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海洋科學與技術:揭開水下時空膠囊之謎–水下文化資產在博物館中的展示

104/03/05 瀏覽次數 5847
沉睡在大海中的時空膠囊

一聽到水下文化資產,您會聯想到什麼?是沉船?是〈神鬼奇航〉電影的片段?還是穿著潛水裝備的尋寶獵人與一桶桶的金幣?在所有的水下文化資產中,沉船因為數量最多,標的最明確,是最能夠吸引大眾目光的主題。

包括沉船在內的水下文化資產常被稱為「時空膠囊」,替我們保留了歷史的一刻。而沉船所停留駐足的海床,則成為另一種廣義的博物館,收納了各式各樣的船隻,承載了各式各樣的故事。法國水下考古學家在愛琴海中目睹希臘時期的大型青銅雕像時,就曾說:「海床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海床博物館,要親臨參觀可有不小的限制。然而由於水下考古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全世界陸陸續續有沉船及其文物出水,透過博物館的展示、陳列及教育推廣活動呈現在觀眾眼前。

於是,過去只存在於歷史課本與史料上的「史實」,藉由這些出水物成為具體可識的物件,躍然觀眾眼前,帶領我們見證了歷史的一瞬間。這樣的地方,在世界上並不太多。接下來會介紹幾個具代表性的沉船或海洋考古博物館,讓您了解這些來自海洋的訊息,一探時空膠囊中儲存的記憶與故事。

沉船展示的先行者

瓦薩號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時期建造,是一艘雙層甲板上配備64門銅製加農砲的戰艦,除了戰爭的用途外,另一個製作目的是炫耀國力。1628年8月10日,瓦薩號在斯德哥爾摩港口僅航行了1,500公尺,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傾斜沉沒。直到1956年,在海軍工程師安德斯.法藍森(Anders Franzen)的調查下,才重新開啟瓦薩號打撈的契機。1961年,在媒體、電視臺及群眾的盼望下,333年來沉睡在海中的瓦薩號終於破水而出,迎向另一段陸上的旅程。

由於瑞典周圍海水的低氧、低溫及低鹽的特性,加上瓦薩號沉沒時還是新船,因此出水時這艘船的船體大部分仍完整無缺,僅有部分破浪材及甲板因破損而留在海底。船體及船上的三萬多件文物出水後,立即面臨的是保存與維護的問題。

文物修復師必須針對不同的文物材質特性,選擇最適合的保存方式。由於當時並沒有太多的經驗,許多保存方式都是創新的實驗與測試。例如針對木質文物,文物保存修復師以浸泡及噴灑聚乙二醇(PEG)溶液保存,船體則是噴灑PEG溶液在表面上。這項船體保存作業自1962年持續至1979年,一共進行了17年,後續還經過了9年的自然風乾,材質才算穩定。

瓦薩號1988年移入為其量身打造的博物館中,博物館逐步進行桅桿的替換,帆、索具的裝設等,這艘沉睡在海中333年的船得以幾乎完整、原本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讓我們對於17世紀瑞典的船舶製造工法,以及當時的社會文化面貌,都有了實際的物件做為研究的參照。

在瓦薩號博物館中,展示的面向非常多元。除了吸睛的沉船外,博物館也用心規劃了許多展示主題,包括船上武器的展示、模擬海戰場景,以及利用模型及復原甲板呈現船上的生活,打撈、保存瓦薩號的過程也成為展示的一環。裝飾船體的七百多件雕塑和裝飾品,不但彰顯了古斯塔夫二世的權力與企圖心,更呈現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所擁有的強大政治和軍事資源。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多年針對數百種顏色的碎片進行分析和研究,修復師已經可以了解當時如何彩繪,並陸續修復約50件的雕塑作品。

這些展覽象徵著水下文化資產的展示如同一場長時間的解謎挑戰,必須付出相當的時間和心力,在多方研究人員與文物修復、保存專家的努力下,才能逐漸拼湊出歷史的面貌。

海上最美麗的一朵花

瑪麗羅斯號是都鐸王朝在1510年代左右建造的一艘軍艦,據說曾是亨利八世的最愛,有「海上最美麗的一朵花」之稱。可惜在1545年,這艘船在準備抵擋法國軍隊的航行過程中沉沒了,四百多名船員,只有不到30人倖存。

她在海底沉寂了4個世紀,直到1971年被發現,1982年開始進行水下考古及打撈作業,陸續出水近19,000件文物,除了船體長時間噴灑PEG溶液保存外,許多文物依材質屬性不同,仍各需不同的環境控制。一直到2013年5月31日,瑪麗羅斯博物館正式於朴茨茅斯開幕,迎接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一窺海上美麗花朵的真實面貌。

由於船體仍在保存的最後階段 –乾燥,館方以「珠寶盒」概念進行空間上的安排。觀眾可以沿著與主甲板平行的走道,從玻璃櫥窗觀看船體目前的保存與修復現狀。走道的另外一邊則展示相對應位置出水的文物,讓遊客彷如置身船體,經歷一趟16世紀的旅行。

展出的文物數量眾多,除了軍事用品,如加農砲、長弓外,許多船員的生活物品,如各式各樣的梳子、船上名叫哈奇(Hatch)的狗骨頭,都可以在展場中看到。該館估計在2017年完成船體乾燥程序後,便拆除玻璃圍籬讓觀眾與船體更近距離地接觸。

