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安息吧,桃莉——人們對於「複製」的迷思

102/05/14 瀏覽次數 20026
威爾穆特博士(Ian Wilmut)與寶莉(另一頭克隆羊)。威爾穆特博士(Ian Wilmut)與寶莉(另一頭克隆羊)。
 
一九九六年七月五日,綿羊桃莉在蘇格蘭愛丁堡附近的羅斯林研究所(Roslin Institute)誕生了。第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正式報告在英國的《自然》上發表,立即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因為桃莉是「克隆」技術(cloning)的產物。

可是,國內媒體不知怎地,都報導桃莉是「複製羊」,而且開始大談「複製人」。許多流行的科學術語,流行的原因就是能引人遐思。例如「試管嬰兒」,許多人以為就是在試管中製造嬰兒,而不了解那只不過指「將卵子與精子置入試管中,將它們送做堆」。這樣得到的受精卵仍然必須在婦女的子宮中著床、發育。

大家一聽說「複製人」,心頭浮現的影像往往是電視影集《星艦迷航》中的鏡頭——人可以用類似複印機的機器「複製」——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clone——被大眾重新賦予意義的字

因此,中國大陸將製造桃莉的技術音譯成「克隆」技術(cloning),是比較好的做法。事實上,英文單字clone(克隆),一九○三年才由美國的植物育種學家鑄造出來,起先是個集合名詞,指「從一個繁殖者以無性生殖模式繁衍出來的一群生物」。

植物學家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詞,在細胞生物學家之間也流行起來。說起來,「克隆」的本義很單純,只是「以無性生殖產生的後裔」罷了。哪裡知道,到了一九七○年代,克隆的意義就變形了,成為以生物工程技術製造出來的複雜產物。

後來,「克隆」的意義更進一步擴張,涵蓋了無生物,例如個人電腦(PC克隆);還可以用作比喻,例如幾年前有人說:「英國首相布萊爾是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克隆』。」不過,直到桃莉誕生之前,大眾仍然覺得很安全,因為大家知道,真正的人類「克隆」(所謂「複製人」)仍然只在科幻小說中。

現在回想起來,科學家沒有在桃莉誕生的時候就發布消息,是讓大眾對克隆技術產生誤解的關鍵。因為,大家第一次見到的桃莉,是在羊圈裡活蹦亂跳的一頭羊。要是大家能目睹桃莉自羊媽媽產道出生的過程,也許就不容易以「複製」想像克隆技術了吧?
 
桃莉羊消息公布後的報紙報導。(圖/Roger Highfield)桃莉羊消息公布後的報紙報導。(圖/Roger Highfield)
 
對克隆技術的錯誤理解,以好萊塢的視覺技術包裝之後,製造的誤解更教人擔心。例如電影〈魔鬼複製人〉,一開始是一連串報紙頭條新聞標題,報導的是桃莉誕生以及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了。然後,電影以極為精細的方式描繪了「克隆」過程:將一個活人的DNA,以及心靈、形體特徵,銘刻到一個空白身體上,再讓它成為活人。

二○○二年年底,一家「雷爾教」支持的生技公司宣布,以克隆技術製造的人類胚胎,已經在一位婦女的子宮中發育足月、出生。雖然這個消息一直不能證實,許多人仍然相信科學家已經掌握了「複製人」技術。

這些發展,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秀佛(Lee M. Silver)覺悟到:「clone這個字,聽來悅耳,可是科學社群已經無法掌控了。」「克隆技術」一詞在大眾心目中的含意,不可能拔除了。我們必須承認,針對「克隆技術」的民主辯論一點兒意義都沒有。科學與科學家最好選擇其他的字眼,向大眾解釋發育生物技術的進展。

克隆技術的缺陷:特定生物適用、基因未重新規劃

二○○一年夏天,克林斯研究所為了導正大眾視聽,特別發布了一份公開聲明:「從動物實驗得到的大量證據,已經證實目前的克隆技術既無效率,又不安全,因此,任何克隆人類孩子的嘗試,都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自從一九九六年綿羊桃莉克隆成功了之後,世界上許多研究團隊已經克隆了牛、綿羊、豬、小鼠、山羊,但是,看來本事一樣的研究團隊,卻無法克隆出大鼠、兔子、貓、狗、猴子。

克隆技術的效率很低,以發表在科學文獻上的報告來看,以移植細胞核製造出的胚胎,發育成功、順利出生的比率,平均剛好超過百分之一而已。重要的是,許多克隆胚胎在懷孕後期,或出生不久就死了,科學家驗屍後發現,牠們的發育不正常,影響到重要器官,包括肺臟、心臟或腎臟。

其他的克隆動物看來很正常,兩個研究團隊目前尚未發表的資料顯示:以牛做實驗,成功率可能會比較高。至於其他的動物與人類,不能期盼這樣高的成功率:通常乳牛與綿羊的受孕率,比人類婦女高三至四倍,這個比率可能也可以應用在克隆實驗上。
 
