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與災共生(四):當社區成為防災前線

102/08/15 瀏覽次數 8956
內政部長李鴻源在2013年7月8號的一場演講中提到,重新規畫國土利用與都市時,應該要納入防災、減災的觀念,否則像是上個月初發生在南投規模6的地震,在台北可能會造成四千多棟大樓倒塌的災難,他並在受媒體訪問時提出「防災型都更」的概念。過去很多重大的公共建設與都市規劃,即使有納入些許防災概念,但由於當時我們對災害的研究還不夠,未有全盤規劃。台灣受地震、暴雨、颱風等災害威脅,都會區還有明顯的熱島和空氣污染,要兼顧各項災害與生活品質著實不易。是時候導入新的防災社區觀念,參考國內外各種都市更新的措施,尋求能更貼近防災需求的解決方案了。
 
什麼是防災社區?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社區操作手冊」,成為防災社區至少要具備下列三特性:有能力降低災害發生機會、能承受災害衝擊並降低災害損失、在災後能迅速復原重建與持續發展。所以防災社區的簡單定義就是能在平時,有防災意識地培養社區人力跟實體資源累積,災時能有面對災害進行防災減災的能力。
 
無論防救災的體系怎麼加強,在災害發生的當下,能提供救助的資源和時效還是有限。因此最即時的資源,其實應該擺在我們的周遭,如同地震逃難包一樣立即派上用場。在執行上,從認識社區的環境與可能的災害潛勢開始,例如如果社區位於地質敏感區,就要特別注意山崩土石流的危險,如果鄰近有許多的溪流河川,就得當心颱風暴雨帶來的災害,而海邊的村落,就得小心暴潮的威脅,或是海嘯的侵襲。
 
「防災社區」就是要結合社區特色,因地制宜。除了上述的社區自然環境調查,還要知道社區內可參與的人員,各司其職,也必須知道災害的弱勢族群所在(災害潛勢特別大的住家或是家中成員多為老弱者等),才能確保整體社區的安全,減低人員傷亡、運用有限資源。
 
位於南投縣北部中寮社區的龍眼林社區是早期防災社區的經典案例:在1999年台灣遭受921強震當晚,村長立即就號召了居民,挨家挨戶呼叫鄰居,自力救出當時受困在瓦礫堆的民眾,雖然受損的房屋達211戶,但不幸罹難的人數僅有7人,並在災後成立重建委員會、社區照護中心,以關注災民的安置與災後的重建。而新北市的汐止週遭山坡地眾多,只要颱風一來,便會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災害,長青社區位於汐止的偏遠山區,每逢坡地災害便會孤立無援,因而開始建置防災社區,從平時對河川、土地的巡守,到災時的應變,建立了完整的團隊。
 
防災社區結合氣候變遷與都市再造
 
從以上對防災社區的認識,或許一般人會認為防災社區多位於山區或是地質敏感帶等地,不過連都市化最高的台北市,也有一群人默默的耕耘防災社區,那就是文山區的明興社區。或許會有人想,都會區理當資源豐富,怎麼會需要推動防災社區呢?其實這正是因應不同的社區特性的最佳範例:都市巷道狹窄,防火動線不良,因此以防災觀點介入停車位規劃,保持防火巷暢通;該區位於山坡地,所以也進行了坡地的監測,以期能預警地滑或是土石流;此外,社區也針對了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進行演練(高樓垂直疏散),成立了完整的志工組織與志工訓練課程。一般住宅社區都有社區守望相助隊等組織,若仿效明興里一樣加入防災規劃,便能有良好的預防災害措施。
 
平時無災害的時候,該如何維繫或進行推廣呢?前述的明興社區與當地的文山社大合作,辦理相關的課程與活動,除了防災意識的推廣,也推動自然保育與人文關懷,增進志工組織與社區的緊密性,舉辦的活動包括在鄰近的木柵公園辦理水生植物與濕地保育,以及螢火蟲的觀察等。由於成效不錯,文山社區大學也將這樣的理念推廣至其它地方,以「氣候調適」為目標來改造文山區的城市面貌。
 
文山社大鄭秀娟校長指出,文山區除了主要的景美溪,還有許多的隱藏在市區底下的溪流,如萬盛溪、瑠公圳等等;經過適當的保育與規劃,這些行水區域便能兼具防洪與生態的功能,在平時可供民眾親近、學校教學之用,颱洪來臨時便可自然疏解水流。而在城市面貌改造上,鄭校長也期望未來羅斯福路能成為林蔭大道,而文山區也能透過適當的綠化,進行小區域的氣候改造,減低熱島效應的影響。
 
針對可預期之災害進行調適在國際上由來已久,最近丹麥羅斯基勒市的羅羅北拉公園裡頭的滑板公園,經過建築師的巧手打造後,還兼具了防洪的效果,而奈及利亞的馬可可社區長年受水域侵襲的影響,索性將學校建立在水上,讓學童不因水患而失去受教育的權利。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氣候變遷的大趨勢,但若我們從公民的立場出發,參與社區的改造,讓我們居住的地方,既舒適,又能因應各種可能的災害,居住安全也會更有保障。(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