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養鴨人家:養鴨人家的蛻變

97/12/05 瀏覽次數 24291
養鴨人家的蛻變

在 1960 年以前,臺灣養鴨的規模尚小,每戶蛋鴨場及肉鴨場的鴨隻分別約 100 ~ 200 及 200 ~ 300 隻。鴨子就養在河邊或池塘裡,鴨場或設簡易的遮篷,或直接放牧在收割後的稻田中,讓鴨子攝食昆蟲、掉落的稻粒、田螺等,俗稱「逃冬」。當時,無論是菜鴨或土番鴨,逃冬及圈養的飼養比率大約各占一半。之後,由於農地的集約利用、人工成本升高及農藥的廣泛使用,圈養的方式遂逐漸普遍。

1970 年代尚無鴨農使用完全混合飼料,但 1980 年以後,由於鴨隻營養分需要量逐漸建立,加上粒狀飼料的推廣,使得養鴨生產得以企業化。這時每戶養鴨場的鴨數已增至 4,000 ~ 5,000 隻,有些甚至達 50,000 ~ 60,000 隻。此外,由於臺灣位處亞熱帶,夏季高溫多濕,為降低熱緊迫,密閉水簾式鴨舍也於 1993 年在民間鴨場設立,運作良好。

養鴨在臺灣已有 300 年歷史,但以過去 40 年間技術的進步最為顯著,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有:黑鴨變白鴨的傳奇、鴨隻營養分需要量的建立、人工授精及電器孵化等技術的開發。

惱人的黑色鴨毛

以用途區分,鴨子可概分為生蛋的蛋鴨及產肉的肉鴨。蛋鴨一般指褐色菜鴨,肉鴨則有土番鴨、北京鴨及番鴨。猶記得以往逢年過節時,最怕的事情就是幫忙殺鴨,因為要把鴨子屠體上的羽毛拔乾淨,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相對地,殺雞就無需那麼辛苦了。

為什麼差別會這麼大呢?原來以前鴨子的羽毛是黑色的,屠宰的周齡約 10 周,有些羽毛尚未成熟,屠體上留有很多剛冒出的羽毛,稱為「針羽」,很難拔除。但雞就不同了,鄉下家庭屠宰的多是土雞,屠宰的周齡通常已超過 16 周,羽毛已大部分長成。即使是後來外來雞種的屠宰周齡小於 6 周,但這些雞種的羽毛是白色的,縱使有些針羽存在,不仔細看是察覺不出來的。

黑鴨變白鴨的傳奇

由於黑毛鴨的屠體較不受消費者歡迎,且黑色鴨毛的利用性較低,因此研究人員應用了遺傳育種的方法,使黑色羽毛的土番鴨換穿白裝。但因為土番鴨是由公番鴨配母改鴨,而改鴨又是由公北京鴨和母菜鴨以人工授精的方式產生的,因此土番鴨的親本有菜鴨、北京鴨及番鴨,土番鴨的黑色羽毛到底是源自那一鴨種,就得先釐清,再以育種的方法,一代一代進行檢定、選拔。直到白色羽毛的比例被農民及消費者接受為止。

要達到這個目的,研究人員歷經多達 10 代以上的選拔。假設選拔一代需要 1 年的時間,顯然這項育種的工作已耗費 10 年以上的光陰了。

多用途的鴨羽毛

幫鴨子換穿白裝,可增加羽毛的價值,因為潔白的羽毛人見人愛,也因為這樣,臺灣成為世界上羽毛加工的集散地。2006 年進口羽毛及絨毛約 1.8 萬公噸,經加工後出口約 1.7 萬公噸,產值達 55 億臺幣。

鴨羽毛在日常生活上的應用相當廣泛,鴨子前胸的保暖絨毛,可用來製作羽毛衣、羽毛被、羽毛睡袋、羽毛枕頭等。至於較粗的羽毛,則用來製作羽毛球。

鴨子也需要均衡的營養

眾所皆知,人的營養若不均衡,讀書及工作效率會下降。鴨子也是如此,若沒有均衡的營養就不會有好的生產表現,導致蛋鴨產蛋不良,肉鴨生長遲緩。臺灣早期養鴨並沒有考慮鴨子的營養需求,因為那個年代人都吃不飽了,哪有餘力顧及鴨子的需求呢?因此鴨子只能吃人類廢棄的菜葉、農業副產物、田螺、下雜魚等,自求多福。

