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沒關係,反正別人會報警!
103/07/01
瀏覽次數
7011
盧亭榕
|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
「行車糾紛,年輕騎士拿安全帽痛毆六十歲的計程車運將,但一旁路人無人理會!」「苦悶男臉書直播自殺實況,147名網友按讚,卻無人報警」,類似的新聞報導不時出現,為何目睹事件的人多,卻少有人站出來發聲,避免釀成悲劇?
當一個事件發生後,因為旁人越多,自己不再是唯一的在場者,不需要獨自負擔整起事件的責任,產生責任分散的效果。
責任分散效應(Decentralized responsibility effect)
「責任分散效應」又稱為「旁觀者效應」。談到旁觀者效應,教科書總會提到著名的案例─1964年發生在美國紐約的一起兇殺案,有38位民眾聽到一名女性求救,卻沒有人報警與協助,導致該名女子死亡的悲劇,儘管此案例經證實係警察「吃案」與記者不實報導(詳見Manning, Levine, & Collins, 2007),這起案件開啟「旁觀者效應」的研究方向,也顯示旁觀者效應的心理可能使得民眾變得冷漠。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 Darley)和比博‧拉塔內(Bibb Latané)進行一項心理實驗,觀察受試者在一個突然冒出濃煙的房間內會產生什麼反應,這個實驗分成三種模式:獨自一位受試者、一位受試者搭配兩位安排好的「冷眼旁觀者」、三位不相識的受試者一起。實驗發現將近75%的單獨受試者會觀察四周、尋求協助;三位受試者的模式中,則有38%會採取應對策略;然而混合模式的受試者反應比率降低到10%。實驗發現,人們遇上緊急事件時,獨自面對事情的人會有比較積極的作為;反觀混合模式可以發現,當有別人在場時,則會奢望或是認為旁人會去處理事情而消極應對。這並不表示人們冷酷無情,這是社會集體行為的產物,造就出「集體冷漠」的局面,彼此都認為「沒關係,別人會處理」。
報案程序
當我們在路上目睹車禍發生,如果身旁還有其他人,我們常常也會認為「應該有人報警了」而無作為,這就是「責任分散效應」的體現。
另一方面,「全國民眾犯罪被害暨政府維護治安施政滿意度調查」指出,人們不願意報案,是因為對犯罪事件的追訴程序感到麻煩,而放棄對公平正義的伸張。由於民眾不瞭解「110報案程序」,擔心撥打電話報案,之後必須花時間去警局作筆錄,或是去法院作證,因此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不願報案。
事實上,撥打110報案,只需要把事故現場的位置、時間說明清楚,即有員警前往處理,警方不會要求報案民眾前往警局製作筆錄或是填寫表格;此外,事後會有專人以電話告知報案民眾事件處理的進度,或是瞭解執勤員警的處理效率與態度,並不會有許多繁雜的手續。
沒有人希望意外發生,一旦碰上,都會希望有人能提供協助。我們要避免成為冷漠的旁觀者,不要畏懼撥打110,簡單的一通電話,對於意外的受害者,都會是最溫暖的幫助。(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6)
責任編輯:
王曉玲|球崙教會青少年團契輔導
相關法條:
《警察機關受理民眾刑案報案作業要點》第七點第一、二、三項:
交付時機:
親自報案案情單純,受理單位處理員警於勘查現場或處理案件確認無訛後,始填具報案三聯單並請報案人簽名,再將第二聯交付報案人。
報案人以電話或「一一○」等方式報案時,處理員警確認成案後,應通知報案人簽名及交付報案三聯單之第二聯,如無法聯繫或不願前來簽名取單時,應於報案人簽名欄加註說明(聯繫時間、方式),以便結案;第一聯仍送分局登錄存檔,第二、三聯則由受理報案單位保存。
被害人、關係人、第三者均表明不需要報案三聯單時,仍應簽註詳細事由第一聯仍送分局登錄存檔,第二、三聯則由受理單位存查。
旁觀者效應(1)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臺灣公民科學-用資料改變未來的力量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29
輸血回春是真的? 啟動幹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GDF11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