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公民科學與生物多樣性:引言

105/06/07 瀏覽次數 1324
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首府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中,聯合國提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草案供與會各國簽署,當年有168國簽署了這項公約。同年7月1日我國在台灣省政府農林廳下成立了「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特生中心),以台灣特有生物為主要對象進行調查、研究與教育推廣,目標是保育台灣特有生物。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一條開宗明義地揭示其目標是:保育及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公平分享由使用生物多樣性所得的利益。特生中心的成立與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簽署在同年發生,也命定了要為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目標而努力。特生中心成立了23年,主要是以調查台灣本土生物資源為重心,並長期累積各種生物類群的時空分布資料,這正是生物多樣性的基因、物種及生態系多樣性三層次中的核心:物種多樣性的基礎工作。

生物多樣性三層次中最易被一般民眾理解的就是物種,雖然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有眾多的層面,但繽紛多樣物種的存在本身就有其價值,讓民眾認識多樣的物種進而認同各類生物的價值,正是使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第一步。公民科學指的就是邀請民眾共同參與科學研究計畫,參與的民眾就稱為「公民科學家」,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科學研究中,有許多項目非常適合由專業研究者與公民科學家攜手合作、共同執行,這個專題報導就是介紹我國公民科學與生物多樣性的故事。

如果你對什麼是公民科學很陌生,建議先讀讀〈攜手護生態—你我都是公民科學家〉這篇文章,文中簡述了「公民科學」這個新興詞彙從1990年代的萌芽到2010年以後的爆發。什麼是公民科學?公民科學有哪些類型?是什麼樣的動機使民眾願意參與公民科學?公民科學帶來什麼樣的機會?這些問題在這篇文章中都有精要的說明。公民科學應用於台灣生態研究的歷程,可以遠溯至40年前的「新年鳥類調查」,之後公民科學在台灣的應用,則是這專題報導其他文章的主要內容。

早在2003年由東華大學的楊懿如老師所主持的兩棲類保育研究室,就在林務局的補助下,發展兩棲類保育志工的培訓課程、調查方式、志工招募模式以及教材製作,訓練關心生態保育的民眾成為兩棲類調查志工,利用台灣兩棲類資源調查資訊網(http://tad.froghome.org/)回報調查結果建立資料庫,而當時公民科學這個名詞還沒在台灣出現呢!由楊老師撰寫的〈共護台灣蛙蛙世界〉娓娓道來這段故事。

在台灣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最多民眾參與自然觀察的生物類群都是鳥類,因此鳥類順理成章地成為最早與最多的公民科學計畫研究的對象,〈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及〈數鳥也能愛地球—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就是報導特生中心近年來結合眾多民間社團、大專院校、政府機關、研究機構與一般民眾進行的公民科學活動,其成果斐然,也深受各方的肯定。

「臉書」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社群網站,其在台灣的滲透率更可能是全球數一數二。因此特生中心自2011年開始便利用這一平台陸續成立了以蛾類、路死動物、蝸牛、蜘蛛、植物等為對象的諸多社團,號召網民加入,並提供各類群或路死動物的影像、位置、日期等資訊,由研究人員建置成資料庫。

在累積許多資料後更開發網站與大眾分享這些資訊,進一步辦理許多研習活動、組織志工讓更多的民眾參與。〈蝸牛、臉書與公民科學〉、〈群眾協力打造的蛾類電子圖鑑〉及〈延續不幸死亡野生動物的生命—路殺社〉這3篇文章介紹了特生中心如何運用臉書推動蝸牛、蛾類及路死動物的公民科學活動。

特生中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同年誕生,而在政府推動的組織改造計畫下,特生中心將轉型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並由原屬農業部門改隸在環境資源部。因此在配合國家政策、符合國際潮流下,會努力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所揭櫫的目標。雖然政府資源有限,但民間力量無窮,與公民科學家協力合作推動生物多樣性研究計畫是達成公約目標的重要關鍵。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