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知識市場

96/06/07 瀏覽次數 10278
知識市場的存在

自從有人類以來就有交易行為,為了方便交易的進行,人們發明了貨幣,它是交易的仲介物,貨幣就是現金。在現行的經濟體系中,現金是企業營運的要素。以人體做比喻,現金之對於企業就如同人體的血液,企業資金充足,現金流動順暢,就如同血液在人體內循環正常。這在人體代表著健康,在企業體則代表著正常發展的營運狀況。因此每個公司都有現金流量表來檢控公司的運作。

知識雖然是無形的,但是也像有形的商品一樣,是可以交換的。至聖先師孔子曾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除了說明孔子有教無類之外,也說明了那時學生到學堂學習,是要帶謝禮酬謝老師的,這其實就是一種知識交易行為。因此自從人類有文化以來,知識市場一直都存在。

價格體系

就如同實體商品市場,知識市場也有買方、賣方及中間的仲介者。買方有知識的需求,賣方提供知識,仲介者聯繫買方與賣方,價格體系則是知識市場運作的媒介。

對知識有需求,或需要專業知識服務的個人或組織,就是知識的買方。知識的賣方提供知識或專業知識的服務,雖然人人都可以成為知識的買方,但是只有具有專業知識者才能成為知識的賣方。知識仲介者協助知識買方尋找合適的賣方,協助專業知識服務者尋得需要服務的買方。圖書館員是典型的知識仲介者。現在網路應用發達,知識買方可直接上網尋找賣方,而專業知識服務者也可在網路上設立網站,方便買方查詢。

實體商品市場的價格體系以現金為主,小額交易是銀貨兩訖,大額交易有契約做為依據,有明確的交易規範可遵循。知識市場則不一樣,除了專業知識的服務公司訂有明確的交易規範外,個人專家被諮詢時,他會有如下的反應:如果對方是熟識的朋友,一般來講他會樂於協助;如果不熟識對方,他會考慮對自己聲譽提升有無幫助,或者將來有無互惠的可能,若無就回絕。

在公司內也是一樣,員工的專業知識是他工作的保障,要他分享專業知識,他會有工作失掉保障的疑慮。這些考量牽涉到人性心理層面,微妙又複雜。

在知識市場中,交易的商品是無形的知識,價格體系不明確,除了實質的金錢酬勞外,也包含無形的聲譽及互惠行為。這牽涉到人性心理,因此知識市場的運作,是人性而非機械的。

知識市場運作的障礙

如果知識市場有某些缺陷,就會造成市場運作的障礙。

信任度的缺乏 在實體商品市場上,商品是有形的實體,有明確的交易規範可遵循。在知識市場中,商品是無形的知識,價格體系不明確,除了現金,也可以是無形的聲譽或互惠。因此知識市場的運作,信任是最基本的要件,但是這個信任度往往很難建立。前面已提到,在一個企業體內,員工的專業知識是他工作的保障,要員工分享專業知識,他會有工作失掉保障的疑慮,這是公司和員工之間信任度的問題。缺乏這種信任,就很難要求員工分享知識。

知識分布的不均 實體商品的分布遍及各地,只要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商品。知識市場知識的分布是有區域性的,它會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區。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高科技人才集中,再加上毗鄰的清華、交通大學及工業技術研究院,形成高科技知識密集區。高科技產業大都集中在大學的附近形成群聚效應,這種情況世界各地皆然。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是高科技公司密集的地區。而西海岸北加州科技產業的矽谷,附近有柏克萊、史丹福等大學,也是科技知識高度集中的地區。

決策的錯誤 在1960年代,IBM的電腦是朝著360系列大型主機發展的。在那時PC剛剛萌芽,與大型主機相較,PC真是小巫見大巫,因此當時IBM把PC視為孩子的玩具,根本不放在眼裡。

但是隨著不斷的研發,PC性能逐漸加強,從最開始的8位元、16位元,到32位元,功能日新月異,再加上網路技術發達,區域網路可串聯無數PC,如同一部大電腦。逐漸地,PC不但是企業必備的生財工具,同時也走入家庭,家庭配備PC就如同配備電話一樣,成為不可或缺的用品。這時它驚人的市場威力終於爆發出來,沛然莫之能禦。

IBM及時察覺這個電腦產業的新趨勢,因而改變政策,致力於PC的發展,並在1981年推出新產品,跨入PC產業。相較之下,另一家在1970年代在電腦業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的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情況就完全不同。

DEC的創辦人歐森(Ken Olson)以他的才華,在早期的美國電腦業闖出一片天。但他對電腦業大環境變動趨勢的洞察力,顯然不及IBM。就在IBM已經致力發展PC時,歐森仍對PC抱著不值一顧的蔑視態度,甚至在公司內下了禁令,PC這個字眼及其相關的概念都不可以在公司內討論。這個禁令阻斷了DEC員工在PC 新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知識追求,也使得DEC與PC無窮潛力的市場絕緣。一旦PC成為產業主流,DEC就被淹沒在這新潮流的滔天巨浪中,以致公司不復存在。

