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地球的年齡
102/05/17
瀏覽次數
17152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每一本教科書都說地球是46億年前形成的,其實那是太陽誕生的時間。精確地說,45.67億年前,太陽誕生。然後,太陽系原始星雲殘留的物質再形成行星。
根據放射性元素定年法,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40億年前形成的。因此,地球的歷史有5.67億年的「空窗期」。過去科學家估計,太陽誕生後六千萬至一億年,地球才開始形成。
現在哈佛大學的地球化學教授亞可布森(Stein Jacobsen)利用最新的鉿(Hf)∕鎢(W)定年法,發現太陽誕生後十萬年,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胚胎」就成形了,它們有的發育得快,有的慢。太陽誕生後一千萬年,地球的質量已成長到今日的65%。太陽誕生後三千萬年(45.37億年前),一顆大小相當於火星的天體撞地球(天體直徑約6,400公里),月亮就是那次撞擊的產物。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3年8月,368期,72頁
行星(36)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缺牙可能加深法令紋?拔牙後如何避免齒槽骨流失?補骨粉是必要的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28
從軍事用途到改善 AI 運算耗能問題,看化合物半導體「氮化鎵」如何推開下世代通訊與應用的大門!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