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吃昆蟲救地球:這才是環保!

103/03/31 瀏覽次數 13408

有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是這麼問的:當你咬下一口蘋果時,發現幾隻毛毛蟲會最恐怖?答案不是一隻,也不是一百隻,而是半隻!因為,那表示另外那半隻的毛毛蟲已經進到你的肚子裡了。由此可見,一般大眾對於不小心吃到昆蟲都已驚恐萬分,更別論刻意將昆蟲當作主食。但是,信不信由你!聯合國糧農組織正極力推行以昆蟲為食物的活動,因為昆蟲不僅美味,營養成分高,吃昆蟲還能抗肥胖保健康,甚至是一種環保的最高表現之一。究竟吃昆蟲怎麼做環保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首先,如同畜牧業一般,要供應充足蟲蟲餐點的前提無非是要有穩定且大量的昆蟲養殖業。畜牧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 (包括養殖、飼料生產、糞便等等) 一直以來都位居總排放量的前幾名,如果人類將部分的肉品需求量轉向昆蟲的話,排放量即可望得到有效的舒緩,因為大多數昆蟲糞便所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要比家畜還低上數百倍。此外,學者也預測全球肉類消耗量在2050年前將倍增,但畜牧用地幾乎達到飽和,在人口激增、寸土寸金的年代,騰出多餘土地圈養更多的家畜幾乎是不可能任務,反觀飼養昆蟲不若傳統家畜養殖需求龐大,對於土地、水或相關能源消耗量相對低了許多,若能推廣食用昆蟲,豈非大家所追求的低碳、低污染以及低能源耗損的環保最高表現嗎?

若以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昆蟲營養成分的投入產出遠比家畜高上許多。以增加1公斤體重所需飼料量可食用部位比例以及單位營養成分產出量作比較,食用蟋蟀的平均投入產出是肉牛的 10 到12 倍,在利用同樣的資源前提下,所回收的營養成分其實更高更豐富,何樂而不為呢?再者,昆蟲食性本來就多元,在飼料選擇上,甚至可以直接以有機廢料 (廚餘或食物殘渣) 作為替代昆蟲飼料,除了降低這些廢料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外,也提高有機廢料的再利用性,最重要的,許多家畜飼料其實也是由人類主要作物 (如玉米、小麥) 製成,多吃昆蟲不就緩解家畜跟我們「爭食」的壓力嗎?

 

雖然,吃昆蟲是做環保的一種「義舉」,目前全球也已有 20 多億人口把昆蟲當作食品加以食用,但這些人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區,西方國家仍有許多人因為心理障礙、厭惡感等種種因素,對於昆蟲出現在餐桌上一事持有偏見。但換個角度想一想,未來幾十年內人口將暴增到 90 億以上,糧食作物的供應將會更加吃緊,其中部分的原因也必須歸因昆蟲的危害,因此,吃昆蟲,尤其是那些農業作物害蟲,不就是減少蟲害、同時填飽肚子、又可獲取更高的營養成分、還能響應環保的好榜樣嗎?(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