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管理與生活:科技管理

95/03/09 瀏覽次數 14765
高科技產業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產業,這種產業的主要特徵是,產品的生命周期短、技術發展快、經營風險高。為因應技術、資源等的變遷,各公司通常會採取不同的策略規劃與變革手法。例如愈來愈多企業朝著策略聯盟邁進,藉由各公司不同的優點達到互補的效果,使其能在本身專精的領域有更出色的發揮。隨著整個環境的變動及科技的進步,促使產業界尋求更好、更有效的管理方式,來幫助企業成長並且獲利。由此可見,科技管理這個新興課題,在高科技產業裡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不確定的時代

一般企業在做策略規劃時,都是希望能為企業的未來勾勒發展藍圖,凝聚組織共識。換句話說,傳統策略規劃的目的,是希望對未來的營運範疇有明顯的了解,讓大家知道現在是什麼樣子,未來該怎麼樣。但是在高科技產業裡,這個勾勒遠景的企圖卻面臨很大的挑戰。科技產業所面對的不確定性,可分述如下。

市場不確定 有些市場最初看來很小,但是會突然變成很大,然後又沒有了。例如最早的唯讀光碟機(CD-ROM),從剛推出到銷售量達1,000萬臺,前後花了7年的時間。但是第2個1,000萬臺,只花了7個月的時間,第3個1,000萬臺只花了5個月的時間。CD-ROM從推出到二倍速,從二倍速到四倍速,從四倍速到八倍速,平均大約只有6個月的時間。當時臺灣很多公司興高采烈地開發,向上游廠商飛利浦公司訂了很多關鍵零組件,等到開始生產時,卻發現市場價格忽然下跌,導致成本高於售價,造成公司營運的困難。

過去產品的生命周期是一條曲線,從出生期、成長期、成熟期,到衰退期,如倒S形。但是現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卻像一串數位化的符號。一個高峰過去會很快地跌下來,公司必須有新產品接手,才有可能再創另一個高峰。

產品不確定 對傳統產業來說,一種產品可以賣50年,甚至100年,例如汽車、電視機和可樂。因此傳統的產業強調改善,不斷地改進,以追求生產的效率。但是在高科技產業裡,這個邏輯面臨很大的挑戰。光是改善是很危險的,因為今天你很難知道哪一個產品會流行,哪一個會成為未來的標準產品。

例如通訊傳播法的鬆綁,使得經營有線電視的廠商可經營通訊業,經營通訊業者可以經營有線電視。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但是從技術上分析,原本都是在傳送訊號,只不過過去傳的訊號一個是聲音,一個是影像。現在處理聲音和影像訊號的能力已經越來越接近,一旦有線電視和通訊業打通關節,就會出現一種新的服務商品-幫別人下載網際網路上的影像訊號。過去產品與產品的界限非常清楚,現在則非常模糊,使產品非常沒有確定性,誰也不清楚競爭產品在哪裡。

廠商不確定 過去做策略規劃和競爭分析時,你要知道你和誰競爭。例如台塑生產石化產品,就要知道石化產業中的廠商有幾家,他們可能做什麼事。但是在高科技產業中,同行是誰越來越不確定。

例如電信局改制成中華電信公司,電信事業開放後,許多集團都想爭食這塊產業大餅。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想到,最早想做電信業務的是台電。如果按照傳統的思考來看,這怎麼可能?但事實上,台電的電力網本來就遍布全台灣的每個角落,現在的銅軸纜線本來就可以傳信號,因此台電會成為有線市場重要的競爭者。像這樣,當你連競爭對手都不知道在哪裡時,又怎麼去勾勒營運的範疇?

