灰度,經過影像程式處理後,增強影像的對比來凸顯形影,再經過統計、分析就可以得到量測的粒子數目,和粒子分布的特性分析資料,以及表示粒徑分布情形的點狀分布圖和曲線柱狀圖。如此一來,不僅能快速、準確地描述粒子的特性,還提供資料輸出功能,並可操控各式各樣的配合裝置,例如步進馬達、攝譜儀、光譜量測儀、雷射等,來評估各種影像。
未來發展
美國、德國、日本等先進國家,多方地運用粒徑分析儀,使得噴霧粒徑的分析和研究也更加精進。這些年來,國內經常有各種動植物的傳染病疫情發生,且常可以歸究於緊急噴藥的噴灑技術不當。像是登革熱疫情發生時,往往發現無法有效地撲滅病媒蚊,主要的原因除了一部分的病媒蚊對噴灑的藥物有抗藥性以外,往往都是因為噴藥的技術不當。
為了能更透徹地了解施藥量和施藥濃度、藥劑顆粒大小和藥液沉積分布與殺蚊效果的關係,尋求最適合登革熱防治所需的噴霧機具和藥劑的噴灑組合,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嘗試以粒徑分析儀進行各種噴霧組合的粒徑測定。而且為配合現場實際防治情形,另外加裝三維軌道,使分析儀能在空間內任意移動,以方便測試和分析藥霧顆粒在空間中變化的情形。實驗的結果初步證實,噴灑流量、速度、距離、角度等都會影響噴霧粒徑的大小和分布。
根據這些結果,衛生署修正登革熱防治工作手冊,規範各型噴霧機應定期檢測它的噴霧粒徑,以維持噴灑品質,增加撲滅病媒蚊的效果。未來將再加裝雙脈衝雷射和雙框攝影機的組合,以提升到奈米級的微粒子影像測速(micro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Micro-PIV)層次,並研究各粒子飄浮和沉降速率,了解微細藥粒的擴散和沉降效應,藉以規範民眾安全返家入內的時限,維護人民身體健康。
在 21 世紀,奈米科技正在創造新一波的技術革命和產業。未來奈米科技產生的新材料、新特性和衍生的新裝置、新應用,以及建立的精確量測技術的影響,將遍及儲能、光電、電腦、記錄媒體、機械工具、醫學醫藥、公共衛生、基因工程、環境資源、化學工業等有關的產業。
在這些應用中,材料的尺度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因素,會影響到這些應用的成功。然而奈米級的微粒對人體及環境也可能帶來程度不一的危害,例如長期暴露在滿布奈米顆粒的空氣中,這些吸入的奈米顆粒累積在肺部,會不會造成類似「矽肺症」的症狀呢?這些粒子的高反應表面會不會使人體產生基因突變的可能呢?
雖然,目前科學家及工程師嘗試在以這些奈米粒子設計各種新穎的產品時,能避免可能的生物危害性。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知道這些奈米粒子的大小分布。因此可預期的,奈米級的微粒子粒徑分析會在新科學領域中大放異彩。
深度閱讀
顏發廣、梁高健(民 90)影響殺蟲氣霧劑生物藥效的因素,
氣霧劑通訊
,
3
,9-14。
Alan Rawle(2005)Basic Principles of particle size analysis.
Malvern Instruments Limited
, 1-8.
Paul Kippzx and John Fracassi (2005)Particle size characterization in nasal sprays and aerosols.
LabPlus international
, February/March, 1-2.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8年6月,426期,55 ~ 59頁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7/29
輸血回春是真的? 啟動幹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GDF11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28
從軍事用途到改善 AI 運算耗能問題,看化合物半導體「氮化鎵」如何推開下世代通訊與應用的大門!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