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水與生活:水資源與產業經濟

105/04/11 瀏覽次數 7019
水資源的價值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水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水資源的供給卻非常有限,全世界每年可使用的淡水約為3,240立方公里,其中最多使用在農業上占約70%,工業占22%,生活用水是8%。根據聯合國的報告,2025年以前,至少有35億的人會面對水稀少的事實。到2030年全球供水量將減少40%,到2050年需要比現在多出50%的水才能維持全球運作穩定。

人口和經濟增長對世界各國的可用淡水資源造成了壓力,不確定的水資源供應是許多國家面臨的挑戰,它能影響經濟增長。這是「水的挑戰」,它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有多個面向,其中之一是獲得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服務。欲接受這一挑戰,應當更了解水的配置和使用,特別是水的成本和價值,以及獲得安全飲用水和福利衛生設施,對經濟的影響。

在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水的消耗各國都不同,我們採用耗水強度來說明。耗水強度是指一個國家每產生1,000美元的GDP,耗水的立方公尺數,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措施或相關設施等的用水成本。

在全世界各國中,以印度的耗水強度平均約565.5立方公尺/千元GDP最高,菲律賓是427立方公尺/千元GDP次之,其次是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耗水強度最低的國家是英國,平均值只有3.7立方公尺/千元GDP,其次是阿拉伯大公國的平均5.7立方公尺/千元GDP。台灣呢?平均值約50立方公尺/千元GDP,在所有選取的國家中排名第五。

缺水問題引發落後國家無數衝突,如1967年的以阿衝突、2000年的蘇丹種族衝突,ISIS也以控制伊拉克與敘利亞水源做為戰爭的工具。美國加州近幾年遭遇史上最嚴重旱災,波及地方與國家經濟。面對環境變遷帶來的衝擊,考驗政府與企業管理用水的智慧,以及人民珍惜資源的再次省思。

水經濟

水做為一種經濟商品的概念,最早起源於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世界首腦會議籌備會議期間。在都柏林會議中,水和環境議題被熱烈且廣泛討論,成為都柏林四項原則之一。第四項原則說,水具有經濟價值,應該視為經濟商品,但應考慮支付能力與公平的標準。為什麼水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商品?我們已經看到水是必須、不可缺少且有限的。由於水稀缺的事實,加強了水是一個經濟商品的論點,在某種意義上,它不能完全滿足所有其他用途的需求。

財星雜誌在2000年5月的全球水利產業特刊中宣告:「水資源在21世紀的地位相當於石油,將決定一個國家的財富。」這個預告慢慢地證實,現在全球水資源貿易總額已經達到4,000億美元。而且水利產業民營化開始在各國起步,全球水利產業的年營收已經接近石油業營收的40%。保守估計,水利產業年成長率將達到10%,水資源經濟價值也會一直提高。

所有的用水都涉及成本,並且隱含著價值,即使那些尚未被人使用的水也有其價值。決定供水的主要因素在於水的成本,因此其成本應在願意支付下才可能供應。換句話說,水的供應量會因水價而改變,水價越高則供水量越大。但是,隨著水資源的逐漸稀少,其經濟上的意義是水的機會成本也一直增加中。而水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的用途中可以產生最高價值的使用效益,這一效益可用來表示所選定用途的機會成本。

由此看來,投資於開發和使用水的實際成本與水的機會成本是不一樣的觀念。儘管在世界各國都可見到水的稀缺性,但是水仍然被很多人視為一種免費的天然資源。雖然我們支付水的輸送和處理(含淨水和汙水處理)成本,可是卻不足以反映水被限定於某種用途因而犧牲其他用途的機會成本。由於在水資源規劃和投資決策時忽視了機會成本,以至於造成水資源配置和使用上的缺乏效率及各種衝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呼聲是「水應當視為一種經濟財」,並且認為水應受制於市場和價格的規則與力量。因此,不管傳統以供給為導向的水資源管理,或目前以需求為導向的管理趨勢,我們都必須了解水的成本和價值,以及相關的定價措施或策略。

我國水資源與經濟發展

台灣地區年平均降雨量達2,500毫米左右,約為全球降雨量平均值900毫米的2.8倍,是單位面積降雨量較多的國家。台灣降雨雖豐,惟在時間及空間上分布非常不均勻,11~4月枯水期與5~10月豐水期的雨量比,北部區域4:6,中部區域2:8,南部區域1:9。豐、枯水期雨量差異懸殊,導致枯水期的降雨量無法供應用水的需求,須透過水庫蓄豐濟枯及地下水維持供水穩定。

台灣水庫目前總容量僅約19億立方公尺,每年卻必須供應約43億立方公尺的水量,平均每座水庫年運用次數超過2次才能滿足用水需求(石門水庫甚至超過4次)。又近年全球降雨異常加劇,已造成旱澇災害交替頻繁,水文極端現象明顯且強度增高,受災範圍與程度都較過去嚴重,導致缺水風險已逐漸影響經濟發展,並對國家永續發展造成威脅。

從水資源供給端而言,供水來源主要透過水庫供水約占20%、河川引水約占53%與地下水約占27%,顯示主要水資源供給來自地面水源,而水庫是主要的調蓄水源設施,但地下水使用量仍占有很高的比率。就價值性而言,目前農業用水產值是每噸1元,工業用水產值每噸4,000元,兩者差異懸殊。

已如前述,台灣的水資源供需面臨諸多問題,尤其南部地區影響程度最為顯著。民國98年8月的莫拉克颱風侵襲,南部主要水庫如曾文、南化水庫集水區增加大量沖蝕及崩塌地,水庫淤積量較颱風前增加約1.1億立方公尺,對供水穩定影響甚鉅。

大高雄地區的主要水源是高屏溪川流水,因南部地區豐枯比達9:1,汛期原水濁度高,枯水期河川水量不足,導致高雄地區供水不穩定。目前大高雄地區的自來水系統供水能力低於需求,供水缺口是以移撥農業用水、抽取地下水,以及由台南跨區調度因應。

水利署報告指出,高雄地區現況供水能力約每日141.4萬噸,民國110年用水需求預估是每日177.24萬噸,供水能力是每日161.4萬噸,不足量是15.84萬噸;民國120年用水需求預估是每日187.35萬噸,供水能力是每日161.4萬噸,不足量是25.95萬噸。

利用缺水容忍度調查來了解高雄地區缺水對各標的用水的影響與衝擊,採用方法是透過實地訪談與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總計441份。

當缺水時,受訪者有206人不知道家裡儲水設備最多可以使用天數的占47.8%,知道的受訪者中以2天最多,有86人,其次是1天,有62人。至於受訪者在完全沒有水可以使用時,可以忍受停水天數以1天最多占52.4%;其次是2天,占23.4%。生活用水分區輪流缺水的容忍度調查顯示受訪者以停一天、供一天較能接受(缺水率50%),占85.5%,其餘方案較難接受。計畫型限水措施以每天停水4小時、每天停水8小時兩方案較可接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