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運動員的技術與科學:激發運動員的顛峰表現–運動心理學

102/12/09 瀏覽次數 20230
隨著各國對於運動的重視與投入,現今運動員需面對比過去更嚴峻的競技挑戰。為呈現完美的顛峰表現,運動員必須在比賽當時把技術發揮到自我的極限。不幸地,經常見到的是選手在面臨比賽高壓力下,不但無法發揮最佳表現,反而產生重大的失誤。這樣的情勢使得運動員與教練重新思索,影響運動顛峰表現的因素是否只有技術訓練?

事實上,當代的運動訓練體系中已提出,「體能、技術、心理、戰術」4個因素是創造顛峰表現的基礎,而這些因素可進一步歸納為生理、訓練,以及心理層面。有鑑於心理層面同時影響心理與戰術二個主要因素,運動員心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為有效增進運動員競技場上的心理能力,「運動心理學」因應而生,並與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物力學成為運動科學的4大主軸。

運動心理學與其發展

運動心理學是探究在運動情境中人及其行為的科學研究,並運用知識實務的專業學問。歷經1890年代的創立與其後一百多年的發展,這一專業已經衍生出許多議題,例如:運動員人格的特徵,運動員的動機、情緒、壓力、焦慮與表現的關係,團隊動力學,領導,溝通,心理技能訓練等。其中,「心理技能訓練」更成為使運動員邁向顛峰表現的重要基石,而傳授這專業的運動心理學家或運動心理諮詢師,已在許多重要賽會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事實上,美國奧運委員會1980年就成立了運動心理諮詢委員會,並在1985年正式聘用專職的運動心理學家。除此之外,美國的職業運動聯盟如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職棒大聯盟(MLB),甚至職業橄欖球聯盟(NFL)等,為增進頂尖運動員的表現,都曾尋求運動心理學家及諮詢師的協助與諮詢。

在我國,運動心理學也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除了2000年的臺灣運動心理學會的成立,以及大專運動相關系所對運動心理課程的開授外,舉凡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各大型運動培訓計畫中,都有針對運動心理學所實施的分項計畫。臺灣運動心理學會更在2008年舉辦第一屆「運動心理諮詢老師」的培訓,學員結訓後不僅服務於國家專業隊,更深耕於國高中體育班級,以及大專院校的運動團隊,從事運動員專業的協助與輔導。

心理技能訓練與實務運用

在諸多運動心理學的議題中,心理技能訓練與增進運動表現最為相關,也成為運動心理學的核心。它是指一種系統性、持續性的心理練習,目的在增進運動表現、增加樂趣,並達到運動上自我滿足。筆者曾於2004年「雅典奧運會」擔任國家射箭隊運動心理諮詢的工作,目前則是教育部「培育優秀原住民青少年運動人才」、「教育部區域運動科學研究中心輔導專案」等多項計畫的運動心理學分項計畫的主持人。在計畫實施之中,首要目的就是教導選手熟練地使用心理技能。

現今心理技能雖然已分化得十分詳細,種類多達數十項以上,然而多不脫離於「放鬆訓練」、「目標設定」、「自我對話」,以及「意象訓練」的範疇,或可稱它們是心理技能訓練的「四大天王」!以下就這四大天王做實務運用上的說明。

放鬆訓練

壓力與運動員宛如不可分割的孿生兄弟,在競賽表現中,過大的壓力常常使得運動員過度緊張,甚至造成焦慮的負面心理狀態。也許你曾看到場邊的運動員有盜汗、四肢僵硬、目光失焦或頻頻上廁所的現象;或許你自身也可能在比賽或考試前體會過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或腦袋一片空白,這些都代表運動員或你正面臨著焦慮情緒。

這些緊張或焦慮不僅導致舉重、田徑等需要大肌肉群爆發力的動作項目無法順利完成,對於如射箭、射擊等需要小肌肉群穩定控制的項目也頗有影響。根據經驗,每分鐘超過或低於最佳心跳率值2下的些微心跳差異,就會造成單支箭得分超過3分的差距,進而對成績產生絕對的影響。

在擔任2004年雅典奧運國家射箭隊運動心理諮商員時,筆者為控制壓力所導致的身心變化,採用了「漸進肌肉放鬆法」,教導運動員如何控制在競技場上的緊張與焦慮。漸進肌肉放鬆法是美國埃德蒙.雅各布森醫生提出的,為減輕病患肌肉緊張病徵所發展出的放鬆法。這方法要求個體有意識地在各肌肉群上進行緊繃與放鬆,藉由感受肌肉逐漸緊繃與逐漸放鬆的差異,察覺自身壓力並釋放緊張。

在初始,運動員進行完整的放鬆大約需要30分鐘。然而透過一周3次,每次約20分鐘的縮減版課程,運動員逐漸可以在賽前以數分鐘,甚至數秒鐘的時間達到快速放鬆,進而長時間維持自身最佳的運動表現。

事實呈現,臺灣國家射箭隊榮獲2004年雅典奧運男子射箭團體銀牌,其中陳詩園選手更在個人賽中刷新奧運紀錄,創下我國在射箭項目中最佳的成績。雖然選手卓越表現的影響因素眾多,但據陳詩園所述,在比賽中能夠放鬆、穩定及專注地完成射箭動作,是幫助他在奧運個人賽中取勝的至要關鍵。

目標設定

臺灣之光曾雅妮是聞名國際的世界球后,19歲時就在世界最頂尖的女子高爾夫賽事、女子職業高爾夫巡迴賽(LPGA)中奪得冠軍頭銜。然而任誰都沒有想到,隔年曾雅妮便經歷她在運動生涯中的低潮,不但在該年度第一場LPGA僅拿到17名,其後每一個小失誤都造成她內心與行為很大的起伏,甚至導致她在記者與球迷面前當場痛哭的窘態。

所幸在拜訪心理醫生德博拉.格雷厄姆後,他為曾雅妮設立了一個新的「目標」—「活在當下」。也就是要求曾雅妮從過去重視揮杆的結果,轉換為專注於每一次的揮桿。換句話說,每一次的揮桿是可以由自己控制,而她欲求的結果(冠軍)則是受到場地、選手等許多不可控制因素的影響。既然無法掌控環境與他人因素,選手應該著重於自己所能控制的部分去發揮,一步一腳印地把「當下」完成,勝利自然會在不遠處!

