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住在咖啡豆裡的小蠹蟲

104/05/22 瀏覽次數 9262
一個悠閒的午後,如果想和朋友聊聊天,或者認真讀個書,許多人會在街坊鄉弄找間舒適的咖啡館,啜飲整下午的咖啡香。台灣的咖啡推測由荷治時期引進,近十年來開始熱門起來。然而,全球各地的咖啡樹栽種同質性高,基因多樣性減少,易受到病蟲害威脅,如銹病菌、介殼蟲等,此外森林砍伐、氣候變遷造成的雨量及溫度的改變更加深全球咖啡產區面臨前所未有「咖啡危機」(Rosner,2015)。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coffee berry borer)是目前令咖啡農民頭痛的害蟲,國內聞名的古坑咖啡產區於去年也遭受咖啡果小蠹肆虐,造成咖啡量減產。為何體長2毫米左右的小昆蟲就特愛這一味?不只是偶爾嚐嚐,牠們可是整個生活史都發生在咖啡果裡。在1867年,此昆蟲首次於一批從非洲運往法國的咖啡種子裡被記錄到(Waterhouse and Norris, 1989),在1901年被認定為害蟲。雖然咖啡的病蟲害非常多,但咖啡果小蠹是其中最具破壞性的害蟲(Jaramillo et. al., 2009),直接危害成熟或不成熟的咖啡豆,甚至採收後,儲存於倉庫的生豆都是其目標。牠們除了會使得咖啡豆產量下降、風味不佳外,物理性的傷害也增加咖啡果受細菌、真菌入侵的機會。

咖啡果小蠹的雌蟲從咖啡果蒂頭鑽入,在胚乳產下由31到119顆不等的卵(Jaramillo et. al., 2009)。孵化後的若蟲,舉凡進食、成長,甚至與手足交配,都是在咖啡果裡完成。僅有成熟的雌蟲會長出翅膀,在交配後,從咖啡果蒂頭鑽出,找尋下一顆可以寄生的咖啡果。因為咖啡果小蠹離開咖啡果的時機相當短暫,一般的農藥很難傷害到牠們,所以許多人重新提倡傳統栽培的形式。

咖啡農場可以分為傳統型與技術型(Johnson et. al., 2010; Armbrecht and Gallego, 2007),傳統型又稱為遮蔭型農場,咖啡農會將咖啡栽種在森林裡,除了能保有原有的生物多樣性外,還能有利農民栽種額外收入的果樹,而又因其仰賴人工收成,所採收的咖啡果品質都較優良,屬於高品質咖啡。技術型又稱日照型農場,因應農業生產期望大量獲利的心態,大量砍伐原生樹木,並使用機器統一收割,雖然能夠提高獲利,但採收的豆子往往品質參差不齊,不只破壞生態,獲利也只是短期。這樣殺雞取卵,農場生產無法永續,也無法回饋當地居民,造成兩敗俱傷。

許多篇文獻已証實,傳統型的咖啡農場有許多能夠幫助抑制咖啡果小蠹的天敵,例如:食蟲鳥類(Johnson et. al., 2010)與螞蟻(Armbrecht and Gallego, 2007)。若能提升生物防治的功效,便能減少農藥的使用。台灣的咖啡農場也傾向傳統型栽培法,例如;屏東縣的農民將咖啡栽種在檳榔樹下,聞名遐邇的惠蓀咖啡則種植在台灣衫林下。然而,生物防治的方式雖有利環境,但效果較難以預料。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自製抓蟲利器,使用揮發性的誘引劑搭配誘殺器,亦是能幫助減少此蟲害的妙方。(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百變昆蟲族」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正澤、陳采如
審校:楊正澤、陳采如


知識格子舖: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英名為 Coffee berry borer,簡稱 CBB,屬鞘翅目 (Coleoptera) 小蠹科 (Scolytidae),主要危害咖啡之生豆及熟豆,且在咖啡青果時造成極高之危害率。此蟲原產於非洲,藉由貿易關係已廣泛分佈於咖啡種植國家。該蟲繁殖力強,生殖方式除兩性生殖,亦行孤雌生殖,造成雌蟲比率遠高於雄蟲。雌蟲善飛,雄蟲不飛翔,且不離開寄主。成熟或交尾過之雌蟲在咖啡果實的端部蛀孔且產卵。(資料來源:林明瑩、陳昇寬,2009)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