技術不確定 最近幾十年來,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半導體技術的進步。20年前整個世界是以金屬、鋼鐵為主的時代,像汽車、輪船、飛機,形成整個世界主要的經濟活動。但是近20年來,我們的經濟商品是靠矽晶及半導體做為主要的材料。

積體電路(IC)產品在技術上有非常快速的進步,IC是在1970年代出現的,隔了10年,同樣大小的IC效率提高了10倍,可是到了1980年代,只隔了5年就加了10倍。到1990年代,大概每隔3年半,就增加10倍。預計21世紀,每隔2年效率就加一個零,由此可以想像這種衝擊會有多大。

策略創新

以上都是高科技產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用一句話來講就是「不確定」。如何因應這些不確定性,突破傳統的策略規劃,倡議創新思維,就是高科技產業生存之道。首先回顧一下企業競爭的歷史。50年代是一個以製造為主的產業,誰能做誰就賺錢。60年代發展到以成本為主的產業,「會做」已經不夠,成本必須更低。70年代進入講究品質的年代,80年代則除了會做、成本低、高品質外,還要速度快,90年代則演變到以能力為主的競爭。如今進入21世紀「不確定」的時代,強調的是程序組織的觀念。

這樣的演變,讓許多策略管理的典範,例如SWOT分析、五力分析與關鍵成功因素等,在今天都不那麼管用。新的策略管理典範強調的是策略創新,所謂策略創新是你能不能重新界定遊戲規則,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做法,在產業間重新洗牌,制定新的遊戲規則。以下是2個策略創新的例子。

帥奇表(Swatch)的出現,澈底改變鐘表產業,證明了大家除了需要準確的時間外,還要追求流行、趕時髦。

過去,買賣的交易模式是賣方出價,買方決定要不要買,美國的普萊斯賴(Priceline)公司首度打破了這項成規。美國國內班機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商務人士,但每天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座位是空的。普萊斯賴公司看到了機會,於是找來一名顧客,問他要去哪?假設該顧客要到芝加哥,且願意支付60美元購買機票。於是普萊斯賴公司去找聯合航空,結果對方要賣120美元。普萊斯賴公司支付了120美元票款給聯合航空,但以60美元的票價賣給該名顧客,事後該顧客會昭告各親友,而會有更多的人來使用網站。

很快地普萊斯賴集合了100名顧客,當再度與航空公司交涉時,航空公司自然會售以較低的票價。普萊斯賴創立了一個獨特的商業模式,這就是策略的創新。

科技管理 管理科技

科技管理基本上是以「科技」為核心,探討其對管理的衝擊,並從企業角度探討如何把科技運用在各種管理的領域。除了探討科技對管理本質的改變與衝擊外,針對高科技產業環境快速變動、產品生命周期較短,以及潛在競爭者與技術變革難以預測的特性,管理者必須有別於傳統管理保守穩健的思維與心態,隨時面對各種變革的挑戰。另一方面,也要運用科技融入公司營運之中,有效掌握資訊、傳遞服務、創造成功。

知識經濟時代產業成長的動力並非來自資金或勞力,主要的動力是來自知識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結合。科技管理就是在這種趨勢下,因應產業界需求而發展出來的領域,其內涵與範圍仍在藉由與產業界交流對話不斷地修正、擴大中。可以預見的是,在科技影響力日益深遠、全球化競爭及知識創新成為主要競爭力來源的未來趨勢下,科技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也會更形重要。一般來說,科技管理分為管理科技產業與在管理領域中應用科技創新兩種層面。

管理科技產業  科技產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不同於過去的產業,使得科技管理成為一門新興的領域。研發技術進步快及產品生命周期短的高科技產業,在管理方法上與傳統的企業管理也有所不同。

隨著全球經濟日趨國際化及自由化,企業間競爭日益激烈。未來,資訊、通信、電子、生物技術、航太等高科技工業,會成為工業發展的主流。高科技產業具有投資風險大、著重研發創新及智慧財產權等特色,其組織、生產、行銷都和一般企業不同,逐漸成為備受看好的新興領域。相對地,科技管理也就日益重要,對科技領導人才的需求也就愈迫切。

應用科技創新  今日的管理已經融入了先進的科技、精確快速的資訊、以及策略方向等的運用,也就是管理加入科技概念的運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傳統製造業面臨嚴峻挑戰和新的發展契機。很多企業都面臨須處理大量數據、工作順序缺乏效率、以及資訊未能妥善運用等問題,後果是拖延生產期、增加成本、降低靈活性、延誤事情決策及執行。

