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落山風與洋蔥田

103/05/08 瀏覽次數 11576
‭ ‬一位在恆春旅遊醫院服醫療替代役的年輕朋友,不辭路途遙遠,帶給我一大袋車城特產的洋蔥。

「洋」蔥,顧名思義並不是本土的產物。原產於中亞或西亞的洋蔥,栽培歷史悠久,在五千多年前的古埃及紀念碑上,就有洋蔥種植與採收的圖繪,16世紀傳入美國,17世紀傳到日本。

根據車城鄉公所的資料,最早把洋蔥引進臺灣的,是1912年一位在淡水任教的日本小學老師。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從1918年起,在臺灣北部和中南部試驗栽植,但是成效不佳。直到戰後,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在省農林廳和農復會的贊助下,繼續引進及試種不同品種的洋蔥,種植地區也逐漸從雲林、嘉義、臺南南移到屏東,單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

目前恆春、楓港、車城等地是臺灣最主要的洋蔥種植區。這些地區適合種植洋蔥,最主要的原因是,洋蔥在結球之前,雖能耐潮溼,但是進入結球期後,乾燥的氣候可以減少病蟲害。更特別的是,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恆春半島的西海岸因為地形的緣故,常會出現七級以上的陣風,短則2至3小時,長則10天、半個月,強風由山上往海面吹,當地人稱為「落山風」。落山風「風行草偃」的季節,正好也是洋蔥生長的季節。強勁的落山風吹倒蔥株,抑制莖葉的生長,卻使結球更為碩大,並且因為水分蒸發,也減少了病蟲害。

短日照品種的洋蔥在車城只要4個月就能收成,碩大肥美,廣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在1950年代,臺灣的洋蔥不僅自給自足,也成為重要的外銷蔬菜,讓臺灣成為「洋蔥王國」。

不過落山風與洋蔥田,也為恆春半島的農夫與農婦帶來十分特殊的職業病。最早通報「洋蔥作業人員角膜感染」的眼科醫師陳雲址,原本在臺北開業,一場大病之後,決定效法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毀」的精神,「到一個沒有眼科醫生的地方」服務。他與妻子凌淑蓮女士花1年的時間走遍偏鄉,進行醫療巡禮,最後落腳恆春,接下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的職務,成為第一位常駐臺灣尾的眼科醫師。

陳醫師從就診的病例中很快發現,恆春地區眼角膜潰瘍病人的比率很高。他發現採收洋蔥的農夫與農婦,常會被強風吹來的洋蔥皮屑或細砂刮傷眼角膜,眼角膜受黴菌感染導致角膜發炎、潰瘍,甚至失明。陳醫師主動通報衛生署,並且參與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的計畫,協助尋找致病的黴菌。

1999年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的何啟功醫師等人,在《職業與環境醫學》國際學術期刊中報告這起來自南臺灣特殊的職業病案例。這篇研究報告指出,由屏東轉來介於44到69歲的兩男三女的角膜潰瘍、黴菌感染病人,其中3人的角膜上有洋蔥皮,另外1名有葉片。幾年之後勞委會也在國際學術期刊中發表研究報告,進一步釐清臺灣南部洋蔥農作地區空氣中的真菌暴露評估與真菌性角膜炎的關聯。

至於在地的陳雲址醫師,除了積極治療南臺灣的各種眼科疾病外,為了預防農夫、農婦以及每年春天協助洋蔥採收的軍人的眼角膜潰瘍及感染,自行研發再請美國工廠製造類似潛水蛙鏡的護目鏡,並於每年3、4月認真到恆春農會與軍營宣導。每年洋蔥收成前,在講臺上講到聲音沙啞的陳雲址醫師,於2003年得到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第十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

可惜的是,南臺灣的洋蔥黃金期已成過去。近年來因為臺灣的工資成本高漲,在日本洋蔥市場飽受美國、澳洲以及中國的競爭,外銷量日益減少。再加上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洋蔥是開放進口的項目,「洋洋蔥」進口量增加,也壓低了國產洋蔥的價格。

不過最近有消費者團體披露,進口洋蔥「即使過了春分也不會發芽」,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進口洋蔥經過輻射照射處理,可以抑制發芽、滅菌、除蟲,方便長期儲存。雖然以輻射取代藥物滅菌除蟲,長久以來被視為保障食品安全的合法、有效方法,但是手中握著大小不一,皮薄又有缺陷,隨時會發芽、發爛,賣相不佳的臺灣本土洋蔥,卻更感安全!

切開來自國境之南的洋蔥,過程雖然催淚,但是無論涼拌或慢火炒熟,我嘗到洋溢著滿滿陽光的甜美好滋味,也看到臺灣洋蔥的農業發展史,以及預防在地疾病發生的感人故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