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防災2.0專題(四):運籌帷幄 決策系統力

102/06/27 瀏覽次數 15092
依據世界銀行報告,台灣有7成的人口與土地,暴露在4種以上的災害風險當中,同時面臨地震、颱風、洪水、山崩的威脅,居住在災害風險如此高的地方,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立了「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協助強化政府的救災應變能力。不過,這個系統究竟如何做到防災減災的目的?我們邀請了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李維森副執行秘書,帶我們更深入了解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


資訊整合讓防災指揮事半功倍
       
根據氣象局統計,台灣每年平均會遭受3至4個颱風侵襲,而規模5到6的地震每年約30次。當災難發生,政府多個部會都會產出觀測資料與災情資訊,但是早期因為資訊缺乏縱整,救災指揮官無法獲得全面性的整合資訊。
 
過去政府各單位所研發之資訊系統皆是因應單位業務需求所開發,主要目標與功能並不一致,且彼此獨立運作。就整體災害防救需求而言,各決策支援系統之間缺乏橫向流通,而且資料內容的檔案格式、精確性等皆不相同,造成災害資訊無法有效運用。
 
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建置後,最重要的便是透過政府各單位的通力合作,有效整合各部會的資訊,給予指揮官資訊上的協助,在決策過程中能依照證據與實際情況做出最適當的決策。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重點在於資訊整合,包含動態資訊、數值模型等等,透過地理資訊系統,讓各部會的資訊與圖資能夠呈現在同一個平台上。
 
以颱風侵襲為例,指揮官能根據氣象局的雨量預報,預估哪裡雨量最大,研判降雨趨勢,再依據水利署的淹水潛勢圖資,決定是否有撤離、疏散以及抽水機調度的必要。同時,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在災害期間也能整合消防署的災情通報,透過每個通報個案的地址、路口等空間資訊,展現在地理資訊系統中,以利於全面的評斷災情。
       
防災減災:向災害學習
 
除了災害來臨時協助指揮官判斷情況,我們也能透過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向災害學習,達成防災減災的目的。在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中,每個災情的發生與決策的制定,都有時間資訊,於是能進行災害的時光回溯,追蹤災情隨時間的變化,以及災害期間的救災決策制定時間點。
 
有了時光回溯資料,便能從每次災難中記取教訓,累積經驗,讓下次類似的災害來襲時,決策能有所依據,達成防災減災的目標。此外,亦能透過太空中心的衛星影像,進行災害前後的比對,分析災害地點的受災原因。
 
中央與地方分進合擊
 
在救災資訊上,中央與地方政府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央的資訊永遠比地方多。但是在救災指揮中並不能完全仰賴中央判斷,因為各地方的實際情況一定大不相同。所以真正有效率的救災指揮,應當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地方政府根據在地經驗、即時資訊、災害潛勢圖與目前情況,進行救災的綜合研判,再請中央協助救災資源的調度與支援。
 
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在2011年開放地方政府使用較為簡化的版本,讓中央的災害資訊能無縫傳遞給地方,同時加強地方救災人員的培訓,讓地方面對災難時有能力判斷哪些區域可能會有災情損失,和中央一起合作救災。
 
未來展望:災害資訊多管道傳送
 
2013年汛期前,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會開始進行災害風險資訊的多管道傳送,未來將和Google合作,藉由Google平台做為資訊的流通傳播媒介,讓民眾不需要具備使用專業地理資訊系統的能力,只要會使用Google的平台介面,便能獲得災害資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希望能藉由開放資料(Open Data)的方式,連結國內各有效資訊通路,有效改善防災資訊的流通性,創造出具台灣特色的防災產業、防災文化,以及防災在地措施。
 
李維森說:「防災就是個與時俱進的議題,災害在演變、社會在演變、民眾的心態在演變,資訊在裡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防災的進步是很慢的,往往5年、10年才有較明顯的里程碑。」台灣在世界上的救災能力數一數二,而且台灣各部會全力支援,共同合作建構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在世界各國中非常難得。下次災害發生時,也請多給這些防災第一線的救災人員多一點掌聲!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 |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