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語言溝通的迷陣–失語症

99/04/06 瀏覽次數 34016
失語症是指大腦受傷後,導致全部或部分語言溝通能力的受損,因受傷部位的大小及區域不同,對語言能力的影響也有差異。其中,左腦前區(布洛克區)受傷會影響表達能力,病人會有口吃或難以言說的狀況,這就是「非流利型失語症」。而左腦後區(維尼克區)受傷,會影響語言理解能力,這就是「流利型失語症」,病人雖表達流利,卻因字彙理解有誤,易與他人產生雞同鴨講的情況。

過去一百多年,學界一般認為,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只是表達能力受損,理解能力並無問題。但是,1970 年代的研究陸續發現,其實這類病人的語句理解力也有受損。這些研究主要是以英語來測試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的理解力,當詞序改變時,譬如把主動句改成被動句,病人就會產生語意理解的困難。

然而,使用中文的病人是否也有相似的理解問題?針對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為什麼會造成語句理解的問題,西方學者提出了兩種假設,分別是痕跡刪除假設(the trace deletion hypothesis, TDH)及雙層依附假設(the double dependency hypothesis, DDH)。兩個假設都認為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的語句結構中,對於移位的詞組和其原來位置之間的連結,會受到腦傷影響而異於常人。

其中,TDH 認為病人會因此仰賴其語言的基本詞序來理解句子語意。以「The boy kicked the girl」為例,當把這個基本詞序改成主語移位的關係子句,如 [The boy] that kicked [the girl] was tall,病人就容易猜對,這是因為主詞 [The boy] 及受詞 [the girl] 的位置與上列的基本詞序相同。但是,當句子是受詞移位的關係子句時,如 [The girl] that [the boy] kicked was short,病人就容易猜錯,因為主詞和受詞的位置已顛倒,不是他們熟悉的基本詞序。

DDH 則認為病人的句子理解是否有困難,在於句型是否包含兩個移位的詞組(是否有雙層依附的關係)。這派理論認為所有句子的主詞都有移位,如 [The boy] that kicked [the girl] was tall,只有主詞 [The boy] 移位,是一層依附關係,因此病人猜對機率高。而 [The girl] that [the boy] kicked was short,包括 [The girl] 及 [the boy] 都有移位,是雙層的依附關係,因此病人容易猜錯。上述兩種假設都能解釋英語失語症的現象,孰優孰劣,難以區分。若以中文的病人來研究,結果會比較支持哪種假設呢?

為了解決上述疑慮,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蘇宜青教授率先研究台灣的失語症病人,探討使用中文的「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是否也有類似或不同的語句理解問題。蘇教授透過語句理解的測驗,讓受試者聆聽 7 種不同詞序句型的句子,每種句型有 30 個句子,再由受試者選出與句意吻合的圖片。藉由這測試確認他們在詞彙語意和句子語意的理解上有無問題,更進一步測試流利型和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的理解是否有本質上的差異。

蘇教授的研究結果有三方面的成就。一是率先證實中文的「非流利型失語症」也有句子語意理解的問題。二是進一步釐清使用中文的流利型和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在理解能力上的差異。其中,前者在語意及詞彙上都有理解的問題,後者的理解困難則主要在於語句的結構,對詞彙的理解較無問題。三是證實中文非流利型失語症病人的理解問題較符合 TDH 的預期,驗證這假說的解釋能力比較強。這項學理上的貢獻,使蘇教授的研究成果發表於 Brain and Language 上,在國際上受到高度的重視。

在臨床上,蘇教授的研究成果讓臺灣醫界對失語症病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包括語言治療師及臨床工作者,都能更了解腦傷病人在語言上的損傷情況。畢竟,大腦受傷部位的不同,也導致每位失語症病人的情況有所不同,理解的困難程度也有差別。唯有對失語症病人的各方面語言問題有更多的了解,才能為不同病人設計出不同的治療課程,進而幫助他們走出溝通的迷陣。

深度閱讀
  1. Yi-ching Su, Shu-er Lee, Yuh-mei Chung (2007) Asyntactic thematic role assignment by Mandarin aphasics: a test of the trace-deletion hypothesis and the double dependency hypothesis. Brain and Language, 101(1), 1-18.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