政治的干擾 知識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是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的干擾會阻礙知識的交流。以企業為例,公司內哪些人可名列專家,無法不受到主管的干預,而公司的知識活動若沒有主管的支持,也無法順利進行。這些人為的干預,會妨礙知識市場的正常運作。

威權的障礙 在傳統的觀念中,官大學問大。居高位者若太重視威權,事事自以為是,則階級的鴻溝會使主管與部屬之間無法雙向溝通,阻斷公司內知識的追求與新知識的產生。

改進措施

知識市場的缺陷,可用如下措施改進。

建立信任與分享文化 從鉛字印刷到電子媒體,奧多比(Adobe)公司不僅改變了人類鉛字印刷的千年傳統,更改變了人們對「白紙黑字」書面文字的信任。

以往大家對電子文件的不信任,是因為它可被修改,或被重新編輯。但是奧多比研發出的PDF文件形式,確保原始文件不能被修改或拼貼,具有絕對的安全性,因而贏得客戶的信任。

這種產品的特色來自奧多比的企業文化,那就是信任與分享。奧多比的兩位創辦人合作創業,彼此信任、互補長短、合作無間的雙人領導模式,在充滿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高科技產業中傳為佳話。在他們的領導下,員工信任公司,互相尊重並且分享知識,知識交流毫無障礙。

製造知識的市集 知識就如同金錢,只有在流通時才有價值。而在流通時,它不但數量會增加,價值也會增加。當人們互動時知識才能散布,因此要促進知識流通,就要增加人們接觸的機會,也就是製造知識的市集。

有些公司設有喝茶時間,在中庭擺設桌椅,讓員工彼此小聚,交換心得,或者設立談話室,讓員工討論事情。有些公司推行讀書會,在公司內進行知識交流,或者讓員工參加專業研討會,在公司外學習新知識。

善用網路科技 網路科技使訊息在瞬間傳達世界各地,無遠弗屆,消除了時空隔閡,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它又扮演知識仲介者的角色,使雙方可藉由網路進行知識交流。因此網路科技建構了一個虛擬的知識市場,在這裡人們雖然分散在全球各角落,但透過網路平台,知識交流暢通無阻,知識市場順暢運作。

團隊是特定的一群人,被指定完成某項工作任務。假使這些人員分散在各地或各國,這個團隊就有時空的障礙。這時可用網路科技組成虛擬團隊,這是一群在地域、組織及功能上都分散的人,靠著網路科技來進行溝通協調、知識交流和彼此合作。透過這樣的機制,企業就能進行全球化的營運。

遠距視訊會議可傳送語音、資料、影像等,並且可即時互相對談,就如同對方也在會議室之內,這項科技消除了知識分布的地理隔閡。

與實體商品市場的比較

在實體商品市場中,商品是一物一賣,一件貨品只能賣給一個買主,賣出後賣方的庫存量便減少。商品具有消耗性,賣出後它被消耗掉(如食品),或者使用一段時間後,因損毀而無法使用(如家電用品)。

相較之下,知識市場的知識可一物多賣,例如專家可提供專業知識給不同的客戶。交易之後,賣方知識庫存量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可能增加,因為在交易過程中,專家也可能學到新的知識,增加了知識的累積。交易後,知識不具消耗性,買方在學到知識後可成為賣方,把知識傳授出去,知識不但不消失,反而傳播越來越廣。

在實體商品市場上,買方是廣大的社會民眾,行銷管道有眾多的商家,商品分布普遍,商品介紹資訊完整又容易取得,交易價格體系規範明確。在知識市場中,買方限於對知識有需求者,賣方是專業者,行銷管道有限。知識分布集中在特定地區,交易資訊不易取得,交易價格體系規範不明確。

知識經濟世代

今天,大家都在談知識經濟。事實上,現今的經濟模式已經開始轉型,知識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

當製造業經濟轉型成知識經濟時,我們正面臨一種史無前例的變革。人們第一次發覺到,無法觸摸也看不見的無形知識,漸漸地比有形資源,如土地、黃金、石油等,更有價值。

知識是無形的資產,而這無形資產的累積,是靠知識市場的運作。各種產業展覽經常在台北的世貿展覽會館舉辦,國內PC產業發達,它每年舉辦的COMPUTEX電腦展,與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OMDEX和德國漢諾威的CeBIT同列為世界3大年度電腦展。這是一種知識的市集,業者在這裡交換PC產業最新知識,這是知識市場的運作。

可以預見的是,在今日知識經濟世代,知識是企業創新致勝的關鍵,知識市場格外顯得重要,將更受重視,知識市場的運作會更活絡。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