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地震預報錯誤,你生氣嗎?

101/11/15 瀏覽次數 17098
台灣地震預警技術的起源要從1986年說起。那年,花蓮東方海底發生芮氏規模6.8的強烈災害地震,雖說震央是在花蓮地區,但是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卻在距離花蓮120公里外的台北地區。

科學家知道,地震發生時所釋放的波動包括波速較快的P波和破壞力較強的S波,由於兩者的快慢有別,先抵達測站的P波正好可以做為地震預警的依據。在1968年的花蓮地震中,台北距離震央夠遠,伴隨強烈震動的S波在地震發生後30秒才抵達台北地區,警示了地震預警技術在台灣發展的可行性。

這短短的數十秒來的及防止地震帶來的災害嗎?在美國、墨西哥、日本多國的經驗中,數十秒的時間在預警系統完備的狀況下,能提示火車減速停止,避免脫軌造成的傷亡;將電梯停到最近的一層樓並敞開電梯門;停止重要工業廠房的機具運行,降低地震後須付出的鉅額成本;甚至可以發出簡訊,提示民眾儘速尋找合適的避難地點,在日本的311大地震中,他們做到了。

你也許會想,這麼重要的科技發展,隨著地震測站設立更多,就能夠有更快速的地震預警吧?事實上,這正是地震預警技術的瓶頸。

為了在有限時間裡達到最充分的預警效果,科學家一方面需要努力縮減運算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要同時分析來自不同測站監測到的P波,才能提升運算結果的準確度。儘管研發監測、運算技術,可以達到進步效果,但資料的準確度與節省時間始終是衝突的,運算越多測站的資料交互比對就越準確,但運算時間也越長;要是為了迅速判斷而減少運算的資料,誤判的可能性便會增大。

如果你是專家,你會選擇只發布最肯定的預警,但須面臨漏報重大地震的風險;還是發布所有具可能性的地震預警,萬一有感地震沒有真的發生,硬著頭皮面對社會的輿論壓力?

讓我們看看上個月義大利沸沸揚揚的新聞吧,2009年義大利的拉奎拉大地震前,七名科學家誤判不會發生嚴重的地震,甚至聲明「民眾可以安然地在家喝紅酒」,而今兩年過去了,法院作出判決,認為七名科學家的疏失為「過失殺人」。

反觀台灣,我們因為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卻沒有真的發生豪大雨而抱怨,就連縣市政府誤放的「颱風假」,也是社會的批評焦點。如果我們了解當前科技的侷限,所有的防範都是希望將傷害降到最低,就需要在災難之前做好防災演練,知道預警發生時應當如何進行避難措施,要是預警後災難沒有發生,不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嗎?(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