除了實體的展示外,這個博物館在數位教育與數位學習資源的提供上也非常用心。透過線上資料庫,可以一覽19,000件出水物的影像,瑪麗羅斯基金會網站中也提供了船體的3D模型,以及許多有趣的互動遊戲,例如可以聆聽船上不同角色說故事。而故事會與出水物連結,在遊戲中也認識了文物背後的脈絡故事,創造有效的學習體驗,非常值得一看。

在這個博物館中,觀眾不僅可以親身參與和目睹水下文化資產修復的歷程,也可以透過系統化整理及詮釋的出水物,了解16世紀瑪麗羅斯戰艦上的官兵生活,她的修復過程紀錄也為後續的沉船保存提供了參考。

臺灣的水下文化資產展示

臺灣自古以來便是海上絲路的必經之處,16世紀起更是東亞航運貿易的轉口站,穿梭於附近海域的中式船舶及歐洲船舶不知凡幾,因故沉沒的船隻便是臺灣水下考古的重要標的。

臺灣首次由政府進行水下考古發掘的案例在澎湖,當時一位當地的資深潛水員通報在將軍嶼發現疑似沉船遺物,教育部委託國立歷史博物館探勘及發掘。在為期4年的發掘後,共出水284件文物,其中還包括了可以推斷沉船年代的「乾隆通寶」銅錢。其他的船舷板和文物則依照聯合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就地保存的原則,以及考量後續保存維護的困難,並沒有一同出水。目前這些出水文物部分展示於澎湖生活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是臺灣水下文化資產的主管機關,自2006年開始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臺灣附近海域調查。截至103年底團隊成果豐碩,經由水下驗證發現具體的目標物共有79處,其中14處已經過辨識確認是沉船,並可推斷其年代,包括了清代中國船隻、19世紀英國船隻及日本船隻等。

其中有4艘沉船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列冊追蹤,部分的出水文物目前在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文化廳內展示。而可以見證臺灣海峽曾有陸橋相連兩岸的「臺灣陸橋動物群」化石,現多典藏、展示在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

除了以上幾個館所用常設展的方式展出臺灣水下考古出水文物外,文化部文資局也不定期舉辦水下考古主題特展,如2012年的「潛進歷史水下考古特展」、2013年的「海底新視野2013水下考古成果展」及今年3月開始在臺中舉辦「潛進歷史 –水下文化資產主題展」。

相較於國外大型的沉船展示形式,目前仍處於開創階段的臺灣水下考古作業,僅出水部分研究所需的文物,並沒有全船出水。這一方面是為了呼應就地保存的國際趨勢,另一方面是出水文物後續保存研究的技術與經費,是一場與時間、經費賽跑的昂貴競賽。因此臺灣目前博物館中的水下考古展示,大多以出水文物為主,尚無法如西方沉船博物館般,替觀眾建構出重回歷史現場的脈絡環境。

"When their world ends, our story begins."– from Maryrose Museum

博物館是一個利用物件說故事的地方,透過實體物件背後所蘊含的故事、脈絡與記憶,可與觀眾溝通及傳達訊息。長期耕耘水下考古領域的中研院院士臧振華就曾提及,沉船的船體及裝載物都是封存在水下的歷史資料,可提供當時航海、造船、貿易、工藝技術、農工產品等方面的寶貴資料,因此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船隻的沉沒對於當時的一瞬間來說,是一種終結,但博物館把海洋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海洋科學家、文物保存修復師等各方努力解讀時空膠囊的成果,透過展示的語言,讓凝結在冰冷海水中的「曾經」重現觀眾眼前。如同在博物館中觀賞發掘於澎湖海溝的古象與水牛化石,可以想像冰河時期這些動物在陸橋上移動的樣子;當看見一個出水於東沙布滿藤壺的青花瓷碗時,可以想像這些滿載貿易物品的船隻,在臺灣附近海域穿梭航行,勾勒出繁盛的貿易海圖。

這些利用海洋為通路穿梭其間的船隻,也呈現出每個「當代」的文明、歷史、經濟、貿易與政治面貌。這些一點一滴被打開的時空膠囊,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珍貴文化資產,亟需大家正視與重視。

仍有無數的時空膠囊等待開啟

水下考古不同於陸地上的考古,需要結合考古學家、海洋科學家、歷史學家、專業潛水人員等跨領域的科技整合,並利用先進的海洋科學儀器協助探勘,困難度非常高。臺灣目前僅有少數學術研究機構及專業學會進行水下考古作業,如臧振華院士率領的中央研究院水下考古隊、中華水下考古協會等,但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已逐漸拓展與建構臺灣水下文化資產的版圖。

然而這些出水文物仍須更多的研究與分析,把單一物件與背後的文化、知識網絡連結,透過博物館的展示及教育和大眾分享。而出水文物的保存及維護、處理,也需要各專業的文物維護人員投入。在水下考古這個領域中,博物館所扮演的展示與推廣角色,就是希望透過展示,讓更多民眾認識與了解這些時空膠囊的重要性與價值。

臺灣是一個島嶼國家,我們有成為海洋大國的優勢環境,除了善用海洋資源外,更應該了解臺灣的海洋歷史與文化。目前臺灣的水下考古仍處於開端,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參與及投入,才能讓這些尚待開啟的時空膠囊早日出水,見證每個歷史的瞬間。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