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宇宙科學探索的展望

95/05/15 瀏覽次數 17785
近年來物理學家綜合最新的宇宙探測資料,包括宇宙微波背景、星系團、超新星等,得出驚人的推論:人類認知的宇宙,實際上只占宇宙全部物質及能量總和的5%以下,也就是「暗物質」及「暗能量」占宇宙整體的絕大部分。這一劃時代的發現,使宇宙科學的探索進入新的里程。為此,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及能源部委由17位知名物理學家組成顧問委員會,規劃未來宇宙科學探索的目標。該委員會最後提出具體建議,以下列9項物理基本問題做為21世紀探索宇宙科學的主要方向。

尚未發現的自然界定律

過去30年來,藉由量子力學的理論及實驗驗證,物理學家已建立頗為成功的物質基本粒子標準模型,得以更了解規範物質、能量、時間及空間的物理定律及基本粒子。量子理論雖能成功地描述物質基本粒子的微觀部分,卻未能適用於宏觀的宇宙科學,因此必須導入新的作用力及粒子,才能克服適用上的問題。這似乎顯示尚有其他自然界的定律未被科學家發現,重力、暗物質、暗能量等也應有合於量子理論的解說來支持,才能使物理定律體系更為完整。

人類亟欲探索的自然界基本法則,有些在宇宙誕生後就隱匿不見了,因此這些定律或法則不易被發現,其中之一可能就是稱為「超對稱」的理論。就如同每一個基本粒子必有一個對應的反粒子,超對稱理論預言每一種基本粒子也有一個超伴子與其相隨。支持超對稱理論成立的部分重要因素,是其可能與「暗能量」有關聯,且在這理論架構下預期存在的中性伴子,也可能是「暗物質」的來源之一。

未來藉由粒子加速器進行各種實驗,來探索超伴子的結構及基本性質,是粒子物理學的重要課題,也是驗證「超對稱理論」成立與否的直接挑戰。這也將確立「超對稱理論」在建構「大統一力場理論」時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確證中性伴子是否為構成暗物質的一種來源。

解開暗能量的奧祕

宇宙中充滿的「暗能量」使宇宙得以持續加速膨脹,似應有一能解釋這機制的量子理論做後盾。就目前所知,「暗能量」可能和提供物質質量的「希格斯場」有關。

美國於2001年發射的宇宙微波探測衛星(WMAP),主要的目的在觀測宇宙誕生時就產生而至今仍能被記錄的微波輻射。由這個衛星蒐集到的資料,顯示宇宙的時空幾何形狀是平面式的,宇宙的年齡是137億年,構成宇宙的成分中,可見的物質(星體、銀河等)只占4%,暗物質則占23%,其餘73%全屬暗能量。這一探測結果與先前綜合其他科學觀測的推論極為吻合。

科學家迄今並不確知暗能量是甚麼?為何存在?如以微觀的基本粒子真空能量去概估暗能量,其數值將達宇宙中能被觀測到的可見總能量的10120倍。如此巨大差異,顯見仍有一些尚未明瞭的過程會消耗掉大部分的真空能量,讓剩餘的少部分能量來加速宇宙的膨脹。目前物理上以「希格斯場」理論來解釋粒子具有質量的事實,如無「希格斯場」,則電子會以光速奔馳,原子也會立即解構。「暗能量」是否和「希格斯場」有關?如能確證粒子的超對稱性,則將提供「暗能量」與「希格斯場」間關聯性的重要佐證。

科學家長久以來,就認為太空並非真的空無一物,至少充滿了能給粒子質量的「希格斯場」。不久的將來,等到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開始運轉,並進行實驗後,預料將可驗證理論上擔任傳遞作用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否存在。如能證實「希格斯場」的存在,勢將開啟涉及一系列新粒子及其交互作用關係的物理研究新階段。若再配合新的高能線性加速碰撞設備,將成為探索與「希格斯場」有關物理領域的重要研究工具。

暗能量可能和「超對稱」及「希格斯場」都有關聯,似乎更加重了科學家對「希格斯場」物理領域和量子理論相容的期待。如能經實驗證明,會成為探索暗能量來源的基礎。

更多維度的空間

弦論預測:除當前已知的四維時空外,尚有七維空間未被發現,因而使粒子物理顯得較為複雜。如能證實這些額外維度的空間確實存在,將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除改變對宇宙起源及演化的了解外,也可能重塑我們對重力的固有觀念。

