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顛覆你的學習歷程–跟著我一起進入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

105/04/26 瀏覽次數 11271

數位時代的來臨,不僅創造了教育的多樣性與可行性,更顛覆了傳統的教學習方式,改變了師生間固有的互動模式。現今最熱門、最廣為討論的教育議題-「翻轉教室」便是從數位科技衍生出來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透過教學時空的轉移,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師生在課堂上保有更多對話的機會。
 
什麼是翻轉教室

2007年兩位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化學老師,為了幫助缺課學生跟上學習進度,預錄了課程教學影片並上傳至YouTube網站。此種教學獲得熱烈的回應,因此教師讓學生先在家中觀看教材影片,在課程設計部份增加了提問、討論與互動的機會。這種打破傳統「課堂講授、課後討論、完成作業」的授課模式,被命名為「翻轉教室 (Flipped classroom)」。真正將翻轉教室發揚光大的則是Khan學院的創辦人─Salman Khan,Khan建立的教學影片不僅涵蓋了不同的學科,豐富而大量的教學影片吸引了許人們使用,而後更在網路上成立了「Khan學院」。

翻轉教室的教學步驟

翻轉教室的教育目的,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側重啟發學生的思考邏輯,擺脫長期以來被囿限在課本的填鴨式學習。教師則利用有限的上課時間,與學生進行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由原來的知識傳遞者蛻變成引領學生的啟發者。因此,教師將既定的課堂講述知識與學生課後回家作業進行順序的對調,其教學步驟包含以下4點:

  1. 教師在上課前事先錄製上課教材並上傳至網路教學平台;
  2. 學生在上課前先行觀看教學影片;
  3. 學生進入教室後針對影片內容不懂之處提問、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討論回應學生的問題;
  4. 教師將學生的回家作業調整至上課時間撰寫。


翻轉教室的設計原理

教師進班教學前,應先規劃好該門課程的設計,包含了安排講述、討論以及活動的時間。另外,錄製教材時,需配合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盡可能選擇將在15分鐘內可以講解完畢的主題。教師在課程結束後,可針對課程設計進行意見調查,幫助學生反思並鼓勵他們給予老師以及這堂課程一些回饋。然而,為了避免有學生回家沒有預先觀看教學影片,以至於在課堂上無法參與討論,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使用一些小技巧,如:規定同學寫下觀看影片的心得、上課抽點同學回答問題甚至是拋出一些議題讓同學們進行討論。

使用翻轉教室的優點

有別於傳統的講述式課程,大大的壓縮了師生在課堂上討論與互動的機會。在翻轉教室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在課堂中有更充足的時間,引領學生討論並回應他們所提出的問題與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翻轉教室不受時空限制的特性,除了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教材可以被永久的保存外,學生更能依照自己的學習狀況重複觀看教學影片,達到精熟學習。另外,教師可透過同學們的教學影片點閱率,分析他們對哪些單元感到興趣或是對某些單元較無學習動機。因此,筆者2015年的最先研究認為翻轉教室可說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中心,不僅能整合不同教學策略,更能加以應用在不同的學科上,如問題導向式學習、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等。
 
翻轉教室可能遭遇的問題

由於翻轉教學最注重的就是上課前先觀看影片,若遇到家中沒網路或電腦的學生,教師必須要擬定替代方案,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站在同一個起跑點接受學習。此外,就我國學生的學習狀況而言較為被動,其自主性較低、不踴躍發言、不主動提問,若缺乏教師的指引,預習成效恐難以預料。不僅如此,教師的角色還可能被淡化,學生會覺得老師偷懶上課只放影片,甚至認為不用到學校,自己自修即可的心態。因此,筆者認為要如何改變學生與家長心中根深柢固的傳統教學方式,值得社會大眾思考。
 
結語

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教室與學校已不再是學習的唯一場所,學生們只要連接上網路便可獲得大量的知識,而翻轉教室的教學概念正好符應了數位世代的需求。然而,翻轉教室教學法並非想要用影片取代老師在教室的角色,而是盡可能的充分利用上課時間。除了一般的講述知識外,能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們去思考與討論,重新建立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模式。雖然採用翻轉教室教學法帶來了許多正向的學習成效,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仍是無可取代的。(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I 104-2515-S-214-004」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家文
審校: 王英基、黃耿祥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