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肥胖–遺傳還是生活習慣?

94/12/08 瀏覽次數 16088
朋友說:「每年暑假我都會瘦個兩公斤,但現在開學快一個月了,都還沒有進展。」

我說:「我看不出來你哪裡胖了?而且妳是體育老師,每天運動量那麼大,哪會變胖啊!」

朋友說:「我受不了自己身上有贅肉、小腹,你不知道我爸媽嗎?我們一家人除了我之外,都是胖子。我爸根本像是彌勒佛,又有糖尿病,我怕我會跟他們一樣。我想肥胖應該是會遺傳的,如果是小時候發胖應該怪父母,因為他們可能把肥胖基因遺傳給我們,可是長大後還發胖,就是對自己不負責,生活習慣不好,愛吃又不愛運動,是自己的責任啦!」

這是幾星期前我與朋友聊天時的對話,瘦身、塑身、減肥不僅充斥各種媒體,也成為日常生活的話題之一。我的朋友還把瘦身減肥視為一種生活習慣,她在產後有段時間因體重無法回復,還自行購買減肥藥物-「諾美婷」服用。這種把肥胖視為遺傳與生活習慣的問題,也是醫界處理肥胖的兩種主要態度。

近十幾年來,部分的科學家對於減重議題的研究不是放在節食策略的發展上,而是透過對體重分子學和遺傳學的了解,試圖尋找控制飲食和能量利用的基因、蛋白質和神經傳遞物質。如1994年,洛克斐勒大學的科學家宣布發現老鼠體內的肥胖基因。該發現提出了一個當時的新觀念:過重並不是一種人格缺陷,變胖並非代表自己是個懶人或貪嘴者,體重問題存在於某些人的基因中。之後數年的體重分子學研究也提出,透過調整人體內的蛋白質及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有助於體重控制。

醫學專家甚至指出,肥胖症有50%是由遺傳所造成的,也就是病態性的肥胖是一種無法加以改善的狀態。然而,病態性肥胖與單純的過重之間並沒有清楚的界線。從去除身上臀部贅肉的人到體重重達百公斤的人,只是對肥胖的易感性的程度不同。肥胖的人、體重過重的人和不用擔心自己體重的人,這三者之間的界線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易感性」就是遺傳因子的代表,科學家認為這是使人體重上升的關鍵所在,也就是為什麼兩個人吃了等量的食物,一個人體重增加1公斤,另一個人的體重卻無任何變化。

拉瓦大學遺傳學家布沙爾(Claude Bouchard)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顯示,體重的特性來自遺傳。他的研究團隊利用體脂肪、胰島素代謝率、血脂肪、休息狀態下的代謝速率、內臟脂肪等資料,建立每個個體的資料。研究發現,維持體重最重要的一環是休息時的代謝率,休息時的代謝大約消耗每天70%的熱量,研究團隊更近一步指出,休息時的代謝率約有40%~80%是由遺傳所控制。也就是說,當我們不活動時所燃燒的熱量,主要由基因決定。

基因所控制的不只是發胖程度,還包括發胖的部位。遺傳因素對脂肪分布的影響約占40%,換言之,身材是蘋果型(腹、腰部較胖)或西洋梨型(下半身較胖),多少受到遺傳的影響。此外,基因也會影響我們形成的脂肪量。當大吃大喝之後,基因會讓你知道是否可有效地把多餘食物轉換成脂肪。基因也決定運動時的減重效率,它能決定自己是否可以減去可觀的重量。基因也會影響我們喜歡吃何種食物,研究顯示人類對食物的偏好度,大約有10%~20%是由基因所控制。

然而對某些人而言,肥胖已不是基因、遺傳、蛋白質或神經傳導等科學性的問題,反而是食物、運動、文化與瘦身迷思的問題。換言之,「肥胖」這個字眼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回事,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又是另一回事。基因影響體重的事實,並不是發胖的唯一原因,而只占一部分百分比。另外有研究指出,我們的體重是環境下的產物,所謂的環境是指可以選擇的食物、坐著不動的程度或外食的頻率。

美國的肥胖症專家卡羅(Jose Caro)提出一個北京市區所見的景象:成年的中國人看來都是清瘦的體型,他們吃米飯,騎腳踏車,接受一胎化政策,但將近百分之百的兒童有過重的問題。父母們相信自己的成長經驗是不好的,所以他們想補償自己的孩子,因此常帶小孩去麥當勞,買電動腳踏車給小孩騎。你會發現,基因並未改變。這些孩子的遺傳特性還是與上一代相同,只是成長環境讓他們的體重有驚人的變化。

除此之外,飲食環境的改變也會讓變胖的速度增加。常見的例子是移民到以高熱量食物為主的國家,居住一段時間後,多數人的體重就會增加。

基因並不代表一切,但與速食文化、交通工具的使用、生活型態等交錯的社會因素相比,基因至少是科學家能夠找到、鑑定,並加以隔離或詳加檢視的東西。在肥胖症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找出哪些基因會影響我們的體重。雖然基因不是決定我們外觀的全部理由,但在某些人身上,基因卻有巨大的影響力,另一些人則否,因此如何協調「先天、後天」的對抗是非常重要的。

簡言之,大多數人身上所多出來的贅肉,就是基因和環境交互作用下的結果。我們的基因使我們容易變胖,而坐著不動及放縱自己大吃大喝的習慣,則是讓自己遠離標準體重。

現在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吃不胖,可以隨心所欲地吃呢?」,這個問題的重心已不是肥胖者,而是在瘦子身上。就像錢幣的正反兩面,易肥胖基因與抗肥胖基因只是一點點不同。如果你的基因序列是某一種,你可能容易變胖,如果是另一種,你可能比較不容易變胖。

布沙爾的研究團隊已發現,有一重要基因決定我們攜帶的體脂肪量,另有一基因決定軀幹與四周脂肪的比例,另有一基因控制內臟脂肪,還有一重要基因影響休息時的代謝速率。這些研究成果正意味著,當我們知道更多和肥胖有關的重要基因後,就能試著找出哪些環境因素會對這些基因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發現了所謂的肥胖基因後,開發有效治療藥物的可能性就提高了。近幾年來,醫生與肥胖研究者都有一種新觀念,那就是:肥胖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而以醫學治療肥胖的後果之一是:人們開始期待以藥物治療肥胖症。同時,過重部分源自基因影響的事實,無疑對某些過胖的人而言,是改善個人或環境因素的一線希望。

我們可以發現,減重已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來自書籍、報章雜誌、網路、醫療院所的減重訊息,不斷地提供大家運動消耗熱量表、新型的運動塑身器材、塑身運動、食物熱量法、食物配製法、身體瘦身霜、甚至是雞尾酒式的藥物減肥法等等。或許我們無法改變遺傳,但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甚至藉由藥物的幫忙,可以遠離肥胖,擁有健康的身體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