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新疆的史前乳酪
103/04/10
瀏覽次數
9956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墓地是個著名的史前遺址,包括幾百個墓葬,分布在5個層位中,出土過許多乾屍。2002~2004年,發掘第一、二層墓葬的考古人員注意到有些乾屍頸部、胸部散布著直徑1~2公分的淡黃色塊狀物。根據碳十四定年法測定的年代,那些墓主人生活在3,600年前。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楊益民與德國專家合作,分析那些淡黃色塊狀物中的蛋白質組成,判定是乳酪。而且製做那些乳酪的方法很特別:並沒有使用動物凝乳酶,而是把乳酸菌、酵母菌等共生微生物加入奶中,任它緩慢發酵。在歐洲,這種乳酪叫Kefir,據說發源於高加索山北麓。
考古學家推測,人類7,000年前已開始飲用家畜的奶。至於乳酪,一直只有情況證據。小河墓地提供了第一個堅實證據:3,600年前,人已經會製做乳酪。
參考資料
Yang, Y.
et al
. (2014) Proteomics Evidence for Kefir Dairy in Early Bronze Age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45
, 178 -186, doi : 10.1016 / j.jas.2014.02.005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4月,496期,70 ~ 74頁
乳酸菌(6)
推薦文章
112/04/28
暖化加劇、巴黎氣候協定難兌現,各國如何靠「負碳排創新」趕上淨零?
黃怡婷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7/31
為什麼臺北總是特別熱?專訪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林子平教授,解析「熱島效應」的關鍵成因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6/30
建築產業碳排佔總碳排三分之一?建築物減碳,要從設計端開始做起!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4/28
解析臺灣「負碳」技術發展的挑戰,為何自然碳匯潛力無窮?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