複製羊的原理:取出白臉芬多斯母羊的乳腺細胞,與黑臉蘇格蘭羊的未受精卵子並去除細胞核,接著用電流刺激將兩者融合,其不斷細胞分裂形成胚胎,到一定程度後植入另一隻黑臉蘇格蘭母羊子宮內,最後分娩生出白臉的桃莉。(圖/Squidonius,wikipedia)複製羊的原理:取出白臉芬多斯母羊的乳腺細胞,與黑臉蘇格蘭羊的未受精卵子並去除細胞核,接著用電流刺激將兩者融合,其不斷細胞分裂形成胚胎,到一定程度後植入另一隻黑臉蘇格蘭母羊子宮內,最後分娩生出白臉的桃莉。(圖/Squidonius,wikipedia)
 
動物克隆實驗所出的問題,大家認為主要是在細胞核移植過程中,基因沒有經過適當而充分的「重新規畫」。

義大利的安托里尼教授宣稱,他能在胚胎中篩檢出表現不適當的基因,因此只有正常、健康的胚胎才會移植到志願者的子宮中。這個說法毫無根據。第一、每個細胞中有三萬到四萬個基因,沒有人知道其中有多少對胚胎的正常發育是不可或缺的。第二、胚胎在移植到子宮中之前,只能安全地摘下幾個細胞。目前還沒有技術能夠在少數細胞中篩檢大量基因的表現。

重要的是,為改善目前技術的成功率而想出的點子,還沒有以動物實驗證實,就用在人類婦女身上,是完全不道德的。即使以動物實驗證實了,克隆技術使用在不同物種身上,也會遭遇到不同的問題,改進方案即使以動物實驗成功了,用在人類身上,也不見得會成功。

離開的桃莉 留下的問題

今年(二○○三年)二月十四日,羅斯林研究所發布消息:桃莉得了肺炎,獸醫已經讓牠安樂死了。桃莉得的肺炎,是羊衰老後容易罹患的那一種,尤其是室內羊圈中的羊。綿羊的壽命,平均達十一、十二歲。

桃莉現年六歲半,一九九八年,牠生下了一頭小羊,一九九九年,牠又生下了三頭小羊。但是,去年一月,獸醫發現桃莉得了關節炎,那是老年的羊常犯的毛病,許多人因而擔憂起來。主持研發的威爾穆特(Ian Wilmut)教授,當時就說過,這表示他們的克隆技術「效率不高」,還需要改進。
 
桃莉羊的標本。(圖/Llull,wikipedia)桃莉羊的標本。(圖/Llull,wikipedia)
 
至於桃莉似乎提前衰老的原因,還有待專家的研究。佳登那博士(Richard Gardner)在英國皇家學會,主持幹細胞研究與醫療克隆工作小組,他說:「要是發現早衰與克隆有關,就證實生殖克隆技術有內在的風險,任何人嘗試以人類細胞進行克隆,就是不負責任。」

醫療克隆與生殖克隆

早在一九六○年代,克隆技術就以蛙類實驗成功了。當年,學界認為這個實驗最大的意義是:成熟的體細胞核仍然有製造胚胎的潛力。因為過去認為,體細胞成熟後,就失去了分化成其他類型細胞的潛力。

桃莉誕生後,證明哺乳類的體細胞,與兩棲類的一樣,仍然有指引胚胎發育的潛力。可是世人關注的,是這個發現的應用價值。有人認為,這個技術為不孕夫婦提供了新的機會,或者,懷念死去親人的人,可以讓親人「再世為人」。可是從一開始,就有學者警告:克隆技術的潛在風險還沒仔細評估,不可率爾以人類細胞做實驗。

此外,以克隆技術製造的胚胎,仍然必須在人類女性的子宮中發育,足月後由產道出生。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類胎兒出生時腦容量大約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出生後六個月,大小才是成人的一半,兩足歲後,是成人的四分之三。

人類的大腦是在母體外,也就是人文環境中發育成長的。環境不同、經驗不同,大腦構造的細節就不同,這就是為什麼連同卵雙胞胎都會有差異的原因。任何人都不可能「複製」!
 
即使是同卵雙胞胎都不會成為一模一樣的人。(圖/Vidar Nordli-Mathisen,Unsplash)即使是同卵雙胞胎都不會成為一模一樣的人。(圖/Vidar Nordli-Mathisen,Unsplash)
 
至於醫療克隆,指的是:不讓克隆出來的胚胎發育到足月,等它長到囊胚期,就取出胚胎幹細胞供醫療用。可是,這麼做等於摧毀胚胎。問題來了,克隆出來的胚胎,算不算人類胚胎?我們能有計畫地摧毀人類胚胎嗎?(不涉及克隆技術的胚胎幹細胞研究,也有同樣的問題,因為,為了取得胚胎幹細胞,必然會摧毀胚胎。)

希波克拉底誓辭:不傷害病人

桃莉一誕生,媒體就開始大談克隆技術的應用價值,引起人文學家、宗教界人士的憂慮。其實,以當前通行的人類用藥評估程序來衡量,克隆技術至今連第一階段的動物實驗都沒有通過,根本不應大談什麼應用遠景的。也就是說,克隆技術與胚胎幹細胞引起的倫理問題,直到現在為止,毫無新鮮之處。

傳說源自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7 BC)的誓辭,開宗明義就強調,醫師最起碼的義務,是不傷害病人。在生物技術成為流行口號的時代裡,兩千五百年前的這份醫界公約,竟然歷久彌新了。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