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災難,然後

102/12/16 瀏覽次數 6736
1999年9月21日凌晨,許多人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給驚醒,劇烈搖晃持續一分多鐘,全台各地都傳出房屋龜裂、崩塌,兩千多人不幸罹難。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再度重創台灣,洪水和土石流毀壞許多民眾的家園,帶走六百多條人命。多年過去了,這兩場災害的重建工作,仍在持續中。
 
目睹家園毀損、失去親友的災民,其心理衝擊必然巨大,若遲遲無法走出低潮,便可能罹患「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PTSD)。需特別說明的是,災民是否罹患PTSD,必須於災害發生的一個月之後,由專業人士來診斷。根據台灣大學心理系陳淑惠教授的研究,九二一災民罹患PTSD的比例約為8%。如何協助災民走出心理創傷,是值得去關心的問題。
 
在陪伴災民揮別陰霾的過程中,社工的角色極為重要。實際帶領社工參與災後重建的陸宛蘋老師,她受訪時告訴我們,社工必須遵守「案主自決」、「優勢觀點」等兩個原則。所謂案主自決,是指社工並非要幫災民做決定,而是要給予災民心理支持,鼓勵他們參與、自主作出與災後重建相關的決策,如是否要遷村等等。至於優勢觀點,則是社工必須信任災民的長處和能力,他們可以自己重新站起來。從九二一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的經驗來看,社工都有發揮功能。
 
遷村是災後重建的重要議題。當災區家園被評估為不宜居住,若災民依然堅持不搬離,是將自己暴露於災害的高風險之下。災民集體遷村、離開熟悉的原居地,往往是最不得已的選擇。況且,遷村之後,災民如何適應全新的生活環境以及人際網絡,都是很大的挑戰。對此,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李咸亨教授,會提供他參與遷村的第一手觀察,並告訴我們有哪些事項,是規畫、執行遷村時所要注意的。
 
另外,社會大眾要了解災後重建的狀況,往往要透過媒體。然而,根據政治大學廣電系許瓊文教授的分析,以莫拉克風災為例,國內主流媒體對於災後重建的關注度不高,通常只有在災後週年時做報導,且常回顧災害畫面,此舉反而容易刺激災民的傷痛。至於網路的公民媒體,則較能針對災後重建議題,進行持續性且深入的報導。整體而言,台灣媒體在災害重建的過程中,對於如何從災民需求的角度,傳遞更具建設性的訊息給閱聽人,進而發揮正面價值,仍有待努力。
 
事實上,災害傷害的不只是災區,而是整個社會。換句話說,災後重建不僅是災民的事,更是全體社會的事,社會的「韌性」(resilience)相當重要。因災害而受傷的社會,要如何展現韌性,回復到平衡的狀態呢?對此,中央警察大學行管系李宗勳教授指出,災後重建必須要有更多民間力量的參與,與政府、災民協力,才能展現災後重建的社會韌性。
 
本專題的核心關懷,是「災後如何重新站起來」。需要站起來的,除了災區和災民,還有全體社會。本專題分成五個子題,依序為:心理的創傷、社工的價值、遷村的思維、媒體的角色、社會的韌性。(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