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當寒暑成災(二):減溫差救漁獲?
103/06/17
瀏覽次數
8156
陳慈忻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
一個澎湖子弟,57歲還是很喜歡上山下海,颱風過後他總是第一位潛到海底看珊瑚礁的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眼見為憑」是他嚮往博學所身體力行的座右銘,這位是鄭明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也是現任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本篇專題邀請鄭明修博士向大家介紹台灣漁民如何防範寒害,並提出促進海洋保育的防災治本之道。
「越冬溝」防範寒害 抽地下水漁民成本提高
寒潮指極地冷高壓在中高緯度的源地發展、增強,透過環流因素向南侵襲,在這段期間冷空氣沿冷高壓外圍向低緯度地區潰流,造成當地氣溫驟降地現象。若是大陸冷氣團南移,寒冷的氣流使氣溫急速下降,當預測到台北的日最低溫會降到10℃或以下,就稱為「寒流」,中央氣象局還會發布「低溫特報」。
在溫度驟降的情況下,影響農作物及漁業生物之生理反應,甚至導致生物死亡及經濟損失,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寒害。
台灣最大宗的養殖魚類之一是虱目魚,然而虱目魚的原生種來自熱帶地區,因此其水溫不能太低,否則養殖業的漁民得承擔經濟損失。虱目魚的養殖已有百年歷史,一般漁民早已知道如何防範寒害,包括搭棚子、抽地下水、鑿越冬溝等方式,來維持池水溫度。
當寒流來時,大氣的溫度迅速降低,在海風的吹拂下,加速平衡海水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因此搭棚子可以協助海水「保溫」;虱目魚屬於廣鹽性魚類,亦即其適應的鹽度範圍比較廣,因此漁民可以抽屬於淡水的地下水來加注在海水養殖池當中,養殖漁業俗稱用來防寒的「越冬溝」就是為了讓魚群渡過寒流,雖然一般海水越深、水溫越低,但是寒流來的時候表面海水因靠近低溫空氣,溫度反而較低,加上如果海底有地熱資源,溫暖的底部海水就可以協助魚群避寒,例如澎湖在2008年2月初曾出現的海水溫度監測結果,表面溫度10.8℃的情況下,20公尺深的水溫竟能溫暖到20℃。
儘管水產養殖業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防範寒災,但抽地下水的電費也是漁民的成本負擔,因此鄭明修建議,漁民可以先了解養殖生物種類的適合水溫、寒流和地理位置三者的特性,才能選擇適時適地的養殖魚類。
連續性寒流 釀成澎湖百年寒害
澎湖群島原本是個適合魚類渡冬的漁場,每年流經台灣的暖流黑潮從南方而來,海水溫度大約25~28℃,除了主流從台灣東側經過,也有支流流經台灣海峽,然而澎湖北邊到台灣西部的雲嘉沿海一帶多淺灘,因此黑潮支流到此就越不過去了,因此澎湖周邊海域的水溫在非寒流來襲的冬天還能達到20℃。
因為寒流沒有維持很久的情況下,經日照後海水溫度漸漸就回升了,即便是一波波的寒流之間有機會出現太陽,便能夠在寒流期間靠前面提到的棚架、地下水、越冬溝減輕寒害。
但是2008年寒災卻有長達一個半月的「連續性寒流」,東北季風增強之下,風速最高達到9級,鄭明修指出,澎湖的海洋地理環境淺坪多、潮差大更是一個致命的環境因子,因為退潮時魚類很可能被困在淺坪,受東北季風吹拂下淺海的水溫反而很低,又無法逃到較深的暖水區。使得澎湖養殖漁業損失慘重,大量魚群死亡,被凍死的魚還是可以吃,只是供過於求,看到澎湖沿岸堆積一箱又一箱的魚貨,漁民們不斷的寄送宅配給親朋好友,就是因為被凍死的魚太多了,根本賣不掉。
澎湖南方四島 建立永續漁業「種源庫」
面對極端氣候,不尋常的連續性寒災發生的頻率可能增加,今年11月台灣就發生寒流也是過去三十多年來都沒見過的。面對氣候變遷,人類以外的生物所受的影響比我們更大,天氣太熱人類會吹冷氣,太冷還可以加衣服,但是其他生物對環境變遷的反應非常明顯。近幾年北歐國家的沿海竟然出現南方海域的魚群。強降雨頻率增加已經受到科學家的注意,寒流持續性增長的現象同樣也不能忽略。
永續發展這個詞在近幾年是再熟悉不過了,但光說不練可不行,鄭明修感嘆的說,「預防勝於治療」就是他們這些研究生物多樣性的人致力推動環境保育的動機。
1998年,全球因海水溫度上升造成珊瑚大量白化,在當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就超過兩千億美金,珊瑚死亡怎麼會有經濟損失?大自然的物種之間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少了珊瑚,許多原本依賴珊瑚生存的物種也會連帶受到影響。這件事情引發國際關注氣候變遷議題,IPCC就是在這年成立的,也就是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身為一個澎湖子弟,在台北做研究的鄭明修經常前往澎湖,不論是地面上還是潛水到海底調查研究,這幾年來他致力推動澎湖南方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等海域範圍內成立國家公園,將國家公園作為保育海洋生物的「種源庫」,物種繁衍後代就會散播到國家公園外,也有益於其他地區發展永續漁業。鄭明修提醒,人類的眼中不能只有海鮮,也要思考漁業的永續性。
如果澎湖南方四島成立國家公園,島上的五十幾戶居民怎麼繼續捕魚工作?鄭明修分享了他在印度洋上的小島國家「馬爾地夫」的見聞,一如往常,他出國時總會到當地的市場逛逛,驚訝的看到當地已發展四十多年潛水觀光的海底,竟然到處都是魚群,而且也准許觀光客釣魚,他問潛水導遊:「這裡不是保護區嗎?怎麼可以釣魚呢?」潛導告訴他:「是啊!這裡是可以捕魚,但是不能用網子,只能一線單鉤釣魚。」,這也就是最永續的漁業採捕方法,一線一鈎,只能用大鈎子釣大魚,用小鈎子釣小魚;然而大鈎子釣不到小魚,小鈎子釣不到大魚;在沒有漁網的國家,讓馬爾地夫每年賺進數十億美金的海洋觀光財。永續可以有很多方式,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了解天氣的劇烈變化,還有面對自然,與自然共存的態度。(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寒害(5)
黑潮(23)
種原庫(1)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臺灣公民科學-用資料改變未來的力量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