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用經驗和老天爺搏收成 養殖業者發明抗寒魚塭抗寒害

105/08/22 瀏覽次數 5306
 
加深魚塭的深度藉此提供魚群抗寒的效果。(圖片來源:何彥廷 攝)加深魚塭的深度藉此提供魚群抗寒的效果。(圖片來源:何彥廷 攝)
 
依據漁業署歷年所做的統計,台灣養殖業以虱目魚、吳郭魚、鱸魚、石斑魚及白蝦等魚類最易受寒害影響。台灣寒害多發生於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期間。所謂的寒害,是指俗稱的「寒流」侵襲期間,冷空氣引起當地氣溫驟降,且因其溫度過低而造成養殖魚類生物死亡的損害。台灣常見於進入冬季之後,若有連續三日氣溫低於12℃以下時,會導致魚群的食慾及活動力降低,失去平衡沈於池底,然後陸續死亡。

面對不可避免的自然氣候變化,就需要人為來預防保護。在漁業署「養殖漁業防寒需知」作業建議中即提醒業者依據氣象採取措施。包括傳統的淺坪式虱目魚塭加蓋「越冬溝」避寒,亦有業者自行採取搭蓋防風棚、打水、抽地下水、加強魚塭的保溫或加溫設備等,維持適當水溫,甚至必要時提早採捕,來減少損失。然而,當溫度達10℃以下低溫時,仍需要加強水溫保持,使魚類能夠度過寒害損傷。

也因此,在一片「看天吃飯」、「損失慘重」等話題中,也傳出了有漁塭業者做出了新技術,能夠有效抵抗寒害的好消息。例如在2016年初數次霸王級寒流侵襲台灣時,嘉義東石鱸魚養殖業者,就打造4米深的魚塭,技術性的成功對抗寒害威脅,達到「抗寒魚塭」的效果。

「抗寒魚塭」的原理在於魚塭中水溫層的變化,一般而言,水的密度在4oC時最大,當魚塭水池的深度達3米到4米時,塭底水的密度較塭池表面高,水溫也較表面溫暖。當水面受到外界的影響,從高溫逐漸下降時,上層水的溫度會小於深層水的溫度,於是上層水會因密度關係逐漸下沉,而深層水則因密度較小而逐漸上升,形成對流。當水溫低於4oC時,上層水密度較深層水還小,故上層水仍會浮在水面上。

台灣地區溫度雖不易低於4oC,但是沿海海水養殖魚塭仍有尋求抵抗寒害的需求。透過足夠的池水深度、引入水溫較高的地下泉水,或抽引地下水、搭棚架等設施,來維持適當水溫的作為,也同樣形成了具有抗寒效能的魚塭。

深水池產生不同的水溫層原理,以加深魚池提供魚類躲避冷水溫層的機率,是養殖業多年累積的經驗而來,使養殖業無須以運氣來與氣候變化交換收成。同時,為抗寒害亦可積極發展抗寒魚種,從克服生物問題為養殖漁業的成功之路另闢新徑。(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葉信利∣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名詞解釋

越冬溝: 使用在淺坪式虱目魚養殖魚塭的傳統設施,其作法是在魚塭東西向延長呈水溝形,面向南,稍偏東,期上面寬度再5~8米,溝底寬度為1.2~1.5米,水深2米左右。北側之堤岸須設防寒柵把越冬溝遮蔽,在冬季來臨前,將魚兒集中於溝內,以達避寒的效果。民國60幾年之後雖逐漸改為深水式的魚塭,仍在冬季時北向處搭棚子遮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