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不當對待一直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及健康的重要議題,其嚴重性不僅影響受虐者及其家人的身心,甚至可能演變成日後暴力衝突與社會事件的導火線。為因應現代化社會發展及家庭功能的完整性,我國於民國82年修正了兒童福利法,明定責任舉報制度,以提供兒童更完善的福利與保護措施。然而即使兒童福利體系越來越周全,但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調查,近年來兒童受虐通報人數仍不斷攀升,而實際盛行率也應遠高於官方的統計數字。
這數據的落差可能是台灣對於不當對待兒童的流行病學研究數據較為不足,缺乏深入的剖析。為探討兒童受創的盛行率,成功大學護理學系馮瑞鶯教授以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選取了分布17個縣市的35所學校,共5,279位學生(12 ? 18歲)為研究對象,並搭配匿名結構式問卷,調查受訪者於兒時的受創經驗中遭受暴力暴露、心理虐待、身體虐待、疏忽、性虐待5種不當對待的方式。
由分析結果發現,大部分(91%,n = 4,788)的學生自述過去曾經有遭受不當對待的經驗,每位學生平均經歷過3種不同型式的不當對待;而每8個學生中就有1人自述曾經遭遇5種不同型式的不當對待經驗。很明顯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充滿溫情的美麗之島上,兒童和青少年需要我們更多的愛與關懷。
進一步分析,暴力暴露與心理虐待是學生自述最常經歷的不當對待類型。若以性別區分,男生經歷性暴露(如色情圖片)、性騷擾或性侵犯的比率明顯高於女生,而加害者多是親友或學校同儕;女生則較易遭受情緒疏忽、漠視及多重的心理虐待。
目前針對兒童虐待的相關實證研究指出,無論是身體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漠視、惡意遺棄、侮辱、謾罵,甚或是長期處在暴力及威脅的環境中,都會對個體的基因造成干預性的調控影響,甚至對神經迴路、腦部結構及認知功能也會有潛在性的傷害。縱然有人認為苦痛與折磨是化了妝的禮物,生命中若有些裂痕,陽光才得以照耀進來,但並不是每個人在兒時成長階段都可以承受這些創傷進而蛻變成蝴蝶。即使這些受虐經驗是人生旅途中的試金石,但內心深處也一定難掩那刻骨銘心的傷痕。
馮教授強調個體若無社福及衛生單位適當的介入治療創傷,成年後則較難走出童年陰影及發展出適當的復原能力,日後極易演變成創傷壓力症候群或其他身心症狀。國外兒時負向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研究探討兒時創傷和負向經驗與成年時期身心理健康的關聯性,實證研究結果指出受虐個體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機率也會大幅增高,平均壽命與生活品質明顯下降。因此當政府努力進行慢性病的防治與宣導時,兒虐的危險因子應是政策中不容忽視的項目。
我國兒童受虐及童年受創的嚴重程度,使我們無法不去正視兒童不當對待的問題。此研究結果提供了具體的數據以協助發展實質的介入措施、創傷輔導,並可做為政府修訂兒虐防治政策的參考,以便未來能有效利用兒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