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暖化的科學(五):國際抗暖做了什麼?

107/03/08 瀏覽次數 10004

「全球暖化」已經從專家學者間討論的議題,廣為流傳至老百姓口中,成為家喻戶曉的話題,而且可以大膽的預測討論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可見全球暖化議題正夯。若你對全球暖化還是一知半解,在此就做個簡單的介紹吧!

 

地球本身存在著溫室效應,在這效應之中,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例如: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氟氯碳化物(CFCs)和氧化亞氮(N2O)等,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們負責的工作就是吸收地表的輻射熱,讓地球表面保持溫暖,稱為「溫室效應」。因為有溫室效應才使得地球適合多樣性的生物居住,其實他們是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大功臣。

 

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人為活動不斷的排放溫室氣體,其中以產能為主的排放量最多,此處的產能為產生能源,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加,造成溫室效應過於嚴重,也讓地球平均溫度不停地升溫,這就是所謂的「全球暖化」。既然了解問題癥結所在,遏止暖化則刻不容緩,國際上各國政府相繼提出政策以對應這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各國抗暖具體行動

 

為了因應全球暖化,聯合國氣候峰會在2015年年底通過了「巴黎協定」,此協定的內容為,保持21世紀的全球氣溫升溫不超過工業化前水準的2℃,並更進一步限制不超過1.5℃。目前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5%以上的國家中,至少55個氣候公約締約方簽署了巴黎協定。雖然美國的碳排量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但有消息指出總統當選人川普卻揚言要退出巴黎協定,而其他各國仍然有志一同的表示繼續堅持抗暖化,並發表「馬拉喀什行動宣言」,以呼籲各國要以最高政治承諾一起對抗氣候變遷。

 
人們因為全球暖化過於嚴重,於是群聚在海灘擺出傘的形狀,已表達抗暖的態度。(圖/Greenpeace)人們因為全球暖化過於嚴重,於是群聚在海灘擺出傘的形狀,已表達抗暖的態度。(圖/Greenpeace)
 

為挽救發燒的地球,世界各國紛紛提出自願性減排計畫,究竟各國對於抗暖化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美國

 

首先以世界上的領導國——美國為例,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4年根據「潔淨空氣法」宣布推動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提案,目的是要以2005年的碳排放量為基準,強制所有美國的電廠必須在2030年底前,減少30%的碳排放量。

 

由於美國有超過600家的燃煤發電廠,因此發電廠是美國碳排放最大的來源,而此政令一出,便有專家指出,未來10年內有數百家電廠會因此關閉。此外,總統歐巴馬更在2015年時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的各單位,要以2008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基準,在未來的10年(也就是2025年)必須減少40%的溫氣體排放。依據白宮的估計,只要聯邦政府和企業同心協力,可望在2025年前減少排放2600萬噸的溫室氣體,這量相當於550萬輛車在1年會排放的廢氣!

 

中國

 

另外,2014年歐巴馬去中國做訪問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發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美國做出承諾說將以2005年為基準,到了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26%至28%;中國則承諾在2030年,將潔淨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而屆時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不會再增加。中國在2008年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顯示中國也在氣候變遷上採取行動,但在考量經濟快速發展及減緩溫室效應兩者之間必須做出平衡,因此提出「低碳經濟」,以能在發展國家的前提下努力。

 
歐盟
 

在抗暖行動中,中、美兩國表態當領頭羊,也期望帶動更多國家跟進。其實,歐盟在減碳任務上也是不遺餘力的,訂定的減碳目標為:在2030年前的碳排放量將比1990年水準減量至少40%。歐盟目前為止有61個國家,佔全球碳排放量大約有48%,法國總統歐蘭德在2016年宣布,法國將在2023年前關閉所有燃煤發電廠,英國承諾將在2025年前淘汰燃煤發電廠,德國也說將在2050年前削減溫氣體排放量高達95%。

 

其他國家

 

另外,巴西也是全球主要碳排放國家之一,在2015年制定相關法規,包括以2005年為標準,至2025年前減少37%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30年減少43%。加拿大政府表態說會追隨美國的腳步,並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議題上,做法與美國一致。日本繼京都議定書之後,在2010制定「氣候暖化對策基本法」草案,確認其減量目標,中期目標為:2020年前以1990年的水準來看減少25%,更訂定長期目標為:在205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以1990年的水準來看減少80%。

 
減緩全球暖化,需要各國到個人的一齊努力。(圖/Antonio Janeski,Unsplash)減緩全球暖化,需要各國到個人的一齊努力。(圖/Antonio Janeski,Unsplash)
 

看完國際上各國對減緩溫室效應做出的努力,面對全球減碳大趨勢,台灣無法置身事外。前環保署長魏國彥表示,我國是世界經濟的一分子,全國排碳量若居高不下,勢將成為國際社會譴責對象。

 

對此,台灣在2015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台灣長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量50%,而具體的做法是行政院環保署有架上一個網路平台「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網站會有環保署制訂的減量方法,對能源工業及製造業等產業制定法規。

 

在巴黎峰會之後,全球經濟走向即將改變,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金融將成為主流。也等同於宣告各國必須轉向,追求低碳綠色經濟。即使各國政府機關都陸續提出法律或訂定規範去阻止溫室效應惡化,但若只有開空頭支票是沒用的,最重要的還是確實執行這些政策,這需要全球各國的民眾一起採取行動,期望能有效阻止暖化的問題。

 

審校:沈建豪

資料來源
  • 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
  • 原標題:暖化的科學(5):國際抗暖之具體作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