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若大禹再世(五):大地之腎 濕地也能減洪喔!

103/12/15 瀏覽次數 6972
濕地作為水陸交界帶,能緩解雙方對彼此造成的衝擊,一方面淨化陸地汙染物,另一方面則減緩洪水與海浪對陸地的災害。目前臺灣對濕地的了解多側重於淨化能力,本專訪邀請長年投入濕地保育研究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方偉達教授,介紹濕地另一大被忽略的功能:「減洪防災」,並分享濕地的復育經驗,從終歸納展望未來臺灣社會如何與濕地共存共容。
 
大地之腎,淨化還能減洪
 
各國因各地國情不同,對濕地有不同的界定標準,依據1971年聯合國《拉姆薩濕地公約》中,各國共同對濕地作出比較明確的定義:「濕地是指沼澤(marsh)、泥沼地(fen)、泥煤地(peatland)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無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鹹水或兩者混和,其水深在低潮位時不超過6公尺者。」目前臺灣一共有82處的國家重要濕地,保護著臺灣各地水與土的交界地帶。
 
過去,濕地由於其強大的淨水功能而被國人所熟知,並被賦予「大地之腎」的美稱。不過濕地還有另一項較少被提及與重視的功能:減洪(flood mitigation)。濕地由於是水與土之間的緩衝,對於臺灣的強降雨事件,造成河川水位亟漲,山洪暴發時,能發揮相當良好的滯洪功用,減少洪水的洪峰流量,讓水得以在此入注、下滲涵養地下水層,如果洪水水量超過濕地可容納量,濕地中的草叢、樹木,也能減緩水流,減弱洪水的破壞力。
 
在沿海地區,海岸濕地對陸地的保護效果也相當明顯。濕地如紅樹林在大浪來襲時,可以產生碎波效應,減少巨浪對陸地的沖蝕;此外,颱風來臨時也能預防海水倒灌,可以說是一道綠色長城,也不為過。世界上很多國家從過去人工大量營造防波堤、消波塊,改進為利用自然的紅樹林攔阻洪水,就是看上濕地對於減洪的卓越功能。
 
依據長期觀察之觀點而言,濕地做為自然且富有生命力的自然堤防,最大的優勢在於不會像人工堤防、水壩、抽水站等硬體工程,會隨歲月流逝而淤積、折損及毀壞,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進行維護。復育濕地基本上是更聰明且永續的作法。目前臺灣各都市積極建設滯洪池,方教授認為也可改善其功能成為人工濕地,讓滯洪池吸水功能更佳,不僅僅是蓄水池,栽種植物之後,也能扮演都市中珍貴的綠色生態廊道的角色。
 
不過,方教授說「濕地固然可以起到相當程度的防洪作用,但是一定要搭配其他生態工程進行整體規劃及營造」,單靠濕地無法百分之百的杜絕洪水,但濕地如和其他的防洪設計能相輔相成,濕地數量越多,越能減少洪水的發生機率,例如桃園臺地有三千多個埤塘,就能有效分散颱風來襲造成洪水的風險。
 
濕地復育,必須因地制宜
 
濕地復育是長時間投入,且必須耐心耕耘的過程。第一階段必須恢復濕地的物理功能,例如在已荒漠化的土地上重新引進流水、進行土壤的改良;第二是引入生物的功能,包含植物的栽培,逐步由下而上建立生態金字塔,最終能吸引鳥類或其他較大型動物。方教授說:「復育是需要時間的仿自然推演,任何的復育工作都不能操之過急;以人為方式進行復育,絕不是立竿見影之事。」
 
儘管濕地有眾多優點,復育更需要較長時間和經費的付出,但是方偉達教授提醒,濕地的復育必須因地制宜,一旦在錯誤的地點進行復育,反而會弄巧成拙,濕地反而變成阻擋水流的障礙。例如關渡自然保留區的濕地本來的植物是蘆葦和茳茳鹹草,不會阻擋水流,但是過去當地地層下陷造成土壤鹽化,加上1964年,政府為了排洪的原因,炸掉了關渡獅子頭隘口,結果漲潮時的潮水帶來的海水倒灌的問題,水筆仔大量生長之後,阻擋水流反而不利於基隆河疏洪。此外,新竹的白地粉社區也有類似問題,在河道引進水筆仔之後,因為剛好是種在河口處,之後因為灌排不易的問題,反而開始發生淹水的問題。

另外相反的情況是,復育的濕地因為地點過於低漥,颱風來襲之後,栽種的植物幼苗被山洪沖刷殆盡,復育必須重頭開始。這些案例顯示,在人工濕地復育之前,當地的水質和水文(例如說,河川流速、颱風時的水位高度)都要調查清楚之後,才能動工。復育地區地勢太高,濕地植物會有缺水的現象;如果太低漥,颱風來臨之後,人工栽種的植物又會被沖走。如果地點選擇適當,濕地本身便具備自我復元的功能,莫拉克颱風高屏溪沿岸被沖走的濕地植物,現在又長回來了,新海人工濕地植物雖然被沖走,經過補植之後,現在也恢復了。
 
現代都市如何與濕地共存共榮?
 
隨著臺灣經濟快速發展,都市快速擴張,過去被認為會滋生蚊蠅、雜草叢生的濕地,由於沒有開發利用的價值,幾乎都被填平、排乾另作他用,例如過去桃園臺地有11.8%的面積是埤塘,但現在只剩下3.8%。如此一來,都市與水之間就失去了原本存在的緩衝地帶,洪水得以直逼人類為自我保護,所築起的堤防,這些高強度保護的城市,不淹則已,一旦潰堤,就是場大災難。
                                                
因此,在2014年6月通過的濕地法,引進國外共營共榮的概念,希望能促進臺灣濕地的復育。其中關鍵的「自主治理」理念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Elinor Ostrom)女士,她認為什麼都管的大政府,最後會變成什麼都管不好,不如由在地的社區民眾自己組織起來治理所身處的環境,能發揮比政府介入更強大的力量。因此,臺灣的濕地復育,必須先向下扎根,透過環境教育讓民眾知道濕地並不骯髒,健康的濕地有清淨流水、不會孳生蚊蟲。有關單位應讓民眾體認濕地的重要性與價值感,由下而上開始進行濕地保育工作。

方偉達教授感嘆,人的天性本身就喜歡玩水,但曾幾何時,人類不再親近水,反而開始害怕水,看到濕地就嫌它髒、想將它填平,並築起高牆(心牆),遠遠地離開河流。要避免現代人跟自然越來越疏離,我們更應該在都市中營造自然環境,暫且不管減洪淨化等遠大目標,從個人層次來說,當人們心情煩悶時,看到濕地平靜的池水,何嘗不是種心靈的療癒良方呢?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