弦論是假設所有已知的作用力及基本粒子,都由單一的物件稱為「超弦」者,在處於不同振動態下表現出來的。藉此使愛因斯坦殷盼用來描述宇宙中小至極小的基本粒子、大至宇宙整體的「大統一場論」,得以邁出重要的一步。弦論建構的精密數學推演,使微觀的量子理論與宏觀的宇宙學得以用一致的模式來表現。

「超弦」存在嗎?它或許太小而難以直接觀測,但可藉由驗證弦論所預測的若干事項來做判斷。例如弦論包含了超對稱理論,並預測有七維尚未被發現的空間,因此要驗證弦論的正確性,須尋找額外的維度空間,並探索其性質,了解其維數、形狀及大小,它們為何及如何隱匿起來,以及新的空間維度涉及哪些新的基本粒子等。

額外維度空間的物理效應,取決於其大小及形狀,以及何種物質及作用力可以進入該空間。雖然至今尚無法知道這些空間的大小,但似應與粒子物理的基本能量尺度有關,包括宇宙尺度、暗能量密度、以兆電子伏特計的電弱尺度、或最終大統一理論的尺度。科學家固然可由宇宙觀測所發現的不一致性,或短期精密重力試驗所得資料,來推論額外維度的空間應屬宏觀尺度的規模,但這些額外維度空間也可能屬微觀尺度的規模。

基本作用力的來源

追本溯源,宇宙所有的基本作用力及粒子可能互有關聯,且所有的作用力可能源自單一的「大統一作用力」的各種不同表現。如經證實,則愛因斯坦生前期望的「大統一場理論」將得以實現。

目前量子理論已能用極相似的數學模式,來描述重力以外的電磁力、弱力及強核力3種已知的大自然基本作用力。如經證實確有單一的「大統一力場」,則這力將建立起夸克和輕子的關聯性,並可預測不同粒子間轉換的途徑。這個「大統一力場」最終可能會使質子衰變成穩定的其他物質。

「大統一力場」是否存在的重要線索,可能來自實驗室中對極稀少的微小粒子的衰變偵測,其他罕見演變過程的觀測,以及對極高能粒子的精密量測。由於不確知線索會出現在何處,因此多面向的實驗研究有其必要。

為何有眾多的基本粒子

為何已發現的夸克及輕子,都各有3組家族成員?為何各組相對應的成員間,彼此的質量差異頗大,但其他物理性質如帶電量、自旋等則相同?各粒子的功能、角色為何?宇宙中全部基本粒子共有幾種?能否找出規則,把所有基本粒子依序排列,如同把化學元素排列成周期表一樣?或許各種基本粒子只是「超弦」不同樣態的表現,也或許各種粒子可藉「大統一力場」或其他尚未明瞭的自然法則,來建立彼此的關聯。

物理學家至今已確認57種基本粒子,量子理論已證明:粒子標準模型中,欲產生「電荷宇稱破壞」,至少需有3組粒子家族成員,而「電荷宇稱破壞」是形成現今宇宙由正物質而非反物質居優勢的必要條件。不過至今科學家由觀測宇宙現象所得的資料,尚不足以解釋正物質勝過反物質的全貌。目前各項粒子物理的實驗工作,集中於對已發現的各種基本粒子做更詳細的探索研究,以了解其性質,並搜尋3組粒子家族間的差異。

暗物質究竟是何物

宇宙中大部分物質屬未知的暗物質,它可能是宇宙誕生時產生的各種重的粒子,這些粒子中的大部分,在宇宙演化過程中和其反粒子結合而湮滅,轉換成純能量,只剩下少部分留存下來,構成現今宇宙中的暗物質。這些暗物質的粒子,質量似不致太大,應有機會藉實驗室的高能加速器製造出來以供研究。

如無暗物質,宇宙的質量將不足以凝聚形成星系、銀河,也就不會有生命的誕生。雖然在1930年代就有人提出暗物質的說法,但近十餘年來的研究才有更具體的進展。

近年來對宇宙構造的觀測,證明暗物質不同於人類在實驗室中曾發現、探索過的任何已知物質。新理論中的粒子,如超對稱理論所預言的一系列超伴子,它們和其他一般物質間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小,就可能是構成暗物質的粒子。目前的研究是藉由置於地底下深處坑道中的偵測設備,來探測宇宙誕生後所殘餘的暗物質高能粒子,或利用實驗室的高能粒子加速器製造可能的暗物質粒子,以探究其性質。

