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化學家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已成為化學家瞭解化合物結構的「眼睛」。除了結構鑑定,因為其即時且非破壞性的特性,亦常被應用在研究反應動力學及分子間交互作用。在化學以外的領域,NMR與X射線晶體繞射同為生物學家解密蛋白質結構的重要方法;另基於NMR原理的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則是醫學診斷不可或缺的工具,原本是與化學、生物學及醫學影像等都沒什麼關聯的量子物理基礎研究。
20世紀初理論物理學正處於一個積極發展的年代,由於美國的物理學界一直以來重視實用與實驗主義,理論物理的發展則以歐洲較為領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代,美國政府與慈善團體(如洛克菲勒基金會)因為意識到潛艦偵測技術及遠距離雷達的重要性,進而開始重視物理學研究。伊西多·艾薩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如同時期的物理學博士生一樣,注視著歐洲物理學界在理論物理領域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浪花。當時的拉比對量子物理亦抱持著懷疑,直到1922年Stern與Gerlach的實驗證實了原子角動量為量子化,這個實驗徹底說服他 --〝古典物理已經出局〞的想法。面對量子物理的謎團所需要全新的理論,也促成Rabi在博士畢業之後前往歐洲跟隨大師學習,並將理論物理帶回美國的決心。[1]
由於Rabi團隊已有豐富的粒子束經驗,要將Rabi的理論化為實際並非難事,後來在來自荷蘭的訪問學者C. J. Gorter的建議下,實驗室成員P. Kusch、S. Millman及J. R. Zacharias等人很快的在一個重聚焦法裝置的兩個磁場中間,加入第三個磁場,這個磁場中還有一個線圈連接到頻率震盪器。博士生Millman以LiCl粒子束進行實驗,他先將三個的磁場電源都關閉,讓粒子穿越整個裝置就直接抵達偵測器,看見訊號代表儀器已準備就緒,接著啟動重聚焦的兩個磁場,LiCl粒子束先穿過第一個磁場受到偏折,篩選出特定自旋的粒子,再被第二個磁場重新聚焦回到偵測器。接著,震盪器被啟動並以固定的頻率運作,此時偵測器仍然顯示強烈的粒子束訊號。但隨著Millman啟動震盪線圈外的電磁鐵並調整轉盤提高電流(提高磁場),偵測器的反應漸漸減弱並在116安培到達最低點(代表在這個磁場強度下Larmor frequency與外在震盪磁場同步,使大部分的粒子自旋翻轉而無法被聚焦回到偵測器),但是當電流再往上提高,偵測器的訊號則再次出現。於是,藉由固定頻率調整磁場的方式,首次觀測到核磁共振。此項實驗成果於1938年發表,它的重要性讓Rabi獲得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沒有人預料到核磁共振在接下來的數十年會被拓展到物理以外的各式領域,包含化學、生物學及醫學,並在科學界開啟了新時代 [8],可從本文參考資料中查看LiCl核磁共振實驗的經典圖表。
Rabi臨終前幾週,醫師曾為他安排MRI檢查。「這感覺真是詭異,」Rabi說道,「我在那機器裡看到我自己(的體內),我從沒想過我的研究會被發展到這個地步。」(I saw myself in that machine... I never thought my work would come to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