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腸胃春秋-中醫扭轉乾坤,平衡陰陽

105/05/11 瀏覽次數 10187

消化系統是人體藉由攝食食物透過消化過程吸收需要的養分,提供給人體的生理與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能量。

中醫乃是藉著觀察人體與天地之間的動態變化,加入了陰陽及五行學說形成的理論體系。中醫源於《內經》整體觀念,並提出了

  1. 臟腑,經絡、氣血等獨特的生理系統及理論;
  2. 六淫,七情,飲食,勞倦等病因病機學說;
  3. 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診斷方法;
  4. 論述治療與組方用藥的基本原則;
  5. 強調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預防思想。


從而形成了較系統的醫學理論,成為中醫理論發展的淵源。故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模式是:(1) 天地人合參 (2) 調節身體陰陽平衡 (3) 觀察氣血寒熱虛實變化 (4) 調暢人體氣機 (5) 祛除身體的病理產物:如水飲、濕、痰、血瘀。

其次,中醫脾胃系約為現代醫學消化系統,而中醫的肝臟系則約為現代醫學中的神經精神系統及部分循環系統。中醫裡,胃的功能是腐熟所吃下的穀物及水分,它的胃氣功能須和降,胃喜潤而惡燥,而脾的功能是運化胃所腐熟後的穀物及水分,它其他的功能則有主統攝血液,讓身體的清氣升舉,是氣血生化的來源,脾喜燥而惡溼。

依據中醫幾千年來治療人體的經驗及特點,提倡【中醫生活化,生活中醫化】,從日常生活中依據中醫的理論及實踐,無病則幫助人體的健康,預防疾病纏身,有病則及早治療。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