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自主學習 快樂而投入

98/04/10 瀏覽次數 2677

傳統華人社會普遍認為老師的嚴管勤教,是資質相近的學生會在學業投入與成就表現上有很大差異的原因。然而也有人認為,外加壓力的鞭策雖然短時間可得到明顯的效果,但也會讓學生把讀書視為一件苦差事,一旦畢業之後外力消失,就不會再主動學習,這在當今強調終生學習的社會中並不理想。

 

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施淑慎教授的研究支持了後者的想法。她在西方文獻中找到相關理論,證實教學環境中若能支持學生發展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可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正向效益。

 

然而跨文化的探討中也有學者質疑,這可能是因為西方文化重視自主性、強調個人主義。這個理論在重視集體主義、以服從長輩為尚的東方社會中恐怕未必適用。尤其華人社會以儒家文化為中心,強調家族價值與家庭凝聚力,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依互賴,甚至鼓勵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因此缺少自主性的氛圍,自我的概念無法充分發揮。

 

為了驗證這理論在台灣教學環境中的適切性,施教授針對國中生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資料。結果顯示雖然台灣社會中大部分的孩子願意順服師長的期望與意見,但是研究發現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以自主支持來激發學生內在動機,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情感投入有正向的影響。

 

施教授的研究有項特點:她不以學業成績表現為唯一的標準,而是同時考量學生的行為投入與情感投入。她認為理想的學習是讓學生樂在其中,而非僅達到學業成就上所設定的單一指標。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如果是出於自己的興趣,就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體驗較多正向的情感;但是如果是外在其他因素所激勵出來的,則學生即使在行為上看似高度投入,但是情感上仍然缺乏正向的表現。

 

施教授根據這些研究而對教育工作者提出建議:既然學生因外在條件激勵下過於功利的盤算,而較難體會到學習本身的樂趣,為了讓學生能在離開學校後仍願意自動接觸新知,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的主動性。

在介紹相關理論的時候,施老師會強調該理論的基本假設,其中提到人與生俱來就有某些基本需求(自主性的需求、追求能力表現的需求、和他人聯繫的需求),這些基本需求如果能滿足,就會有比較適切的正面發展歷程,甚至可把外在的約束內化為自己的動機。

 

因為個人有追求自主性的需求和追求能力表現的需求,所以根本不需要老師強加,學生本身就會想做事、想從事活動。既然如此,對老師而言就該提供學生選擇的機會,尊重學生的觀點,不要用強制的方式,而是要把其中的道理原委解釋明白,讓學生能在有選擇與有自己想法的情況下,甘心樂意地從事學習活動。這些點滴的累積就會形成一種情境氛圍,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擁有適應性的動機型態。

 

最後施教授還強調,雖然研究結果和目前教改提倡的理想很接近,但是教改所強調的快樂學習,容易讓學生以為輕輕鬆鬆就可學會一切東西,而忽略學習其實是要下功夫、花時間的。這樣的迷思容易讓學習流於表淺,這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地方。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