近年來資訊革命大步開展,科技創新一日千里,資訊科技、網路應用、自動化技術、智慧型生產等已普遍影響到每一工業。生產與消費活動都將充分運用科技,提高生產效能與生活品質。而網際網路所帶來的衝擊,使得新的經濟與社會型態正在醞釀中,未來不論是跨國型的大企業或是區域型的中小企業,都必須面臨全球性的競爭。高科技產業是以科技發展為基礎,最大的成長要素是創新,科技創新將帶領產業的轉型。

過去十餘年來,各先進國家為確保其高科技工業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以維持經濟發展,不僅政府全力推動科技研發,各民間企業也積極增加投資,連一向強調政府不干涉產業政策的美國,也都以興利精神積極推動科技發展相關事務。但政府的角色主要還是在強化或改善科技發展相關的配合措施,如基礎建設、法律規章及人才培育等。

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促使企業管理活動更加複雜化,企業若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重整現有資訊流程去配合公司的目標及方向。為了因應企業環境的快速變化,企業暫時性的組織會增加,虛擬企業也將增加,同時需要把新科技運用在後勤、運輸與全球化的工作上。

知識將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藉由各種知識來達成產品、生產、銷售、以及行銷等方面的創新,建立新的供應鏈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增加市場占有率以達成企業經營績效。例如電子商務可以讓企業的客戶,安全地在線上以自助的方式進行交易,因此客戶可以輸入,並且監視訂單。從傳統商務轉移至電子商務,確定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利益,但是所造成產業遽變的科技,也令人印象極為深刻。

科技管理的三大主軸

綜觀全球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低發展性的經濟結構通常來自於缺乏基本科技的國家。也就是說,科技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必須有效地運用才能創造價值。只有當科技被運用在提升資源的附加價值,以及開發商品化的產品和勞務時,價值才會增加,其中科技管理是創造價值和繁榮經濟的關鍵學門。當前科技管理的研究重點可以分為3大部分。

科技法律 包含智慧財產權管理、專利管理。「智慧財產權」是指能產生財產上價值的人類精神活動的成果,也就是透過智慧產生的有形或無形的物品,我們都需要保護,讓它不受侵害。近年來,在工業高度開發國家中,企業所擁有的智慧財產權已成為該企業的重要資產,但相對於先進國家長期重視智慧財產權的情形,我國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尚屬起步階段。

透過智慧財產權的取得,產品在推展上可取得價格利益,並可爭取較多時間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擺脫競爭對手,以取得相對優勢。因此重視新技術的開發,以及取得智慧財產權的優勢,實在是產業在未來不斷升級時的重要關鍵。

另一方面,建構完備的保護網以防止智慧財產權受到侵害,廣泛蒐集國際間技術性法規及標準等相關資料,進而與國內標準整合,也是重要的課題。特別在全球貿易自由化之下,產品行銷至世界各地,如何避免外國業者以仿冒、盜用或竊取商業機密的方式,侵害到我國廠商的權益,建立完備資料庫及保護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智慧財產權不僅是提升產業技術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國際經貿的重要角色。

技術與研發 掌握某一先進技術是獲取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為了使競爭優勢能夠持久,公司的管理者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技術資源,包含研發與技術管理、新產品開發、技術移轉/擴散、技術預測與評價、技術交易與管理等。如果一家企業擁有把技術獲取和技術應用融合於組織中的能力,這家企業便可以說是獲得了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因此研發或技術管理不僅是純技術方面的知識,還包括技術與生產、財務、市場行銷等整個組織的相容能力。

一個技術益處與技術風險並存的社會體系中,帶來益處的技術同時也隱藏著種種風險。事實也證明,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人類帶來許許多多恩惠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生態失衡、資源枯竭和倫理喪失等問題。因此,技術評價與技術風險管理必須及早準備與進行。

