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從澎湖原人談起 ─ 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特色

104/06/01 瀏覽次數 3660
春季系列的第六場演講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張鈞翔主任擔綱,講題是「從澎湖原人談起 ─ 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特色」。張主任在今(2015)年年初,發布重要科研成果,展示了澎湖水道海域所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經過跨國耗時四年的研究,發現這不但是臺灣迄今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是直立人在亞洲的分布與型態的關鍵研究標的。這一項重大發現,在今年初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張主任在演講中將會介紹澎湖原人研究的最近進展。他說:澎湖原人的發現,再次牽動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的起源發展爭議!在冰河時期,有過多次週期性的海平面上升與下降,為動物群打開遷徙的路徑,卻也隨後阻絕其返家之路!動物的大遷徙是為開拓新樂園?偏居一隅?抑或走入滅絕困境?人類的演化歷程錯綜複雜,澎湖原人的出現帶來了什麼樣的訊息?與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原人、爪哇原人又有什麼關係?我們且讓化石來說故事!

講演內容綱要

張主任5月22日的演講,主題是「從澎湖原人談起─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特色」,他以自然科學博物館隆重開展的「鼎立三十」為起點,分享博物館的豐富
內涵,以及個人求學與研究工作上的寶貴經驗,並從最近公開的澎湖原人大發現,帶我們穿越時空,從化石一窺幾十萬年來搬遷和居住在臺灣的哺乳動物群的生態環境。

今年一月初,張主任對澎湖原人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澎湖原人的發現,有兩個重要的意義:第一,這是臺灣首次發現直立人的化石;第二,化石打撈的澎湖水道,是目前亞洲直立人分布最東的據點。這重要的發現,不但使各國學者持續關注,也對臺灣第四紀哺乳類群的研究帶來新的契機。

臺灣主要的哺乳動物群化石有三處-澎湖水道、左鎮菜寮溪,與墾丁石灰岩洞穴。這次澎湖原人是由澎湖水道經漁民打撈發現。在這之前,漁民就常從澎湖水道撈到各式各樣的化石,但因為漁村習俗認為從海中撿到的骨頭帶有晦氣,又不能扔回海中,所以這些化石就被堆放在廟庭廣場,最終被私人收藏家撿拾或購買收藏。張主任說,這次澎湖原人的標本原屬於一位臺南的私人收藏家,但因為收藏家覺得這個化石非比尋常,才請張主任著手研究。

澎湖水道的位置特殊,在更新世第四紀的冰河時期,因海平面下降,水道深70 ~ 80公尺處都露出海中成為地面,不只與大陸相連,還是當時閩江的出海口。由於位海口,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吸引許多大型動物在此活動,也因此水道中擁有許多生物的化石,像是似浣熊貉、老虎、棕熊等食肉動物。從食物鏈的角度來看-在非洲如果看到一頭獅子,就表示當地應該有1,000隻草食動物,如牛羚或斑馬,才養得活這隻獅子-可見澎湖水道為當時哺乳動物群演化的舞台。

張主任說:「研究化石就像警察辦案,化石到哪裡就研究到哪裡。」將澎湖找到的化石與大陸的化石比較,發現澎湖的動物與華南的動物有差別,但是卻與華北的物種較類似,特別是淮河動物群,所以推測是冰河時期原在華北的動物沿著海岸線南下,遷移到臺灣,因為海岸邊地形平坦,不需要翻山越嶺,所以來臺灣的反而是華北的動物!

但由於化石是打撈上岸的緣故,所以無法藉由地層位置來判斷化石所屬的年代,因此目前是藉由化石中的放射性元素來定年。而澎湖原人經鈾的放射性定年發現所屬的年代為19 ~ 40萬年前,為更新世的最晚期。張主任說,由於標本只有一件,加上化石中鈾的含量太少,所以化石真實的年代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為了讓大家一睹澎湖原人標本的樣貌,張主任向大家展示澎湖原人標本的復刻模型。從模型上我們可以看到,相較於現代人的下顎前凸(戽斗),澎湖原人的下顎前端平滑向下。此外,澎湖原人的牙齒為圓柱形臼齒,咬合力強。這都是由於直立人尚未學會用火,且食物較為粗糙,所以需要粗壯的臼齒與寬大的下顎骨。目前雖因為只有發現下顎骨而無法判斷性別,但可以推測這澎湖原人可能只有160公分,且從牙齒的使用情形推測並非孩童。

除了澎湖水道的研究外,張主任也和大家分享了這二十年他在菜寮溪與墾丁洞穴的研究,他說臺灣因為有多樣的氣候、豐沛的雨量,與良好的食物來源,最終演變為大陸動物的避難所。而這讓他想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像是在臺灣發現的鬣狗化石比華北的鬣狗保有更多原始的特徵,就像是桃花源中的古人,因為「先世避秦時亂」,而「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仍過著秦朝般的生活。

最後,張主任放了幾張與學生在菜寮溪和墾丁洞穴採集化石的照片,他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考古的行列,並期許未來能以臺灣為出發,連結大陸、日本,了解亞太區域間動物演化的關聯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