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楊小青的環境教育理念-從「認識」開始

103/03/28 瀏覽次數 4232

談到台東,大家腦中浮現的印象是秀麗山川,抑或是廣闊的海岸風景?其實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台東,曾經是台灣史前人類發展興盛的地方喔!現今發現的卑南遺址為目前台灣最大的史前聚落之一,而台灣史前博物館的建立,不僅保留珍貴的文物,也有更完善的系統將這些歷史文物介紹給社會大眾。館內展示的核心理念在於闡釋人類、自然與文化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文化的起源與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有鑑於此,楊小青博士希望來訪的民眾,從認識台灣這塊土地開始,體認人類與自然間互相依存的關係,進而能尊重欣賞各族群的傳統文化。

教案設計讓博物館之旅不再是走馬看花

長久以來,由於學習資源的不均等,東部與西部學童的科學學習存在一定的落差。在師資培育的部分,再進修的學習環境也相對不足,因此如何運用史前館作為花東地區的學習的樞紐,為楊博士努力達成的課題。

「只要給我三個小時,我給你半個台灣!」楊博士自豪地說,目前規劃設計《台灣島的誕生》、《冰河時期-氣候變遷》以及《台灣自然生態》三個教案,皆包含一小時展廳參觀、2小時室內課程及動手操作活動。在導覽的過程中,運用圖卡輔助說明專有名詞,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史前館內有非常多展品,如果沒有良好的解說,對小朋友來說,只會是走馬看花、過目即忘。」楊博士說,參觀者只看到表面的意象,並沒有時間了解展品背後所要傳達的訊息理念。藉由課程及學習單的設計,讓學童來到史前館參觀時,能明確地知道,自己到博物館要看的是什麼。

辦理講座課程吸引有志教師投入環境教育

而史前館的課程要能永續推動,志工的培訓系統扮演重要角色。以往志工訓練都是集中在台灣史前文化解說,在自然資源的部分則較缺乏。因此計畫初期先藉由講座方式,一方面提供台東地區更多藝文活動,創造民眾參與講座的機會,另一方面蒐集台東地區參與的老師資料,以期能邀請有興趣的老師參與志工培訓。日前於史前館舉辦的自然環境教育講座,邀請陳文山教授與大家分享「上天下地看家園」,同時也邀請劉紹臣院士進行「全球暖化對台灣的衝擊」專題演講,吸引170多位民眾參與。除了教師之外,也不乏台東高中及台東女中的學生,對議題有興趣前來參加。

楊博士表示,因地理位置偏遠,各項特展來東部展覽的意願不高,史前館所舉辦的活動很難得有上百人參與,交通不便是台灣史前館推動各項活動最大的難題。目前台東縣市內並無直達史前館的大眾交通工具可以搭乘,至康樂站的火車班次也少,民眾來訪多為自行開車,偏鄉國中小學童更無機會前來參與各項藝文活動。有鑑於此,楊博士在計畫中也規劃交通補助經費,希望能有更多偏鄉學童能夠接觸環境教育,認識並愛護台灣這塊土地。

善加運用理性科學思考

「我們以前常會說『人定勝天』,但重點是我們蓋河堤、建橋梁、挖隧道,表面上是我們人類戰勝了自然環境,然而只要地球打一個噴嚏,其後果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嚴重,例如921地震、莫拉克颱風。」楊博士說,地球好比一個超級富翁,花個幾億的代價回復到最原始的狀態,對他來說無關痛癢,但對人類來說卻是難以承受的浩劫。

楊博士也希望藉由史前館這個場域,讓花東甚至擴及南部地區的學童,從小認識所處的環境,培養理性科學思考。並能運用科學邏輯來分析事情,就數據來說話,思考怎麼樣是合理的改變。將這些概念在心中發芽,把科學思考邏輯根植在各行各業之中。
 



楊小青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全球氣候變遷與自然環境教育活動推廣」計畫主持人
e-mail:hcyang@nmp.gov.tw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網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