技術評價應以滿足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需求為導向,以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重大的科技問題及相關前瞻重大問題的突破和解決為評價重點。對於其定位、目標、任務、投入、組織管理、必要性、可行性等進行評價,建立相關評價指標體系。

如何分散、抑制風險,是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一大課題。尤其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快速流通的資訊不僅帶來生活上與工作上的便利,也加深了社會各界對資訊安全的矚目,因為資訊安全影響了企業的營運與未來發展。現今企業都認為,只要解決病毒及駭客入侵的問題,資訊安全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但是整體資訊安全的防護,應該涵蓋網路安全、應用程式安全及系統管理安全等方面。在全新的資安架構中,網路安全、應用安全及管理安全方面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創新管理與創業精神 創新活動包含創新管理、創業精神與管理、創業投資等,其重要性會隨著知識經濟發展更加顯現,而我國的產業結構正邁入創新研發導向,更應重視高附加價值及創新技術的發展。而知識創造、流通與對經濟的貢獻提高,也加速了科技發展、產品生命周期縮短,致使企業須不斷投入研發,所獲致的優勢創新成果,搭配經營策略,成為競爭關鍵要素。

先進國家和企業莫不力圖改弦易轍,透過知識和科技的利用,經由創新塑造本身的差異優勢,以便能更貼切地掌握和配合顧客需求。

技術創新強調獨立的專案團隊組織,在經費運用與創新項目選擇上具有很大的彈性與自主。重視技術資源管理以積蓄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並大力推動知識管理與智慧財產權管理,就能有效地把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的智慧資本。新世代的創新與創業,應具有以下的新思維與做法。

以破壞性創新改變競爭方式與經營模式。技術創新重視時間與速度的競爭,積極投入前瞻技術與下一世代技術的研發,並以創新來破壞現有產業競爭方式,以掌握未來產業規格主導權,贏得市場的領導地位。企業將採取擴大技術創新的投資規模,以維持企業成長與競爭的優勢地位,並促使這種策略性知識資產,能大幅增加企業的市場價值。使用的手段包括擴大研發支出、延攬技術團隊、購併新興科技公司、委託大學與研究機構從事前瞻性技術的研發、以及用投資手段大量取得技術專利等。

以策略聯盟來推動技術創新。在過去幾年中,這個世界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的衝擊和影響。紐約發生了舉世轟動的911恐怖事件,由此又帶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還有蓋達組織的挑釁和美國的反恐怖活動。在經濟領域中,由於製造能力和生產力的提升,帶來的供過於求和競爭,使許多產業陷入一種「微利化」、甚至「無利化」的窘境。尤其是全球化浪潮及數位化網路發展,造成世界產業和經貿版圖的變動,使人類面臨一種和20世紀以來迥然不同的經濟情勢。

新的思維將以策略聯盟來推動技術創新,首先要能充分掌握自主的核心技術能力,並靈活運用技術合作、技術授權、技術移轉、技術交易、購併策略等手段,來提升技術創新的效率與效能。同時也要積極建構全球研發網絡,把傳統總部實驗室的中央控制觀念,轉變為全球研發網絡的分散架構,在全球最適當的據點設置許多研發單位,並形成有效管理的網絡組織,把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製程創新、市場創新等,悉數納入全球研發網絡的活動中。

與時俱進的科技管理

經濟的發展要看國家是否能適當地利用科技來創造價值。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科技深深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展,人類經歷了農業時代、工業時代、資訊時代,如今正步入生物科技的時代。每一時代的科技創新都為人類帶來生活水準與文明的提升,而在科技的產業化過程中,也帶來某種程度的副作用,如工業的污染、隱私權的侵犯、以及倫理的問題。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些問題可以用法律加以規範,或藉由有效的管理把這些副作用降至最低,使人類繼續追求科技的創新與發明。因此,未來科技管理將因世界的發展與科技潮流的改變,發展出不同的層級與不同的研究重點,而讓科技管理這新興學科更加地大放異彩。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