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走進精神疾病個案暴力行為的內心世界

104/04/29 瀏覽次數 7594
社會上大多數暴力並不是由精神疾病引起的,但是,在普遍印象中,精神疾病個案比較容易與闖禍、破壞力強聯想在一起。其實,大多數精神疾病個案不會有暴力犯罪,只有一小部分的個案可能會有暴力傾向,媒體也曾報導過暴力傾向的精神個案上街傷人、罵人或吵鬧的事件,報導的同時也會有公共場所或道路旁監視器錄到的影片,這讓我們更想瞭解和幫助他們,儘量避免精神個案暴力事件的再次發生。

在精神科病房的臨床照護、醫護專業照護團隊都知道:若轉介或入院的個案表現高度的攻擊和暴力行為,那對照護團隊來說將會是很大的挑戰。當家屬談起個案(家人)有暴力行為時,總可以看得出家屬的緊張、焦慮和害怕;家屬常嘆氣的表示實在不知道個案的內心為什麼充滿這麼多的矛盾衝突、情緒變化無常,常因為一些特殊情境而有暴力行為的前兆,例如:突然的握拳、雙眼直瞪、說話時的音量越來越提高、言語出現威脅言詞讓身邊的人忐忑難安。當暴力行為發生時,往往造成家屬的心理壓力,有些時候也會有實質上的傷害。基於暴力行為問題所帶來的壓力如此的重大,去瞭解暴力行為和思考如何加以處理或如何協助病患改變等就顯得更重要了。

精神個案是可以溝通且可以有良好互動的,首先要對個案有耐心、同理心、了解與尊重他,這有助於降低缺乏有效性溝通產生的誤解,導致隨之而來的憤怒情緒,本團隊在2014年發表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中的研究指出:暴力行為的產生融合了許多複雜的生理、心理(例如:挫折、衝突)、社會和環境的面向,反映著個案不穩定的內心情緒,一旦這些不安與憤怒被積壓下來,久而久之,他們就有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衝動,甚至出現暴力攻擊。

多數關於暴力行為的研究都是以受暴者(遭受暴力的人)的角度去探索暴力行為,比較少有研究去觸及施暴者的心理表徵、內心情緒和深層想法。暴力行為的潛在性原因有可能包含:1.在暴力行為底下有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導致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即開始出現暴力來宣洩情緒的行為模式;2.無效性溝通和人際互動經驗的挫折;3.得不到他人的認同;4.變得敏感與負向的內心的想法與情緒;5.認知功能的下降,導致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遭遇的問題;6.因錯誤的投射機轉,以自己內心情緒或想法來解釋他人或外在的情況;7.另有一些情形是個案過去也曾經歷暴力歷程的創傷。某些個案之所以出現暴力行為是因為精神症狀的影響,最常見的是被害妄想,此外有些個案的暴力行為純粹是行為問題,例如:控制衝動能力差,於是在遇到壓力時便容易出現不恰當的行為。

在暴力行為出現之後,我們應該去反思和仔細探索個案在暴力行為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和心理衝突,或許個案的內心想法複雜和難懂,但透過深度會談,可以讓我們對暴力產生的內在心理層面有更深刻的同理和體會,此有助於消除對精神個案暴力行為的偏見與歧視,轉而以寬容和理解來看待之。

治療暴力行為的有效治療包含有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家族治療以及言詞降溫(de-escalation)等藥物與非藥物的治療和技巧,透過讓病人表達其內心真正的感受,並同理病人面臨之情境,使其降低緊張之心情,更致力於減少個案不願意按時服藥、不願意按時回院複診、病情惡化時不願意就醫等情形,如此一來,大多數精神個案的暴力行為將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 103-2515-S-214-002」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夙穎
審校:蔡夙穎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