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國人常見的眼疾及治療趨勢(四):溢淚

103/05/21 瀏覽次數 6781
「含目油」、「眼睛濕濕的」是老年人常常抱怨的症狀。嚴重者,更是講著講著話眼淚就流出來了,手帕、衛生紙無法離手。有些嬰幼兒,自出生後便持續有淚眼汪汪的情況,常被誤認為剛剛哭過。門診常可看到患者淚眼盈眶或眼淚直流,需頻頻拭淚,這種症狀既影響視力,容易感染,影響日常生活,更有礙觀瞻。

眼淚是眼睛最佳保護清潔劑,自眼球外上側淚腺分泌出後,淚水會分布於外眼表面,滋潤並清潔眼球表面,多餘的淚水再經由內側鼻淚管排到鼻腔。部份老年人因慢性發炎,鼻淚管會被粘黏阻塞住;嬰兒則可能因先天性淚管出口未開通,致淚水排出無門,皆會造成眼淚從眼球表面溢流而出。
溢淚的常見的成因有三種:

一、先天性鼻淚管阻塞:此類嬰孩自出生後便持續顯得淚眼汪汪,且常伴隨較多分泌物,其主要成因是部分初生嬰兒其鼻淚管於鼻腔的出口有一辦膜尚未完全開通,而造成鼻淚管阻塞。大多數嬰兒經由淚囊按摩,辦膜在六個月大前應可開通,若接近一歲仍無法開通,則必須考慮進一步處理。建議在出生後 6 個月前可以先考慮淚囊按摩的方式來治療;但一定要確定按摩的位置是在眼窩眶內下方的淚囊位置,而非鼻樑骨頭才有效。

若是1歲左右的病患可用鼻淚管通條穿通術或併以鼻淚管氣球擴張術來打通並擴大鼻淚管。對於大於一歲半以上的病童,或經過前述治療仍再度復發的患者,則可再加上植入鼻淚管留置管以獲得更高的成功率。

二、後天性的溢淚:後天性的溢淚最常見是後天性鼻淚管阻塞,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可能與荷爾蒙變化有關;主要是鼻淚管慢性發炎使得原本暢通的鼻淚管沾黏阻塞了而產生溢淚。

此外,外傷或腫瘤等影響淚液流通系統而造成溢淚的現象亦有可能。若長期鼻淚管阻塞沒有適當地治療,可能會造成細菌感染性淚囊炎,甚至眼窩蜂窩性組織炎。若是罹患後天性鼻淚管阻塞者,經淚管沖洗確定為部分鼻淚管阻塞,可以施行鼻淚管通條穿通術,再加上鼻淚管氣球擴張術,將鼻淚管阻塞的部分打通並擴張。而確定為嚴重阻塞或經鼻淚管氣球擴張術及留置管植入後再度阻塞之病患,則可以施行淚囊鼻腔造口術,加上鼻淚管留置管植入,以建立淚囊和鼻腔之間的通道,而使淚液能自然引流出。

另外,有一小部分病患經診斷為淚小管阻塞,則必須施行結膜鼻腔造口手術並植入玻璃管,方能改善症狀。現今淚囊鼻腔造口術除了傳統經皮傷口途徑,亦可經由內視鏡手術,避免疤痕。

三、淚點狹窄(閉鎖)者:發炎感染及各種原因造成沾黏後遺症或先天性淚點狹窄的病患,因淚水入口狹窄,造成淚眼汪汪的現象。此類患者可經由淚點剪開擴張術或再置入淚點通透栓,達到擴張淚點,引流淚水的效果。

未經適當治療的溢淚,容易造成淚囊發炎或眼睛周圍結膜及皮膚濕潤發炎。若有相關症狀,最好請眼科醫師進一步診察,以獲得進一步確切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責任編輯:蔡夙穎|義守大學健康管理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