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地震防災:引言
103/06/09
瀏覽次數
8031
許健智
|
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專題報導特邀編輯
對於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來說,地震並不是一件陌生的事。由於板塊的推擠,造出了這個讓我們安身立命的島嶼,但也是由於板塊的擠壓,大大小小不時發生的地震隨之而來。對於地震,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體驗,都能說出地震當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嚴重的災情或僅是虛驚一場,然而傷痛或心驚總會慢慢平復,只是每當震動再次襲來,埋藏在心底的無助與恐懼總是突然湧上,提醒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仍然是值得敬畏的。
除了畏懼還可以做些什麼
從防災的角度來說,面對災害的處理有3個步驟:預防、應變、善後。同樣地,面對地震,事前的預防、臨震時的應變,以及災後的救災、復原工作,是必須提早做好準備的,其中以工程的手段來克服地震造成的問題,是屬於「地震工程」的範疇。
地震工程的水準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同樣規模的地震發生在不同國家,造成的傷亡可能有天壤之別,其中的差異主要在於投注於地震工程資源的多寡。地震工程的領域很廣,舉凡能減震消災的工作都包含在其中,從耐震規範的訂定、結構減震工法的研發與應用、監測技術、補強技術、災損評估技術、地震預警,甚至地震預測等。
本期專題報導特別選擇其中幾個領域加以介紹,如「分秒必爭的地震預警技術」在地震來臨前提供了預警的時間,讓我們得以緊急應變;「地震引致的土壤液化與側潰現象」介紹土壤液化的物理現象,做為後續大地工程應用中的考量;「怎麼推估地震災害」介紹台灣的地震損失評估系統,模擬地震後的災情分布,讓救災單位可以有效地分配有限的救災資源;「校舍的耐震處方箋」讓我們的孩子能在安全耐震的教室中學習與成長;「橋梁自動化量測作業─全橋安全監測」提供了最便利的全橋監測系統,讓人們能在遠處即時掌握橋梁的安全資訊,使用路人及管理單位能安心往來於橋梁兩端。
讓地震不再有名字
細數過去發生過的大地震如「梅山地震」、「新竹台中地震」、「中埔地震」、「白河地震」、「花蓮地震」、「921集集大地震」等,無不死傷數百甚至數千人以上,地震的名號愈響亮,伴隨的數字就愈驚人。在不可預知的未來,期待大地震不會發生是不切實際的,與其活在對未來不可預知的恐懼中,倒不如提早準備、應變與規劃。
我們不幸活在地震頻發的島嶼上,也因為如此有幸得知即將面對的挑戰。冀望未來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盡最大的努力讓地震都只是虛驚一場,而不再是留下名字的傷痛。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6月,498期,4 ~ 5頁
地震預警(19)
防災(74)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5
動物輸血需求爆增,如何為捐血犬貓築起健全醫療後盾?
李依婷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老舊門鉸鏈到年輕膝蓋,自體幹細胞治療讓人重返跑跳的日子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