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基改食品標示中的符號與隱喻

100/03/04 瀏覽次數 16648
以基改食品標示做為一種符號

社會對於新興技術的回應,充滿著對符號轉折與隱喻的驚奇。2011 年的今天,在超市蔬菜鮮果攤或其他食品貨架上,很容易找到標示有「非基因改造」等字樣的食品。說起來這有點諷刺,原來要求對「基因改造」食品加以標示,最後倒是流行起「非基因改造」食品的標示。既然這些食品名正言順地放上「非基因改造」標示,似乎也暗示這些非基因改造食品比基因改造食品要來得正面、有益。

許多食品、補品、保養品,甚至藥品在標榜「非基因改造」的同時,似乎有意無意地把它等同於「好的」、「健康的」、「純天然」的素材保證。非基因改造食品甚至為「有機生活」創造流行,「有機」農業推銷「無基改」概念,於是選擇「有機」,不僅僅代表一種對農產品的偏好,更代表一種與自然共生的認同。

原本是為保障「知的權力」的基改食品標示,最後卻意外地或逆向地為非基改食品與有機農產品增添利多效果。基改食品標示在政策學上是一種管制,在日常生活中卻是一種符號,是一種象徵性語言,甚至是一種隱喻。

食物鏈之戰

臺灣社會在討論是否需要基改標示的過程中,也曾上演一場「正名」之爭。究竟是「基因改造」、「基因轉殖」,「基因修飾」,或是「基因改良」,莫衷一是,它們各自散發著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不同詮釋。

有趣的是,「基因改造」(或基因改良)的用字遣詞,經常與揭露「民眾了解不足」的委託調查共同出現,因此「不了解基因改造為何物」也有了「規訓」的意味。當然,基改食品標示也含有化糾、止紛的意義,它是從基改食品所涉及諸多爭議中妥協出來的暫時解決方案,以便在合理成本相對於管制必要、實質等同(安全無虞)相對於預防原則、增進福祉相對於商業壟斷、科學進步相對於危害風險之間求取平衡,標示問題可說是基改作物與基改食品爭議的延伸。

在雙方論戰最激烈的時候,基改爭議被稱做是一場「戰爭」,但攻擊對象往往因場合不同而改變。前美國總統布希說,這是一場對抗「疾病」的「戰爭」;前英國首相則補充說,它遭到壓力團體的「襲擾」;英國衛報標題指稱這是一場「食物鏈之戰」(Battle of the Food Chain),當然爭議雙方都是「基改戰士」(GM warriors)。

反抗軍指證基改作物已製造出「具侵略性的超級野草」,當然,捍衛的一方也會宣稱基改農場遭到「綠色和平的侵略」(Greenpeace's invasion)。當戰事陷入膠著時,符號指涉與言說隱喻往往相互交織,難分難解。

以「純淨」(purity)來說,支持基改者宣稱基因轉殖較天然雜交與傳統育種更為「精確」、「純淨」,並成功地使作物不受雜草與昆蟲「汙染」;反對者則說,基因轉殖也好,脫逸出基改農場的花粉也罷,都造成物種的「不純淨」(impurity)。

知名的英國生物道德委員會(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則擔心,反對者如此把異花授粉視為汙染,不啻如「種族主義」者一般,也就是說要求太超過,猶如「種族淨化」一般。當然也有人駁斥道,基因改造技術在消除天然雜交與傳統改良植栽之餘,造就了獨霸的「單種栽培技術」(monoculture),一種栽培技術的「純化」,也是一種社會世界的「同化」(sameness),稍加修飾後可以稱為「全球化」。

農業革命或同化瘟疫

各國基改食品標示的確立,多少緩和了這波爭議。然而,基改標示本身也是一種符號,各方詮釋自有不同。按聯合國官方與一般科學的解讀,對於安全的認定是與傳統食品比較的結果,因此能通過繁雜檢測,最後在市場販售的基改食品,大部分都與傳統食品「實質等同」,並無二致。

從這樣的科學角度看,強制性的全面標示顯得有些詭異,它顯然不是針對基改食品安全性本身,而是它的「製程」。也就是說,「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字樣,不是類似「含有過敏原」的標示,標示政策所表彰「知的權力」只能告知「它是基改食品」。

於是,對種子公司的專家而言,基改食品標示從未傳達任何有用的訊息。但對那些依據標示選擇或不選擇基改食品的消費者而言,標示可能表達著任何與基改相關的訊息,包含營養、素食、過敏、基因流動、標識基因殘留、違反自然、大農生產、本土農業、非洲飢民、全球糧荒等。顯然,「知的權力」所傳達的不僅是正確的科學認知,而是一種社會意象,一種價值選擇。

臺灣基改食品標示規定已經上路,同時採用強制(食品基因改造含量超過 5%)與自願方式。但做為一種符號象徵,有人想要擺脫它,也有人想要利用它。於是在人們不太注意的時候,明明販賣的是基改食品,卻沒有任何標示,或者把字體改小;而那些標示有「非基因改造」字樣的食品,有時根本沒有證明文件,有時甚至被檢驗出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當然,媒體也經常爆料,在標示「有機」的農產品中發現有過量的農藥殘餘。

在標示政策下,基改食品未必就是輸家。因為,既然基改食品已有了標示,似乎表示它已經被納入適當的管理與管制,並且有了科學檢測所賦予的安全保障。

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推廣協會」的統計,僅僅 2008 年,基改作物就比 2007 年增加了 1,100 萬公頃。看來爭議轉趨緩和的背後,仍舊悄然地進行著一場急速擴張的「農業革命」,或者說「同化瘟疫」。科學家或種子公司都不忘提醒人們,基改食品為人類所帶來的種種「福祉」,例如各種高營養含量、耐惡劣環境、抗蟲害、快成長的基改作物,不僅可以創造更經濟、環保的農業,也為貧瘠的農耕土地、在飢餓中掙扎的廣大第三世界人民,以及全球糧荒帶來希望與解決之道。

美國生技公司孟山都的廣告,經常以一望無際、充滿生機的基改農場景象,希望人們認同基因改造技術可以解決世界人口快速增加所衍生的糧食問題。在孟山都所標舉的 8 大保證中,已先行許諾「傾聽多元聲音,進行周全對話,從而滿足社會的需求與關懷」,於是所有疑慮與抗議都顯得多餘,在這個遠景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只是,把年產值已超過 80 億美元的基改產業,和解決飢餓及糧荒問題擺在一起,總是覺得格格不入。想想臺灣,大片農地被迫休耕發生於前,每年大量基改穀物進口發生於後,難道這正是邁向「農業革命」的過渡景象嗎?與土地、勞動、作物、景觀、文化失聯,是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嗎?看來問題不在想像中的非洲大陸,而是近在眼前—我們的土地與盤中飧。

圍繞基改食品的行動與意圖,藉由標示、符號、語言獲得總結。而基改標示與語言都有訴求對象,最大宗的訴求對象當然是消費者,標示與符號提供消費者快速、便捷的方式去辨識、認知與想像。只是,認知與想像所導引的消費決策有實質且長遠的社會效應,因此下次再看到基改標示,聽到基改語言時,不妨想想是哪些人塑造了這些符號?他們期待我們去編織什麼樣的想像?也許我們對於基改食品的符號與隱喻,會有更深層的理解與定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