在接受這樣的指導與其後持續的努力,21歲的曾雅妮再度站上LPGA的冠軍舞臺,並締造LPGA史上最年輕二度奪冠球員的歷史紀錄,在她高爾夫生涯上站上新的至高點。

自我對話

沒有人願意失敗,也沒有人可以不歷經失敗。失敗所帶來的失望、傷心、低潮、自責及難過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成功的運動員可以改變他對於失敗的看待、改變失敗所帶來的頹廢,反而藉由失敗轉化為對自我的肯定。

被公認是歷史上最優秀的籃球明星麥可.喬丹就曾說過:「在我的職業籃球生涯中,有超過9,000球沒投進,輸了近300場球賽,有26次被球隊寄予厚望進行最後一擊的致勝關鍵球卻失手,我的生命中充滿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正因為如此,我才得以成功。」麥可.喬丹利用正面的自我對話,激勵自己持續練習,他說服自己,失敗就是成功的基石,而他也真正地在運動上獲得榮耀的回饋。

在協助我國「培育優秀原住民青少年運動人才」的計畫中,筆者曾經利用自我對話技巧協助一位優秀的張姓跆拳道選手(姓氏是代稱),克服他所懼怕的情境。這位選手說他最害怕的是對上曾經讓他失敗過的黃姓選手,有趣的是,即使教練指出他的能力遠優於黃姓選手,害怕、緊張、驚慌等負面思潮仍一直縈繞在張姓選手心中,使得他在賽場中無法全面地發揮技術。有鑑於此,筆者採用名為「停止思考法」的自我對話來協助改善這一情況。

「停止思考法」是在面臨特定情況(如遇到不想看到的對手或負面思緒開始)時,心中馬上浮現一個巨大的「停止標誌」,並在浮現的同時心中大聲默唸「停!」。我們可以把它想像為電腦中「重新刷新」的功能,意即每當選手心中浮現這個標誌時,他須停止目前正在擔憂的事並重新開始,藉此阻絕了隨後不斷衍生的負面思潮。

在經過幾次的練習與情境模擬訓練後,張姓選手高興地說,停止思考法不但可以幫助他面對黃姓選手,熟練後還可以用來幫助自己克服不願意面對的各種情況,藉著每次的重新開始,塑造出自己不同的未來!

意象訓練

在眾多的心理技能訓練中,意象訓練也許是最令人著迷的技術。很難想像僅憑著在大腦創造的意象畫面,就可實質上幫助選手的運動表現。不過不需要質疑,研究已經證實,在正確的使用下,結合運動訓練與運動意象訓練計畫的運動員,不但運動表現可以明顯提升,且其效益遠大於僅接受運動訓練的運動員。

在意象訓練中,運動心理學家會指導運動員如何在沒有身體動作的狀況下,利用大腦想像自身運動的狀況。彷彿你正在觀看一個內心的小舞臺上,小小的你正在執行你所從事的運動。這樣的冥想使得運動員可以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增加運動的練習,這對於身體疲憊甚至受傷無法進行活動的運動員尤有助益。

意象訓練還可以幫助從未經驗過的行為,例如運動員可利用多樣化的意象,製造不同情緒、賽會特徵進行比賽策略或情境模擬,並達到建立因應策略的目的。

造成全球「林來瘋」現象的另一臺灣之光林書豪就曾說過,在擔任板凳球員那一段低潮的日子,他並沒有坐著發呆,而是在每一場比賽中,想像自己是其中一個上場隊員,並在心中圖繪著一幅幅的意象畫面,模擬若是他遭遇了這種情況,會有怎樣相同或不同的舉動。為此,雖然並未上場,林書豪已在內心經歷了無數的賽事,並在機會來臨時,準備好的他順勢颳起了在運動歷史上無法抹滅的「林來瘋」旋風。

運動心理學的未來

隨著心理技能訓練在國際運動賽事使用的普遍化,運動心理學的介入已成為當代運動科學化的訓練中,達到顛峰表現不可或缺的關鍵。雖然國內已經開始起步,相較於國際上的使用與運用,仍有可積極進展的空間。

另一方面,運動心理學家或運動心理諮商員的需求層面也有逐漸多樣化的趨勢。事實上,不僅是運動選手與教練,只要是與「人類動作表現」有關的場景,運動心理都可能對其有所助益。包括極地訓練的科學家、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人、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賽車手,甚至是外科手術的醫生,由於其工作環境充滿著高壓力,以及具有一出錯就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的特質,使得其訓練中都會邀請運動心理專業人員參與,期望給予這些身處極限(或醫事)場域人員協助,成果也都獲得好評。

日前在新聞中看到參加對岸〈我是歌手〉敗部復活賽,奪得參加最後總決賽門票臺灣歌手楊宗緯的報導。記者詢問他,當面對林志炫、彭佳慧、辛曉琪等超級對手時,誰是他最大的威脅?楊宗緯說:「我是一個要求完美但比賽容易緊張的人,因此最大敵人是自己。」也許這個時候,也是運動心理學家可以大展所長的時候!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