暗物質存在的佐證,最先是由觀測宇宙星系團的旋轉曲線,發現其質量大於該星系團星體質量的總和,而推論出來的。後來,從觀測遙遠太空中,光受質量影響而產生偏移現象的所謂重力透鏡效應,再度得到證明。最明確的證據,則來自對宇宙微波背景的觀測及分析,各項分析結果都顯示,已知的物質約只占宇宙全部物質的不到5%。

神祕的微中子

微中子是所有已知基本粒子中最神祕的一種,它們在宇宙演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的質量極微小,似顯示與微中子相關的新物理領域研究,須在極高能的範圍才能進行。它們無所不在,卻難以捉摸,且與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極為微弱。人體每秒鐘有數以兆計的微中子通過,卻未留下任何痕跡。太陽內部的核融合反應,釋放出耀眼的陽光及大量的微中子,核融合只產生一種微中子,但在其抵達地球的途中,奇妙地演變成另兩種微中子。

由於微中子的質量極微小,於是有人推論其質量應源自未知的物理規律,或許和「統一力場」有關。詳研微中子的性質、質量和如何自一種演變成另一種,以及微中子是否就是其本身的反粒子等問題,將使我們明瞭微中子是否與一般物質的模型一致,抑或它將引領我們去發現新的物理現象。

宇宙的演化

現代宇宙學理論描述宇宙是在一次霹靂大爆炸後,急速膨脹而誕生的。在膨脹過程中,宇宙逐漸冷卻,並經歷數階段的轉變,陸續形成星體、銀河系及地球上的生命。欲探究宇宙的膨脹及演變,須突破對量子物理及量子重力未知領域的了解。藉由天文望遠鏡及太空探測,搜尋宇宙誕生早期殘留粒子的蹤跡,以及利用先進的高能粒子加速器,重建並研究宇宙演變過程中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質,可增進人類對宇宙的過去及未來演變的認識。科學的研究已確立宏觀宇宙與微觀基本粒子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宇宙膨脹如果是源自一種暗能量,如同今日我們觀測推論存在的暗能量一樣,那麼暗能量由何種物質產生?這種型態的物質在「統一力場」中是否扮演一定的角色?它是否與額外維度空間有關?更基本的問題是:在宇宙誕生時的霹靂大爆炸那一刻,空間和時間的性質可不可能有所改變?弦論能否順利涵蓋宇宙誕生時那個奇妙的起點?

對宇宙微波背景(CMB)變動的計測,最新資料顯示宇宙正加速膨脹中。進一步對CMB極化的計測,有可能偵測到宇宙膨脹過程中所產生重力波的蹤跡,進而獲得與宇宙膨脹有關的「場」性質的資訊。

在宇宙各階段的演變中,有些粒子因冷卻而產生變化,也可能產生有缺陷的演變,像各種樣態的弦或異樣的物質,這些將可用來解釋諸如極高能宇宙射線、暗物質、甚至暗能量等。

反物質為何消失無蹤

宇宙在霹靂大爆炸中誕生時,幾可確定產生等量的正物質及反物質,但現今的宇宙似乎有絕對多的正物質存在,這種不對稱的情形是如何演變成的?由實驗得知,每種基本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但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正物質的宇宙中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宇宙演化早期,正反物質間可能已產生微量的不平衡,否則正反物質將完全抵銷湮滅,轉化成能量及中性的光子及微中子。在實驗室中,曾觀察到正反粒子間微量的不平衡,因此它應是造成今日正物質宇宙的原因。只是目前所知有限,尚難論斷為何今日的宇宙由正物質占絕對優勢?應該還有一些尚未被發現的,造成正、反物質截然不同結局的作用存在,我們或許可以從夸克或微中子中找到答案。正、反物質行為差異的緣由,可能和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超對稱或額外維度空間有關。

要自宇宙中消除反物質,必須有粒子的電荷宇稱破壞,使反物質與正物質產生些微差異。實驗物理學家於1964年發現中性K介子中,有電荷宇稱破壞的現象,2001年又發現B介子的電荷宇稱破壞。但目前對電荷宇稱破壞的了解尚嫌不足,有待進一步實驗,以發現更多造成破壞的因素。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