一般而言,鴨子每生產 1 公斤的鴨蛋需要採食 4.4 公斤的食物,而且開始產蛋後 180 天的產蛋率會降至 70%,因為蛋鴨的產蛋率會隨著產蛋後周齡增加而逐漸下降。在 1980 年代,研究人員逐漸建立鴨子的營養標準,並於 1988 年出版了《鴨隻營養分需要量手冊》一書,是世界上第  1 本鴨營養需要量的國家標準。臺灣本土種的土番鴨及菜鴨,其不同生長或產蛋階段的營養分需要量,包括能量、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在手冊中都有詳細的描述。

由於鴨隻營養標準的建立,到 1987 年時,蛋鴨在開始產蛋後 350 天的產蛋率提升至 85%,而且每生產 1 公斤鴨蛋只需要採食 3.0 公斤飼料。營養研究促使養鴨技術有很大的進步,也使農民可以擴大養鴨的規模。

人工授精

土番鴨是由公番鴨和菜鴨交配所生產的,但因為番鴨及菜鴨體型差異過大,自然交配的效果不佳,必須靠人力輔助,即由鴨農協助公番鴨駕乘在母菜鴨上進行交配,這種方式所花的人力相當可觀。

1960年代我國研究人員發展出人工授精技術,無論是授精率及生產效率都大幅提升。此後,更針對各品種鴨子的精液性狀、稀釋液種類、稀釋倍數、存放精子的最適溫度等陸續做深入的研究,使我國鴨子的人工授精技術臻於成熟,吸引許多國家派員前來研習取經。

人工授精的優點,除了可以改善因公鴨及母鴨體型差異太大所造成的繁殖效率低落外,還可減少疾病的傳播、減少公鴨飼養的數量,以及節省飼料成本。

孵化

由於鴨子已經經過很長時間的馴化,使得目前臺灣經濟生產的鴨子只有母番鴨可以自己抱蛋孵出小鴨,其餘鴨種則需要靠人工輔助才能順利孵化。自然界鳥禽類孵蛋都由成禽以體溫來提高蛋的溫度,人工孵化就是模擬自然孵蛋的方法。

由於種蛋在孵化早期,即第 1 ~ 5 天,本身的產熱不足,因此業者須先把種蛋加熱,同時用爐灶或烘籠把稻穀炒熱後,與種蛋一起放在孵化缸內相層疊。在孵化的第 5 ~ 16 天,則改以「蛋孵蛋」的方法,也就是用孵化較後期的蛋的代謝產熱,來孵化較前期的蛋,這時仍在孵化缸內孵化。到了第 16 天以後,由於種蛋本身的產熱較多,便可把種蛋移至孵化床,舖上種蛋後,再依據環境溫度的條件,把不同厚度的麻布、麻袋、棉被等覆蓋在種蛋上面,直到孵出小鴨為止。

在孵化過程中需要不時翻蛋,也就是使種蛋翻轉的動作,通常一天須翻蛋 4 次。

電器孵化就是以電器孵化機孵化種蛋,孵化機內的溫度則控制為恆溫。由於不同孵化時期種蛋所需的溫度不同,這個調變功能就靠調整感應器來因應。孵化機內另置有水盤以增加濕度。

孵化器的置蛋架可以做某種程度的轉動,以避免鴨胚長時間接觸蛋殼造成孵化率下降。由於孵化機僅提供個別種蛋的空間,因此在出殼前 2 ~ 4 天,須把種蛋移至發生機,等待生命的誕生。電器孵化使供應雛鴨的數目及效率大增,這也是促成臺灣養鴨產業蛻變的重要推手。

蛻變再蛻變

國內在 2005 至 2006 年間鴨肉外銷量每年約 5 千公噸,皮蛋、鹹蛋也外銷多國,我國鴨產品的品質獲國際認同。目前已有多家鴨肉和鴨蛋加工廠及生產場取得產銷履歷驗證,鴨產品的安全性已可與國際接軌。

在過去 40 年間,臺灣創造了養鴨奇蹟,這個奇蹟除了養鴨業者的努力外,研發單位及政府的政策也是功不可沒。創造奇蹟固不容易,要維持住奇蹟更難。今後養鴨產業仍面臨著嚴厲的挑戰,如飼料原料的價格高漲、國際競爭、疾病(如 H5N1 禽流感)的傳播、環境污染等,這些與大眾息息相關的課題,其實也是養鴨人家、研究人員及政府亟需合力解決的問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